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农村学生离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期望通过教育实现阶层的流动,摆脱农村人的身份。"离农"成为了其奋斗的动力,但也给学生带来了双重边缘化的风险。学生"离农意识"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根源于"身份"和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也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本文分别从社区、学校、家庭、大众媒体这四个方面详尽阐述了他们是如何在学生"离农意识"的构建中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曹晔 《职教通讯》2012,(1):26-32
遵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事实,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分为探索试办、曲折发展、恢复发展、综合改革、重点发展和面向农村等六个时期,通过大量的政策和事实的考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先后经历了"为农"、"为农"转向"离农"、"离农"和"为农"四个阶段或过程。出现短暂的"离农"也是为了长远的"为农",是一种矫枉过正。可以说,长期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是"为农"服务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他们生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因此针对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立足农村,农村作文教学内容就能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当前,要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这个本源性和关键性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要对传统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为农""留农"人才的目标予以反思.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在宏观层面上强调"离农"为主,"留农"为辅;在中观层面上确立高一级学校新生、未来"新型村民"、"市民"和"新型村民"四类目标:在微观层面上强调主体选择和主动引导相结合,使主体成为其"想成为"和"能成为"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一、把农村职教的"根"留住:从坚持"三为"到提升"三为" (一)寻根--确立为农服务的办学思想 农村职教办学实践的逻辑起点和归结点在哪里?这是1984年建校以来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校领导班子遵循"在调查中分析,在分析中抉择,在抉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研究思路,逐渐对发展和巩固农村职教形成了三点基本共识:一是农村职教的"基点"在农村;二是农村职教的"活力"在农村;三是农村职教的"希望"还在农村.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农村职教发展大有作为,农村职教理应挑起"为农服务"的历史重担.  相似文献   

6.
创新工作方法优化农民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传统农业受到极大的冲击“,三农”问题已变得十分突出。如何使农村变新、农民变富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农村成校,我们显然要为建设新农村而尽最大努力。在实施农民培训工程中,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训。但对农民培训,到底应培训什么?根据调研,老百姓两方面的需求较多:一是技术;二是经营管理。但什么样的技术对他们的就业、转岗有帮助?种什么?养什么才能让他们致富?这些都是具体实际的难题。为了提高培训实效,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应如何开展?我们着重从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着价值取向,课程、教材以及教育评价的"离农"倾向,这种倾向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针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离农"倾向,本文建议:农村义务教育应该着眼于基础性、普及性和全面性;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加强教材编写队伍的建设;高考政策适当向农村考生倾斜.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业,提出要"科技、教育兴农".农村中小学如何适应这种形势,如何为"兴农"服务,这是农村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1989年我们县提出,在农村中小学创建"教科农"结合的实体,并进行了近二年的实践,试图探索一条"教育兴农"的新路子.(一)"教科农"实体的设想"教科农"结合的基本思路是:"开通教育渠,引进科技水.灌溉农业田,结出富民果."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新农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职业教育陷入了"向农"与"离农"的价值悖论旋涡,究其原因,主要是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化的二元思维以及设计主体和实施主体价值取向相背离使然。消解农村职业教育价值悖论的关键在于系统化地理解"向农"与"离农"取向,将人的发展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基点,多元动态地调整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农村教育究竟该如何定位,是实施"为农"、"离农"的教育还是"自农"教育?答案应该是后者。因为农村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培养留得住、走得出去和回得来的人!  相似文献   

11.
《职教论坛》2012,(10):53
曹晔在《职教通讯》2012年第1期中撰文,遵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事实,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通过大量的政策和事实的考证,作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划分为四个过程,即"为农"、"为农"转向"离农"、"离农"和"为农",并指出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是政府主导的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是对农村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目标来看,"农远工程"应用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从来源看,"农远工程"应用是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断融合与相互生成的过程,是农村教育对现代远程教育进行鉴别吸收和改造的过程;从文化的三层次结构看,"农远工程"应用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农村中小学教学行为的信息化和农村中小学教育观念的信息化。为此,在应用策略上,"农远工程"需要根据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需要,开发应用教育资源;面向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问题,优化教育行为;结合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构建新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如何改革?教育怎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太原市近郊农业县阳曲是山西闻名的贫困县。自2004年以来,他们勇于创新,以黄寨镇北留学校、凌井店乡南庄小学、杨兴乡贾庄小学、北小店乡北小店学校4所小学为"农教结合"试点学校,带动全县23所学校,扎扎实实地进行"农教结合"教  相似文献   

14.
"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村教育在价值选择上存在"离农"与"为农"的悖论,表现为教育功能、发展取向和主体意愿上的对立.悖论的存在既源于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又源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消解农村教育"离农"和"为农"·悖论的逻辑前提是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确立系统化思维方式.走出"离农"和"为农"逻辑困境后.农村教育的价值选择应该定位在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上.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是集分析、综合、概括、类比、归纳、推理等多种能力为一体的学科.对我们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学好小学数学必须要借助大量的直观素材和物象.无疑"农远工程"给我们农村学校提供了这方面的优质条件.我们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如何用好这一教育资源,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数学教学专业水平,已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趋势.在以"农远工程"为契机的背景下,我们要如何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提出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也是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不仅会影响农业的自我发展和农村的稳定,而且将影响扩大内需和农  相似文献   

17.
一、为"农"育才,树立开放的办学观 农村学校实施"农、科、教"结合,既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它蕴涵的新办学观念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农村职业教育应"农色"当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陷入困境,深层根源在于办学路向与真实的社会发展需求错位,没有找到自己应该做而且能做好的分内之事。  相似文献   

19.
农村籍知识分子进城意味着他们脱离了农村生活,但他们的感情并没有随之跟着进城,他们在内心深处与城市现代化有着天然的隔阂和距离。他们进城之后的尴尬——城与人的双向不认同、压抑的栖息、魂归何处都是对现代性反思的体现。在这些表现中也显示了他们依然扮演着"在"而"不属于"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一、辽南地区"农远工程"实施情况调查概况1.调查背景2003年9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试点工作在全国展开,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遍及全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农远工程",是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实施"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