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王琳  于孔岭 《物理教师》2006,27(6):31-32
1耀眼的黑球1.1材料直径5cm以上的球体(可用废灯泡代替)1个,蜡烛1只,盛水容器1个.1.2实验(1)点燃蜡烛,将球体放在火焰之上稍远的地方,将球体熏黑(越黑越好)后冷一会儿.(2)将熏黑的球体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完全浸没),在强光的照射下,发现黑球变成耀眼的亮球.1.3原理由于熏在球体上  相似文献   

2.
1实验步骤(1)用金属丝悬挂一个金属球,如图1所示。(2)用蜡烛火焰将金属球熏黑,如图2所示。(3)将熏黑的的金属球放入烧杯中的水中,如图3所示。(4)观察金属球颜色的变化。2实验现象当将熏黑的金属球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时,在阳光的照射下黑色的金属球变成明亮的银白色。若改用单色光照射,则金属球将呈现出与单色光相同的颜色。3现象解释金属球被熏黑是因为金属球上附着了一层黑色油烟。黑色的金属球改变颜色的原因是:水对油烟是不浸润的,当金属球放入水中时,在金属球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层,当光从水(光密介质)进入空气层(光疏介质)时发生了全反…  相似文献   

3.
1 实验步骤(1)用金属丝悬挂一个金属球,如图1所示。(2)用蜡烛火焰将金属球熏黑,如图2所示。(3)将熏黑的金属球放人烧杯中的水中,如图3所示。(4)观察金属球颜色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一说到昆虫,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它们能飞。那么,它们能走吗?它们是怎样行走的呢?在自然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班的几个同学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观察活动。 我们先找来一张不皱的纸,在蜡烛火焰上熏黑 (面积约五寸见方),平铺在桌子上,然后用镊子将一只步行虫和一只金龟子(这是我们在课余时间捉来的),轻轻地放在熏黑的纸上,让其自由走动。然后检查它们在纸面上所留下的脚印,发现了下面一些情况: 昆虫在熏黑纸上立定时,它六只脚并不同时与纸面接触,而只是以一侧的前足和后足与另一侧的中足停立于纸上,形成一个三角形。当它们行走时,会把六…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步骤 1.用金属丝悬挂一个金属球.2.用蜡烛火焰将金属球熏黑.3.将熏黑的金属球放入烧杯的水中4.观察金属球颜色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材料玻璃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板一块,几本书,盛水的水盆。步骤1.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图1)。2.玻璃板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约5厘米高(图2)。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图3)。4.用点燃的蜡烛去烤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图4)。为什么不用蜡烛烤,杯子就不动呢?  相似文献   

7.
当前山西省、江西省和天津市采用的高中生物教材 (实验本 )中的实验一 ,介绍了用切片法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脂肪的鉴定》的观察。除此之外 ,我再介绍两种简便的制片方法 ,供老师们参考。a .涂抹法。取一粒浸泡时间不太长 (1~ 2h)的花生子叶 ,用刀片削成一平面 ,将这平面在载玻片中央稍用力涂抹二三下 ,再滴一滴清水 ,盖上盖玻片。染色、吸水、镜下观察。b .刮取法。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子叶 ,削成平面 ,再用刀刃在平面上顺向轻轻刮取数次 ,这时刀刃上已有一些花生子叶细浆。将带有细浆的刀刃在滴有一滴清水的载玻片上抹几下 ,如有大块细浆…  相似文献   

8.
1 实验步骤。(1)用金属丝悬挂一个金属球,如图1所示。(2)用蜡烛火焰将金属球熏黑,如图2所示。(3)将熏黑的的金属球放入烧杯中的水中,如图3所示。(4)观察金属球颜色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核桃蜡烛     
用核桃壳做一个浪漫的蜡烛,要是和蜡笔一同熔化,就能做出多种色彩。材料:核桃(带壳的)、蜡烛、蜡笔工具:锤子、牙签、空罐、锅用锤子敲击核桃把它敲成两半。别太用力,多敲几次,一点点地敲开。用牙签挑出里面的核桃仁。在空罐内放上蜡烛和蜡笔(上色用),再把空罐放入装有热水的锅里,熔化蜡烛。(责任编辑雯雯)在空核桃壳里加一根芯,注入熔化的蜡烛水。用火柴将芯点着。摆上几支,看看效果。核桃蜡烛  相似文献   

10.
一,取一张比载玻片(显微镜承物用)略小的滤纸,在滤纸中间用铅笔画一条直线,用自来水润湿,贴在载玻片上如图用鳄鱼夹固定在载玻片上。在铅笔线中心放一小颗高锰酸钾晶体,鳄鱼夹联结20伏直流电,2—3分钟即可看到紫红色向阳极移动。(附图)  相似文献   

11.
在做布朗运动实验时,由于墨汁颗粒较粗,质量较大,而使实验效果不明显。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可用蜡烛烟灰代墨汁。先用蜡烛的火焰将玻璃板熏黑,再将这种黑灰刮入玻璃杯的水中,烟灰浮于水面,不溶于水,须用手指在水中把它碾成粉末。这种液体静置片刻后,  相似文献   

12.
1 实验步骤和现象  a .在讲台上放一个铁架台 ,在铁架台的铁夹中夹一个笔形半导体激光器 (按钮露出 )。再用一个晒衣服的木夹夹住按钮使激光器工作。b .让光束射到教室后面黑板上固定的一面平面镜上 (预先用双面胶带固定) ,再反射到前面的投影屏幕上。c.调整激光器角度使屏上的红色光斑位于屏中央。d .点燃一支蜡烛 (或酒精灯 ) ,手持蜡烛使火焰在距激光器 0 .1~ 1m的光线下往复运动 (运动方向与光线垂直 )。这时可看到屏上的光斑在上、下、左、右跳动。说明光线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2 原理火焰上方形成了一个热气团 ,该热气团的…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找到了一种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水螅的较好方法。1.在实验前几天对水螅停止喂食,以使其身体更加透明,便于观察。2.取一洗净的载玻片,在与其长边垂直的方向上放两根头发,间隔1毫米左右,头发略长于载玻片的宽度即可。然后,用吸管从培养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上,很多人用蜡烛实验来示范燃烧用去空气中的氧气。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课本第10册中第5课《空气的成分》,就用了蜡烛实验来示范燃烧用去空气中的氧气。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提出问题:点燃的蜡烛,用杯子盖上,蜡烛慢慢熄灭,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杯子里的空气用完了?这是本课的引入。 2.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本课用分组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希望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3.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讲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比例。 第一部分实验是这样的: 在一水盆中点燃一蜡烛,将一空气瓶或杯子倒盖在蜡烛上。不久,蜡烛熄灭,而水走进了空气瓶内,水量约占全气瓶的一成(10%)多。  相似文献   

15.
a.擦片。把要用的载玻片、盖玻片用纱布擦干净,以免上边的污物干扰对实验材料的观察。b.滴水。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凉开水,因为凉开水不易产生气泡。c.取材。选择洋葱头中间肥大的鳞片叶,用刀在鳞叶上纵横切划数刀,切划成边长约0.5cm的正方形。用镊子夹住切断部分的薄膜,撕下一层。d.展平。把撕下的表皮,迅速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表皮接触叶肉的一面向上。用镊子把材料展平,轻轻压一下,排除表皮下的气泡。e.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地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相似文献   

16.
水中的火焰     
实验用品短蜡烛、细铁丝(或细铜丝)、玻璃杯、火柴等。实验步骤取一段3~4厘米长的蜡烛,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蜡烛浮在水面中,横躺在水面上。取出蜡烛,用细铁丝(或细铜丝)  相似文献   

17.
隐形墨水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1.将柠檬切成两半; 2.把柠檬汁挤到碗里; 3.用棉签(或其他工具)蘸着柠檬汁,在白纸上写字,写好后等几分钟,直到纸张完全晾干,此时,纸上几乎什么也看不到.(每个字最好重复描写几遍,这样可以使字在显现时更清晰.) 4.把写好了字的纸放在点燃的蜡烛旁边(或者其他温度不是很高的热源旁边),仔细观察.(注意:为了防止纸张被烤糊甚至点燃,不要离蜡烛太近.)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一册第九章第五节《简谐振动的图象》这节的演示实验,设备简单,也容易做,但演示时可见度小,教学效果不太好。我在教学中,将振动的音叉在原先熏黑的玻璃上划下的痕迹,用幻灯机投影在教室的白墙(或白天花板)上,演示效果较好。方法如下:取一块约15×30cm~2的透明玻璃,上课前先用烟灰熏黑。演示时把玻璃放到幻灯机上,先用大头针尖在玻璃上的某角(或边)上划一短痕迹。打开幻灯机,调节镜头的工作距离,使这短痕迹在墙(或白  相似文献   

19.
一、材料和方法用剪刀从活体或刚死的蝗虫上将复跟从基部整个剪下。再用小刀或解剖针,把复眼内侧的色素和感光细胞清理干净,使复眼只保留一层透明的角膜。二、装片的制作显微镜下观察经过清理后的复眼。在制作装片时,载玻片上不需滴水,也不盖盖玻片,而是直接把复眼放在载玻片上,使复眼的外侧面向下,内侧面向上,装片就算制作好了。三、观察用低倍镜观察(注意不用高倍镜)就可以  相似文献   

20.
一、引入课题今天是某某同学的生日 ,我们点上蜡烛祝他 (她 )生日快乐。蜡烛倒了 ,没有放稳。这样的关键时刻 ,多么尴尬啊 !想不想来研究一下怎样使物体放得稳 ?(出示题课 )二、让学生学会判断物体放得稳不稳1.不借助其它任何东西 ,蜡烛竖起来能放稳吗 ?你怎么判断它稳不稳 ?(学生动手竖蜡烛 ,并探究判断蜡烛稳不稳的方法 )2.教师小结判断“放得稳不稳”的方法 ,如用嘴吹气、摇桌子、用手指推等。三、研究物体不易倒的道理(一 )上面小、下面大的物体不易倒1.你知道一般情况下人们是怎样把蜡烛放稳的吗 ?2.学生动手试一试 (把蜡烛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