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外语学习的最佳年龄一直是讨论的热点问题,而这一问题对我国外语教学尤其是小学外语教学影响重大。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并非决定外语学习的唯一因素,学习环境和学习者个人特征则是影响外语学习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信患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为校园网构建外语学习提供了支持平台。本文结合高校外语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略论建立校园网外语学习系统的特点及应用,对外语教学工作的积极推动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旨在分析Krashen的二语习得假说与我国外语教学的不适合性。从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学习外语的特殊性:1、外语教学不具备大量丰富、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2、外语学习不具备第二语言学习的明确的归附型学习动机;3、外语学习过程是“有意识的”过程,并非“下意识的”“拾遗”过程;4、我国外语学习起步太迟,年龄偏大。由此得出结论:我国的外语教学不能完全照搬第二语言习得假说,而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逐步摸索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外语教学路子。  相似文献   

4.
外语学习焦虑及其缓解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语学习焦虑这一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影响重大。本文从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角度探讨和分析外语学习焦虑对我国学生外语学习的影响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克服和减轻我国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语教学呈低龄化趋势。然而低龄儿童外语教学在师资、教材、学习时间、语言环境、学习动机、学习效果等方面并不尽如人意,导致了低龄儿童外语学习的高成本、低效益。外语教学从小抓起的主要理论支持是“临界期”理论,然而大量的试验、实践证明,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和外语最终成就没有直接关系。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不重视实际情况,盲目地地提前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尚无理论和实践数据对此进行支持。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考虑,“外语学习低龄化”需谨慎行之。  相似文献   

6.
成人外语学习风格是影响成人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受到了外语教师和外语教学研究的广泛关注。在论述学习风格理论及要素的基础上,概述了我国成人外语学习风格的研究现状,同时提出了成人外语教学中学习风格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讲授型外语学习”环境阻碍了外语教学效能的提高和外语教学目标的实现。从分析外语学习目标、学习主体和建构型外语学习环境的特征出发,深入阐述了创新外语学习环境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个由目标任务、主题情境、多元信息资源、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模式、多维评估体系、和谐师生关系七要素构成的建构型外语学习环境的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8.
克服“花盆效应” 构建外语自主学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离不开交际环境。语言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都要有语言的习得环境。也就是说,无论语言的学习与应用,都要有语言存在的言语环境。目前,外语的学习主要还是通过课堂学习的模式来完成的,因此,营造一个便于学习者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言语环境,构建学习者自主的外语教学模式,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沈红 《海外英语》2012,(10):23-24
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应包括三个层面,即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交际环境,三者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语言环境是愉快、健康的心理环境的营养源:愉快、健康的心理环境是语言交际的物质基础和心理条件,学生的交际欲望在此环境下才容易被激发出来。语言学习环境是无形的,但却是可以营造的。教学实践中坚持注意优化语言环境,并有效地促进了教与学的效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优化课堂学习环境的一些尝试。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在诸多变量中,语言学习环境十分重要。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外语学习的正催化剂,其作用是多方面的,深远的,持久的。反之,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是外语学习的负催化剂,由于其缺少全方位、多感官刺激,课堂往往会显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外语学习心理也深受负面影响,因而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也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莱尔曾把所有外语教学方法归纳为丰富语言习得环境和语言学习环境两大类。纵观世界近20年来外语教学领域的变化,可以说改善外语学习环境,是现代外语教学各流派及所有从事外语教学教师的共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张云 《考试周刊》2009,(52):113-115
随着外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外语学习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从关键期假说着手,探讨了与年龄问题有关的研究,并分析了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和正规课堂环境中不同初学年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速度和最终水平的表现.通过探讨和分析,本文认为外语学习并非越早越好,并提出了对我国当前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不少学者以二语习得理论研究儿童英语教学的有关问题。本文作者在社会语言学的框架下讨论中国儿童的英语学习,认为我国儿童在中国这样一个非英语的环境中只能是学习英语,而绝非习得英语,他们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而面临着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2.
就语言磨蚀的基本情况,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阐述语言磨蚀的类别,以及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和语言磨蚀研究给我们的英语学习与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已成为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具有多种功能与作用多媒体创设外语教学情景;调动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培养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的多样化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体验式外语教学理论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外语学习的动力系统,即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学生通过"参与""愉悦"和"共鸣"的体验学习,在多媒体、数字化、网络技术等支撑下的语言学习生态环境中实现二语习得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5.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与外语学习关系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主要讨论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问题。自该假设被提出以来,一直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是否存在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在外语教学界还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通过对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的分析得出:虽然语言学习与年龄有一定关系,但决定外语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学习者的知识是否能与他们的外语表达能力之间达到高度一致,而并非完全是由年龄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的过程。通过外语和母语之间日常交际用语的对比,有助于了解对象国语言发展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利于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更是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Since the 1960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home and abroad have start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affective variables including language learning anxiety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is thesis tried to find out the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xiety level of left-behind students and put forward ways to help lower down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xiety level of the left-behind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语言学习策略是外语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的工具,而在学习期间他们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大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因此外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发展各自的语言学习策略.促使学生成功地实现从学习依赖到学习自主的过渡.最终成为成功的外语自主学习者。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启蒙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幼儿外语教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年龄及心理特点,幼儿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习得经验。幼儿天生就有习得语言的能力,也有其学习语言的敏感期与关键期。作者在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八种帮助幼儿学习外语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建议成年人在幼儿外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幼儿的自然特征和学习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幼儿学习外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