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行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的第55页里有个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农村中学没有正规的化学实验室,缺少学生大面积使用的各种实验仪器和药品。但是,学生家中一般具备制作简易净水器的条件。指导学生通过用家里现有的用品代替教材课本里的要求材料,学生制作了几种简易净水器。现行教材里制作简易净水器的材料要求如下:去掉底部的空塑料瓶、带导管的橡胶塞、膨松棉、纱布、活性炭和小卵石。1.用暴晒木炭、烘烤木炭、木炭代替活性炭。课本小实验里要求用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学校实验室里不可能提供如此多的活性炭。而木炭也同样具有吸附性,…  相似文献   

2.
(一)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所用的反应管,可用硬质玻管,两头都用橡皮塞代替。(二)教材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不便控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我们打算改用启普发生器或如图所示的装置。(三)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用酒精喷灯加热,反应很快,2-3分钟后即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实验时应注意,①实验中木炭用量一般相当于氧化铜重量的1/5-1/4,远远超过理论所需量;②反应前,需将氧化铜与木炭粉混和均匀,药品颗粒都要很细,  相似文献   

3.
初三化学课本要求用木炭还原氧化铜,按课本操作,现象不够明显。我仍按课本介绍的装置,仅作两点改进:一是用活性炭代替木炭,二是活性炭与氧化铜以1:10质量比混和,并在研钵内研细拌匀后再装入试管。实践表白,用活性炭还原氧化铜的  相似文献   

4.
节约用水我们应从点点滴滴做起。例如在洗涤时,如何用较少的水把衣物洗得较为干净呢?请同学们做做下面的实验。实验用品: 有同样汗渍的毛巾(或手帕)3条、塑料盆3个,肥皂1块,清水,烧杯(可用碗、瓶代替)、酚酞试液(向实验室领用)。  相似文献   

5.
初中化学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80页[实验5-2]活性炭(或木炭)投人到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锥形瓶中,[实验5-3]活性炭(或木炭)投人到水中滴有红墨水的锥形瓶中,通过振荡,看到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溶液的红色变浅或消失了这一实验现象.说明活性炭(或木  相似文献   

6.
把"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作为一个研究性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效果理想. 1 问题的提出 学生按照改进方法如①把木炭改为活性炭;②活性炭与氧化铜配比:活性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在1:(7~13)的范围内;③把研细混匀的活性炭和氧化铜平铺在试管底部,加热实验,现象不明显.一次无意中用乙醇把混合物调成糊状后加热,1min出现现象,继续加热至2min,试管内壁出现铜镜,试管内黑色混合物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7.
义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实验53]的目的是说明木炭(或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若按照课本要求来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明显。我作了如下改进:在装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然后取出20ml这样的红墨水注入一支长试管中,再加入一些烘烤过的木炭粉(或活性炭),振荡1~2分钟,再将一团脱脂棉塞在试管口,接着用玻璃棒将脱脂棉慢慢推向试管底部,使木炭粉(或活性炭)和水分离,便于观察,效果非常明显。一个演示实验的改进$湖北省枣阳市罗岗镇中学!441208@王银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81页[实验5—3]的“木炭吸附性演示实验”,按教材介绍的方法不易将红墨水的颜色吸附尽,从而现象不明显,课堂上可以采用木炭吸附作用的对比实验,其现象明显,效果好。 实验用品:过滤器两个,漏斗架一个,小烧杯两个,活性炭(或木炭,砂子(冲洗后),红墨水。  相似文献   

9.
一、热传导实验的改进实验器材金属片、清水、毛边纸片(和金属片同样大小)、酒精灯、铁架台(毛边纸也可用软薄深色再生纸代替)。实验步骤1.将金属片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金属片上铺上湿润的毛边纸,分别从一边或中央加热金属片。  相似文献   

10.
碱金属、碱土金属挥发性酸盐的焰色反应实验 ,诸多版本的教科书中列出的实验方法是用一支铂丝 (或镍铬丝 )经盐酸处理后 ,再蘸上金属离子挥发性酸盐溶液 ,在酒精灯的氧化焰中灼烧 ,根据火焰呈现的颜色 ,以对金属离子进行检验。实验教学中 ,用这个方法进行实验效果不尽人意 ,为此 ,笔者对本实验方法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改进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用蘸有酒精的木炭代替原来的铂丝 (或镍铬丝 )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将干燥洁净的木炭条 (用活化处理的木炭则更好 )吸饱无水乙醇 (或 95 %的酒精溶液也可 ) ,再用坩埚钳夹住木炭条 ,用火柴点燃 ,…  相似文献   

11.
目前采用的废液治理技术基本上都属于分离过程,如沉降、絮凝、过滤、吸附、气提法等,这类过程具有工艺成熟,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的优点.然而这些过程只是将污染物分离或浓缩,或者只是将污染物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如活性炭吸附过程只是将污染物从液相转移到固相,气提过程则使污染物从液相转移到气相,并没有使污染物得到破坏而实现无害化,通常不可避免地带来废料二次污染,如用过的废活性炭或气提塔中含有污染物废气等.近年来有关污染治理研究已逐步转向化学转化法,即通过化学反应使污染物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2.
向庆华  李慈 《化学教学》1999,(12):12-12
初中化学中关于木炭和氧化钢的实验,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已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但在反应中需较高温度和较长的加热时间,常使一些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吸热反应.甚至有些资料上也认为这是一个吸热反应.笔者将它设计成一个类似铝热剂的反应,姑且叫做“铜热剂”吧,不仅可获得足够的金属铜,而且也从实验上证明了这是一个放热反应,还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如下:①实验装置:同“铝热剂”②将木炭研细(越细越好);烘干;也可用活性炭粉代替.氧化铜烘干,与木炭粉按质量比10:2混合均匀,装入用两…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在"反冲运动、火箭"[1]一节中,介绍了演示反冲旋转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把弯管装在可旋转的盛水容器的下部。当水从弯管流出时,容器就旋转起来。我们用矿泉水瓶代替锥形容器制作的装置,实验效果非常明显。1制作器材高约22cm的矿泉水瓶1个,中性笔笔芯(或牛奶吸管)1根,细线1根,清水、胶带纸等。  相似文献   

14.
义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实验5-3]的目的是说明木炭(或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若按照课本要求来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一、复习目标1.了解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2.知道碳单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一、复习目标(2)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组成的.木炭、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较强的能力,可以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等.活性炭的能力比木炭强得多.2.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几乎与所有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2)可燃性:C O2=CO2(充分燃烧)2C O2=2CO(不充分燃烧)(3)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夺取这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  相似文献   

16.
1吸附褪色   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褪色:将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投入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的集气瓶里或滴有红墨水略显红色的水中,振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或溶液的红色变浅或消失了.这是因为木炭或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能把大量的气体或染料等微粒吸附在它的表面而使物质褪色,这属于物理变化.   ……  相似文献   

17.
一、热学实验(一) 1.验证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用具与材料: 带有软木塞的小玻璃瓶一个(也可用小药瓶代替)、细玻璃管一根(也可用透明塑料管代替),水槽或大烧杯四个,温度表、吸管各一个,凉水、温水、热水、红墨水若干。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在软木塞上钻一个眼,穿入玻璃管,使之严密。 ②在小玻璃瓶内装满凉水。 ③用吸管把几滴红墨水滴在装满水的小玻璃瓶内  相似文献   

18.
材料:长方体纸盒两只,牛皮纸、废圆珠笔芯、废塑料瓶盖等。制作方法: ①将长方体纸盒(如青春宝盒)按图一剪去斜线部分,改折成两节前后上圆角的可以活动的车厢,并用一截废圆珠笔芯代替空心铆钉连接起来(也可用细铁丝或棉线穿接起来)。②取牛皮纸一小张,长边为车厢截面的左、顶、右三条边线的长度之和,宽边为长边的2/3,按图二样折叠。用胶水粘贴在前后车厢之间,并涂成黑色(图三)。  相似文献   

19.
以笋壳为原材料,经过NaOH活化、碳化后制得笋壳基活性炭,研究了其对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的单独和共吸附性能。选取Cu(Ⅱ)和亚甲基蓝(MB)作为复合污染水体的特征污染物,探讨活性炭对两者的单独和共吸附性能,并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单独存在时,笋壳基活性炭对Cu(Ⅱ)和MB的吸附量分别是6.55 mg/g和 18.26 mg/g;而当上述两种污染物共存时,吸附量均明显下降,这说明Cu(Ⅱ)和MB存在竞争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地描述了笋壳基活性炭对Cu(Ⅱ)和MB的吸附行为。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是内扩散,吸附速率还受膜扩散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自感电动势 ,笔者设计了一个断电自感小实验 ,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断电自感电动势的存在 .选如下元件 :日光灯镇流器一只 ,干电池(旧的两节或新的一节 ) ,无绝缘柄的简易开关(可用两根钢丝代替 )、断点接线柱 A、B(可用直径 4mm左右的螺丝钉 ) .将上述元件用导线按图 1所示电路连接好 .学生实验时两人 (或多人 )一组 ,学生甲两手分别触摸简易开关 S两极 C、D,学生乙触摸接线柱 A、B,当甲闭合开关 S再断开瞬间 ,两人同时有被电击发麻的感觉 .这种被电击的强图 1烈刺激 ,积极促进学生去理性思考 .可以提问学生 :手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