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哈罗德·布鲁对莎士比亚的研究可谓独树一帜,他不仅认为莎士比亚是西方经典的绝对中心,更坚持认为是莎士比亚创造了我们.莎士比亚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人物形象塑造,对人的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死亡的关注等方面,直接在精神和意识上创造了我们,扩展了我们.布鲁姆关于莎士比亚的这一看法,对我们理解莎士比亚不无启发,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典的中心——谈哈罗德·布鲁姆的莎士比亚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哈罗德·布鲁姆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在他对西方文学的历史建构中,莎士比亚居于经典的核心。布鲁姆将莎士比亚置于整个西方文学的历史上,运用其"影响的焦虑"理论进行考察,发现莎士比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超常的语言表现力和伟大的创造力。布鲁姆的莎士比亚研究相对于传统和他人的研究而言,可谓独树一帜,这与其特殊的理论关照和特异的研究方法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哈罗德·布鲁对莎士比亚的研究可谓独树一帜,他不仅认为莎士比亚是西方经典的绝对中心,更坚持认为是莎士比亚创造了我们。莎士比亚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人物形象塑造,对人的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死亡的关注等方面,直接在精神和意识上创造了我们,扩展了我们。布鲁姆关于莎士比亚的这一看法,对我们理解莎士比亚不无启发,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爱默生精神与美国文化的关系,哈罗德·布鲁姆发现,爱默生就是"美国心灵",具体表现为:爱默生就是美国哲学的创立者;爱默生的"自立"精神就是"美国宗教"的真谛;对于作为迟来者的美国文学来说,爱默生就是美国文学的理论家。布鲁姆对爱默生的这一定位无疑是正确的,但其背后隐藏的却是布鲁姆深沉的"美国情结"。  相似文献   

5.
针对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的“影响的焦虑”,布鲁姆融合解构主义、心理分析和希伯莱神秘哲学对传统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转换,提出了“影响即误读”这一重要理论,并为“后来的强者诗人”摆脱“前驱诗人”的影响进而确立自己的诗学地位设计了六种“修正比”,赋予了传统理论新的诗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在诗与哲学竞比的背景下,哈罗德.布鲁姆认为只有审美的力量才能洞穿文学经典,因此他反对哲学对文学的入侵。事实上,在布鲁姆的文学批评实践中,哲学思考作为重要的因素从来没有离开过,虽然在他那里哲思从来没有超越审美占据核心位置。以审美批评为中心,并结合了诺斯替主义和诸多哲学思想的布鲁姆诗学最终指向了人的内在世界。  相似文献   

7.
冯春林 《云南教育》2003,(14):16-17
在创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后紧接着要做的工作就是“寻找资料”。寻找资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问题,引发全面的思考,启示考察问题的新角度,以及进一步选择问题。 寻找资料阶段仍需用发散加工和收敛加工的一些基本方法,以便广泛收集到与已提出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8.
哈罗德·布鲁姆的批评历程,也是他不断卷入诗学论战的过程。他的诗学理论,以浪漫主义诗歌批评为基础,以其本人鲜明的个性形象为中心,强调文学(包括文学批评)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行为,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诉求无关,从而构筑起一座赋予人的内在性强力以国王地位的精神之城。从这一意义上说,布鲁姆诗学已然超越了纯粹文学理论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与希利斯·米勒一样,哈罗德·布鲁姆也对当前电子媒介时代和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下文学以及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命运“危机”给予了理论观照和关注,并表达了与“文学终结”论相类似的理论观点。但与希利斯·米勒不同的是,哈罗德·布鲁姆的“终结”论论述的对象主体——文学——只指高雅/精英文化文学,并奉“崇高”为其惟一或主要的美学内质与特征;而且,布鲁姆认为文学“终结”的原因是多元化的:诱发和导致文学“终结”危机的原因,不仅来自文学外部的社会文化语境(即电子时代的来临,电子文化消费产品的风行),而且还来自文学内部。他指出,文学的衰落与消亡主要指的是高雅文化文学的终结,而大众文化文学在后现代的消费文化社会语境中的急遽繁殖、复制和扩张,和它通过经典化的文学制度以及文学教育体制对高雅文化文学的挤压、替代,尤其是当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化,是导致高雅文化文学终结的重要原因。而对这些来自文学内外的诱因,他是极力反对的。布鲁姆反后现代美学的“文学终结”论有其局限性,但在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也有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今年北京市两会期间,该市政协委员安建军被网友评为最给力的政协委员。安委员在其微博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政府工作报告应该让老百姓看明白,今年的报告有些让老百姓看不明白。他还列举了好几个自己看不懂的内容。安委员的给力在于在对自己不懂的东西能开门见山地说出口,这  相似文献   

11.
今年北京市两会期间.该市政协委员安建军被网友评为最给力的政协委员。安委员在其微博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政府工作报告应该让老百姓看明白,今年的报告有些让老百姓看不明白。他还列举了好几个自己看不懂的内容。安委员的给力在于在对自己不懂的东西能开门见山地说出口,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勇气,而这种胸怀和勇气在许多人身上已经荡然无存了。  相似文献   

12.
约翰·克利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冯·席勒(1759-1805),德国民族文学的伟大代表之一,诗人、剧作家和美学家。从1776年开始,席勒在杂志上发表抒情诗和剧本,并于同年秘密写成了第一个剧本《强盗》。不久又写下了他的第三个剧本《阴谋与爱情》。1787年来到魏玛之后,他先后写成了《希腊的神》等诗歌,出版了《三十年战争史》;接着陆续发表《论悲剧艺术》、《论激情》和《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等几十篇文艺论文。席勒一生创作了几十个剧本,并改写了一些名作,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阴谋与爱情》初名《路易丝·密勒林》,是席勒青年时代…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利用生活废旧物品作为DIY活动器具,能真正体现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进行“废物DIY”,让幼儿在无拘无束中感受生活,使幼儿的性格变得开朗、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人文主义大师莎士比亚笔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有很多令人扼腕不止的恶女人,在世人眼中,她们道德败坏、阴险毒辣、蛇蝎心肠,是恶魔一样的存在。但透过分析会发现,这些坏女人其实都是男权社会下男性的附属物,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她们的悲剧,既是个人性格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作者资料:莎士比亚(1564~1616)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期,最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力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  相似文献   

16.
新闻背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这位大英帝国的前首相为什么宁可失去意味着滚滚财富的殖民地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呢?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对社会和人生所持的人文主义理想,对未来的乐观和信心无不体现在其喜剧的“伊甸园”里。“伊甸园”的共性,即相似性,可以归纳概括为假设的远方异地环境,真诚的友谊和美妙的爱情王国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夏天”意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夏天"这一意象的研究表明,季节之夏乃人生之春,其形下之美灿烂而动人,其形上之美乃真善之化身;莎翁巨笔意在使爱人之形美臻于圆满之境,使该美长驻其诗文。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英国戏剧家。本文通过列举莎剧中对人性的美好、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丑恶所做的全景式观照,分析莎士比亚关于人性的探究对后世作家的深远影响,力图证明莎士比亚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完成了一个人文主义作家的使命和职责。  相似文献   

20.
"眼睛"是重要的人体器官,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统计表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体词是"眼睛",十四行诗中的"眼睛"意象共涉及7种修辞手法,包括拟人、暗喻、借喻、移就、提喻、通感和夸张。文章运用对比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谢桂霞辞格翻译方法,考察屠岸、梁宗岱、曹明伦和辜正坤的译本,探析"眼睛"修辞的翻译方法,发现四位译者针对不同修辞格的特点运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但基本上都保留了修辞格式和修辞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