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标导学】主要考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迁;两汉时期的经济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南北朝时期的均田制;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从新课程考试大纲来借鉴,主要是必修二古代  相似文献   

2.
主要考点包括:春秋战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迁;两汉时期的经济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南北朝时期的均田制;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从新课程考试大纲来借鉴,主要是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专题式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中国手工业;古代中国商业;“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第一节短暂的隋朝第二节唐朝的开国和盛世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第五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第六节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七节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第八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第一节短暂的隋朝  相似文献   

4.
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一个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的阶段。社会稳定,经济高速发展,文化百花齐放,统治者思想开放从而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如经济合作,技术交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及艺术领域中的诗歌、绘画、雕刻、书法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成绩,特别是在音乐艺术方面因大量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融合兼并,使隋唐时期成为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又一个艺术高峰。这个时期不仅有着正规的政府音乐教育机构——太常寺,宫廷管辖的教  相似文献   

5.
朱可 《中学历史教学》2007,(1):41-44,78-79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对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的经济文明,主要考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等。  相似文献   

6.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对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的经济文明,主要考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等。  相似文献   

7.
<正>隋唐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国家强盛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内容上承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下启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的宋元时期,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学艺术等方面,构建了璀璨繁荣的隋唐。隋唐的繁荣促进了开放,而开放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时期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习》2004,(3):22-25
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1.先秦(1)夏、商、西周的政治与经济(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4)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5)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2.秦汉(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2)秦末农民的战争(3)两汉政治经济制度(4)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5)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6)秦汉时期的文化3.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4.隋唐(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  相似文献   

9.
隋唐北宋时期汝、颍水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历史发展高峰时期之一,水利工程大量修建,局部便利的水陆交通,城镇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优越而又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对汝、颍水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文献学源远流长,主要的四个发展时期中,隋唐时期的典籍发展在类别的广泛性、思想的丰富性上最为突出,流传下来的典籍数量庞大,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典籍的发展以隋唐时期为代表,因为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个期间文献体裁的发展最为迅速,处于一个文化的交融时代,为典籍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优秀素材。  相似文献   

11.
淮北文物资源从新石器遗址到汉魏隋唐都极丰富。本文从文化谱系、文化圈、时代类型的视角对如何开发、利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安徽在隋唐五代时期有重大的发展,本文概论其历史发展的五大特点。其一,隋唐五代时期,安徽区域经受了三次全国性战争的洗礼。其二,这一时期,开凿并且持续维修的大运河穿过安徽区域,直接带动境内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其三,这一时期,全国社会经济重心向南转移。其四,五代时期,藩镇之间的军事冲突频繁,安徽区域恰恰成为支撑几大政治势力的重要经济区,社会进一步发展。其五,文化教育出现了新的起色。  相似文献   

13.
汉译佛典与义山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唐一代 ,佛教进入鼎盛发展阶段。受此影响 ,文人士大夫在诗歌创作中多援引佛教典故 ,佛教语汇使用的频率亦较高 ,这为提高诗歌的表现力起到一定作用。隋唐时代为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时期 ,此时的汉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词新义剧增。本文以李商隐诗歌为对象 ,从中爬梳佛教语汇、佛教典故 ,以大量实证材料 ,进一步印证汉译佛典是隋唐语汇发生剧变的重要媒体。  相似文献   

14.
唐代法史编纂成就突出:《隋书》、《晋书》刑法志从史志角度揭示唐代以前法制的因袭演变,《唐律疏义》总结唐以前注律学的成就并应用于法典编撰中,《通典》则从通史的角度对唐以前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隋唐时期,山东地区佛教发展到鼎盛阶段。不但寺院兴盛,造像众多,而且佛教宗派传播广泛。山东成为全国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山东佛教在当时的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隋唐赵郡李氏家学家风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以中古著名士族赵郡李氏的家学家风为研究对象,具体对赵郡李氏在新的政治社会环境下所发生的家风家学演变以及这种演变对他们政治及社会地位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赵郡李氏在隋唐家学家风主要分化为两种,它们因为在不同方面与现实政治相契合而有利于一部分赵郡李氏保持其政治社会地位。这种情况不仅发生于赵郡李氏中,也是出现于隋唐山东旧士族中的普遍现象,而到唐中后期则扩展到一些新兴的官僚家族层面。而这一现象与唐中后期的“牛李党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是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与外界联系交往的主要通道之一。隋唐时期是丝路贸易发展的黄金时期。隋朝采取军事和政治方针,拓展西北疆域,建立对西域发展贸易的商镇、军镇;派重臣裴矩在河西走廊进行招商活动,扩大隋与西域、中亚、波斯的经济联系,积极发展丝路贸易。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前的将近一个半世纪中,以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力量保障了丝路的畅通。中原政府在丝路广设驿站、推行"过所"、"公验"等制度,其丝路贸易管理政策在隋朝基础上有所完善和发展,直接推动了丝路贸易的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18.
颜之推经历了从南北朝末到隋朝统一的社会转型期,他以语言学家的学术眼光关注社会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自觉地从事语言文字规范的研究和应用,从理论和实践上为隋唐时期的语文规范事业奠定了基础。他的后代子孙遵承祖训,继承并发扬了颜氏家学传统,创建并完善了隋唐时期的字样之学,使汉字的楷书系统定于一尊,影响至于现代。颜氏家族在中国农业文明社会鼎盛期从事语文规范的历史经验,值得当代语文规范工作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佛教字书中两种比较罕见的字书,介绍了它的版本情况与内容体例,特别指出了它在认识南北朝隋唐时期字形变化上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隋朝修史     
终隋一代虽未修出一部辉煌的史学巨,也没有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史学家,但隋朝史学决不是一片空白。史学家魏澹、王劭、牛弘等对纂修前代史和当代史做了大量工作。唐贞观年间历时八载修成的前五代史多得益于隋修诸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