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的戏剧,无论是历史剧、喜剧,还是悲剧,都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剧中莎士比亚塑造的著名人物哈姆雷特,连同罗密欧和朱丽叶等700余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起已被列入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但是一直以来,哈姆雷特的人格备受争议。本文主要通过对悲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形象进行人性化地分析来重新为"延宕的王子"申辩。  相似文献   

2.
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诗人莎士比亚的全部创作中,《威尼斯商人》占据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它融合着作家各个创作时期各种体裁戏剧的特色,包括喜剧、悲剧、历史剧、传奇剧的精神实质和艺术风格,它标志着作家思想的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三题冯钢历史剧作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起点和终点,并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受到评论界格外青睐的喜剧和悲剧相比,不免有些委屈,尤其是在国内。教科书的评价大同小异,不多的文章也多注意单个的剧本。因此本文不揣浅陋。抛出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  相似文献   

4.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绝大部分戏剧都是利用现成材料加工改编而写成的,即所谓“旧瓶子里装新酒”,赋予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代表作如历史剧《亨利四世》、悲剧《哈姆莱特》、喜剧《威尼斯商人》、传奇剧《暴风雨》等都早已脍炙人口,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艺术风格瑰丽多彩,因此有“说不完的莎士比亚”、“谜一样的莎士比亚”之说。我们高中语文教材把《威尼斯商…  相似文献   

5.
焦循曲论充分肯定了戏剧创作中的虚构手法,并以"谬悠"称之。"谬悠"之说,形成于长期以来大量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传统。焦循将"谬悠"说运用于历史剧点评,认为历史剧和史实之间存在相互印证的关系,剧作家的合理虚构甚至比史官记录更符合历史真实。此外,"谬悠"手法在塑造戏剧人物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谬悠"之说对于戏剧艺术尤其是历史剧的创作构思、剧情结构和人物塑造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著名戏剧作家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生活在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他所创作的戏剧作品被誉为人类戏剧艺术上不可逾越的顶峰之一。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悲剧的成就最高,不仅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莎士比亚剧作的独特风格。从这些震撼人心的悲剧来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立足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从若干方面研究了莎士比亚悲剧艺术的主要特征,希望能够为读者理解莎士比亚悲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巨匠。在其创作中,他最擅长的是戏剧创作。《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是他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有"四大悲剧"之美誉。笔者现选取其中的一部戏剧——《哈姆雷特》,对其主人公哈姆雷特、奥菲利娅、克劳狄斯、葛特露及波洛涅斯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从而展现出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经典的悲剧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文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人物刻画真实、立体,性格各异。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和剧中其他主要人物进行赏析,使读者对该作品有更深的了解,从而再次深入品读莎士比亚大师的伟大杰作。  相似文献   

8.
《诗学》中没有明确提出"历史剧"问题。在莎士比亚时代,严格依据编年史创作的历史剧成熟起来。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则打破历史剧的各种规范限制,以是否承载历史内涵的标准来评判是否为历史剧。在西方戏剧引入中国之后,人们更倾向于把历史题材剧理解为历史剧,而且所讨论的历史剧内涵越来越疏离于"历史"的限制。历史剧的"度"虽然难以把握,但反映重大历史真实的底线不应该违背。  相似文献   

9.
作者简介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包括《哈姆莱特》《罗米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名剧在内的37个剧本、一百多首诗歌。一般认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590年至1600年为历史剧、喜剧时期,历史剧主人公往往是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体现者,代表作品有《查理三世》《威尼斯商人》;1601年至1607年为悲剧时期,代表作品是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1608年至1613年为传奇…  相似文献   

10.
从平行研究角度浅析《哈姆雷特》与《雷雨》的悲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洁敏 《文教资料》2014,(28):15-16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剧坛的“巨人”,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其代表作《哈姆雷特》集聚了多种艺术成分,体现的人物特性完美而又悲剧,反应的人文主义思想鲜明又强烈,这些都是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特点。曹禺,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他的处女作《雷雨》被认为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雷雨》的诞生奠定了曹禺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第一人的地位。同时也为中国戏剧发展开拓了道路。本文采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将两部戏剧的悲剧主题进行对比分析,达到更深入地解读两部作品,从而更好地了解两住剧作家的创作思想及中美文化背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以其悲剧为代表的戏剧创作标志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亚对悲剧创作有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悲剧创作观念。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2.
梅琳 《林区教学》2013,(1):66-67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巨匠。在文学创作中,他最擅长的是戏剧创作。《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是他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有"四大悲剧"之美誉。选取其中的一部戏剧——《哈姆雷特》,对其主人公哈姆雷特进行形象分析,并具体阐述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以其悲剧为代表的戏剧创作标志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亚对悲剧创作有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悲剧创作观念。本文以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作品为例,结合作者本人的主观感情意识,深入地分析了其悲剧性人物在走向人生悲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选择的困境与悲剧性,揭示了其悲剧性人物的悲剧根本。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通过戏剧的创作表现出了他的时代和人文关怀,在他的历史剧创作中他刻画了一系列君王形象,本文利用文本细读和社会批评两种方法分析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篡位君主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理想和对理想君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从《暴风雨》看莎士比亚晚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风雨》是一部传奇剧,或叫悲喜剧,堪称莎士比亚晚年作品中的代表作。该剧于1611年末首演,于1623年第一次正式出版。在经历了历史剧、悲剧和喜剧的创作高峰之后,晚年的莎士比亚似乎厌倦了大喜大悲的表现方式,转向新的诉求。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基于历史事件所创作的《裘力斯·凯撒》是一部充满戏剧张力与政治意蕴的罗马悲剧。剧中勃鲁托斯为首的共和派合谋刺杀裘力斯·凯撒以维护几近瓦解的古罗马共和体制,而事件的核心人物却双双覆灭。为何会导致这样的局面?这场政治暗杀是否是正确的选择?本文将着重分析这两个问题,探索莎士比亚创作该剧时可能抱有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通过戏剧的创作表现出了他的时代和人文关怀,在他的历史剧创作中他刻画了一系列君王形象,本文利用文本细读和社会批评两种方法分析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篡位君主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理想和对理想君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民族救亡的时代主题和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国统区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高潮,尤其以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最有代表性。郭沫若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六部历史剧,采用悲剧这一叙事形式,塑造了屈原、聂嫈等志士仁人,为祖国和民族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具有一种历史的悲壮美,彰显了这些历史人物的高贵品质和悲剧精神;同时,这六部历史剧具有明确的现实政治意图,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鼓舞和教育了广大人民,实现了艺术审美与政治宣传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9.
评莎士比亚的历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是英国历史剧的创始人。在他创作的三十七部剧本中,历史剧竟有十部之多,即《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理查二世》,《约翰王》,《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和《亨利八世》①。十部中《亨利八世》以外的九部都是在他创作的第一时期写成的。在世界文学史中,象莎士比亚这样致力于历史剧创作,并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多体现了卡塔西斯的平衡和谐理论,在他的悲剧中体现了恐惧与怜悯的平衡;在喜剧中体现了笑与严肃的平衡;在历史剧中体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平衡;在传奇剧中体现了幻想与现实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