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但因其将层次分析法中的句法成分和中心词分析法中的句子成分混为一谈,在论及"常见的句法失误"时又强行套用了其语法理论体系外的中心词分析法,故仍未能使教材所呈现出的语法理论自成体系。因此,唯有借鉴上世纪50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中心词分析法为主导,再辅之层次分析法以弥补其不足之处,重构语法理论框架,才能摆脱长期以来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暂拟系统》把词作为最小的语言单位。最近公布试用的《提要》引进语素的概念,把语素作为最小的语法单位。这样处理,是比较好的。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句法是研究  相似文献   

3.
语法是一门研究用词造句规律的科学。它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要学好语言,就必须学好语法。我们教学语法,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了解与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要搞好语法教学,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重点,兼顾其它。语法分词法、句法两部分。从指导语言实践的作用来看,应以句法为重点。句法中有单句、复句,从使用价值来讲,应以单句为重点。在教学单句时,  相似文献   

4.
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汉语语法本体研究跟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汉语语法研究必须结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注重句法的语义分析,另一方面也必须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吸取灵感;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需要从汉语语法研究中吸取营养,而且在引入语法本体研究成果时必须化繁为简、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5.
范晓先生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是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第一部专著。作者运用"三个平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对汉语语法作了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重视句法、语义和语用的区别和联系,重视形式和意义的结合、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也是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的代表作,它的出版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语法是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英语学习中学生认为较难的一部分。在高中语法教学中,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们对语法学习普遍不感兴趣。鉴于语法学习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做好英语语法教学工作。
  1.语法教学现状及语法学习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有些人认为,语法知识是不能通过表述的规则传授的,而是在接触目的语中潜意识地习得的。只要平时多做模仿练习,多听英语磁带,多和英语说的好的人交谈,便可以自然地掌握相关语法。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注意书本上现有知识的传播,包括词汇的背诵、对话和课文的讲解,而常常一带而过或忽略课本内缺乏的有关句法结构的系统讲解,对学生真正"怎么学"、"学多少"、"会多少"却关注较少。即使有的教师会在上课时讲解语法,但大多采用的是那种就事论事的阻断式、割裂式的讲解和翻译模式,往往给学生造成一种"无序"或"雾里看花"的感觉。由于对英语语法重要性的忽略,或语法讲解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不当,许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其语法知识薄弱、句法概念不清、语言运用能力差等缺陷便暴露无遗。他们所写、所译的东西错漏百出,让人觉得啼笑皆非。同样,在阅读理解中遇到长句、难句时,他们也不能正确剖析句型结构,只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甚至是主次颠倒或完全错误。据不完全统计:大约80%的大学生坦言其英语考试成绩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句法结构的概念模糊,再加上词汇量少,到考试时一遇到阅读、词汇、语法、翻译或写作时就会方寸大乱。因此"还语法教学本来面目"、"让语法教学重返课堂"的呼声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7.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语法和汉字、语义、语用、句法、语音等要素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学中应以汉字教学为基础,以句法教学为中心,以语义教学为焦点,以语用教学为归属,同时注重语音教学,全面深入地进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三个平面” (语法研究包括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或三个角度 )的理论受到语法学界的普遍关注。“三个平面”的理论不仅拓宽了语法的内容,而且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目前在高校的语法研究和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反映。我以为,在中学的语法教学内容里,也可用这个理论来讲语法,即除了句法分析以外,还可适当补充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这样也许能使中学的语法教学有所改观。那么怎样用“三个平面”的理论来讲语法呢 ?我想,中学语法教学中,老师可以从析句、造句和评改病句等方面给学生传授语法知识,在这几方面,都可进行句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汉语的"语法"概念及术语的起源和流变。从中国的语言研究史看,中国传统的"语法"概念是广义的。它不等于单纯的"词法"加"句法",还包括"章法"和"篇法"。汉语"语法"概念的狭义化是受西方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普遍语法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UG模式日益引起第二语言教学研究者的关注,而其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还应用不多。我们欲在UG模式下对汉语语法教学进行探讨。我们认为,首先,汉语形式句法研究的逐步展开与深入,是UG模式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的重要基础。其次,对于具有学术探讨和研究精神的成年学习者而言,形式句法重解释的研究倾向使得UG模式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可以有效推进当今居于主流的对外汉语成人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一、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高一新生在文言文学习中遇到许多困难:句读混乱,实词、虚词不分,翻译无从下手。面对以语法知识为构成基础的高中文言文,他们举步维艰。从教学实践和比较分析来看,衔接不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课程评价标准和考试大纲不同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淡化文言词法和文言句法知识教学。《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要求"阅读浅显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带有大量文言痕迹和文言现象。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望而却步,甚至畏难发愁。加之目前的应试教育势头有增无减,初中语文教学又紧跟中考指挥棒走,考什么就教什么,因而忽视了语法教学,导致高中生从初中开始就对文言知识和文言语法昏昏然。到高中毕业,还有相当的中学生对什么是使动用法,什么是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古汉语语法的研究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不仅论文层出不穷,而且专著也竞相问世。在专著中,除了为数众多的虚词专论,仅通论著作就先后出版了七种:《古代汉语特殊语法》(廖振佑编著)、《古代汉语语法》(康瑞琮编著)、《古汉语语法提要》(马汉麟著)、《汉语文言语法》(李新魁著)、《语法学》(刘斌、王大年编著)《文言语法》(王笑湘著)、《古汉语语法》(许仰民编著)。这些著作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程度不同的创获,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古汉语语法研究的部分成果。其中许仰民先生的《古汉语语法》(以下简称《语法》),后出转精,成绩突出,读之受益匪浅,因此笔者不避学识浅薄,拟就其书内容、特色、得失诸方面加以评述,恭候广大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法教学系统提要》(试用)正式发表了。现在我们把《中学语法教学系统提要》(试用)和《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的词法和句法内容作一个简单的比较,并作点说明,以帮助大家较快地了解和掌握新系统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天津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文言教学讲话》一书,是一本文言教学的初学入门读物。它从基本常识入手,讲解文言词汇、文言语法的一般知识,并从中学  相似文献   

16.
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苏培成汉语语法研究自1898年《马氏文通》的出版开始到现在,将近100年。在这100年中,汉语语法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这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密切相关。在句子分析方法方而,近百年来用到的主要有成分分析、层次分析、变换分析和语义特征分...  相似文献   

17.
《“格”辨》(TheCaseforCase)一文是美国语言学家菲尔摩创立格语法的经典文献。文章通过梳理《“格”辨》中格、格框架以及深层格等核心概念,重点解读该文中格语法的体系建构。文章认为,《“格”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深层结构中引入格以实现对转换语法的修正,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创立具有普遍意义的格语法体系;《“格”辨》的意义在于将语义和句法结合,开启句法语义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嵌合组形这一系统语法手段出发,考察了现代汉语词语所存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离"现象;挖掘并刻画出了它们各自的语法动因、条件、意义以及分离后原词语各构成成分的句法表现与语法特性等,从而对词语离合作出了系统、多层级的理论思考。这对汉语语法教学中关于离合的老大难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一、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意义王力先生在《关于汉语语法体系》中指出语法教学的特点是科学性、实践性、规范性和可接受性四点。在《汉语的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中认为教学语法的基本特点是教学性,包括教学性和实用性两个方面。所以对于初中生要讲必要的语法知识和语言规范化问题,这样学生学习之后才有实际的用处。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对于实用性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对于初中生而言,这种实用性应当体现为能够初步建立语法规范的概  相似文献   

20.
在义务教育阶段“淡化语法”的语文教学影响下,目前的高中新生普遍缺乏必要的语法知识。他们不能确定词性,分不清句子成分,不懂语序规律,所以在语言表达中经常出现病句,对“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文言特殊句式更是摸不着头脑。而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离不了语法知识,教学实践也离不开语法知识,因此,很有必要为他们补上语法知识课。不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都基本没有语法教学方面的指引,这就给我们的语法教学带来了难题:到底该教些什么?又该怎么教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