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次家访回来,几个同事说,现在联系方式那么多,要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电话交流最方便,要么在家长接送孩子时直接与家长交流也可以,没必要再到学生家里去了。我笑着说,电话里只能简单说说孩子近期表现,接送孩子时间短暂,不能深入交流,传统的家访依然很重要,有些学生只有我们亲自到他家去,才能详细了解最真实的信  相似文献   

2.
谈到家访,令我想起小时候有一次生病久治未愈,担心自己期末考试的“名次”,正在焦急时,一束明亮的手电光在我家的玻璃上晃了几下,班主任来家访了,久悬的心也随之放下。那次的家访给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时光荏苒,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又听到儿子所在幼儿园老师家访的敲门声。一次促膝交谈,使家长和教师达到了沟通。说实在的,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与孩子的老师都成为朋友,经常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可平时,只有在接送孩子时才能见上老师一面,有时真想和老师多聊一聊,多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问题,可往往看到老师顾及全班几十个孩子,…  相似文献   

3.
一次家访回来,几个同事说,现在联系方式那么多,要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电话交流最方便,要么在家长接送孩子时直接与家长交流也可以,没必要再到学生家里去了。我笑着说,电话里只能简单说说孩子近期表现,接送孩子时间短暂,不能深入交流,传统的家访依然很重要,有些学生只有我们亲自到他家去,才能详细了解最真实的信息,才能对其因材施教,才能打开教育这些学生的那扇最合适的大门。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下午离园时间,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的家长来接孩子忘了带“接送卡”,老师说:“没有接送卡,是不能接孩子的,这是幼儿园的规定。”可家长解释说:“幼儿园离家很远,回去拿需要半个小时。”幼儿教师执意不放孩子。无奈,这位老师早就认识了的幼儿家长只好骑车返回,等他拿来接送卡时,班里只剩下一个幼儿——即这位家长的孩子。试想此时的家长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家长和教师之间又怎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呢?为什么教师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呢?原来幼儿园对接送孩子的要求是:有孩子无卡(早晨送孩子将接送卡带走):有卡无孩子(下午接孩子后留下接送卡)。…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之友》2013,(Z1):15-16
校访是指家长访问学校和教师。在中小学,大多数家长会利用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的机会,主动与班主任老师交流。通过主动校访,家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近教师,与教师商讨教育孩子的措施,有针对性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家长校访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家长接送孩子时面对面的交流家长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候,正是教师与家长交流的良机。老师能把孩子当日或近几日的情况与父母进行交流,又能了解孩子在家情况。这种沟通非常有针对性,虽比不上家访了解系统深入,却以"短、平、快"为长,很有实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几乎每天的面对面接触需要老师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清醒的  相似文献   

6.
陈迎 《学前教育》2004,(11):27-27
在幼儿园中,与家长交流是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形式有许多种,如家访、家园联系册、家长会等,但我的经验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主动”。  相似文献   

7.
我园是农村集镇幼儿园,幼儿都来自小镇及周围农村,家长们很少接送幼儿,尤其是大班,每天接送的就更少,有些家长由于农忙或搞个体经商,连幼儿园举办的家长活动都不来参加,有些家长甚至我们去家访也不一定能碰到他们。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大班试用了“家园联系册”,每个幼儿一本册子,让幼儿每天晚上向父母讲述在园的游戏、学习、生活情况,家长听后在联系册上做个记号,并请家长化一定时间把幼  相似文献   

8.
梁荣芹 《山东教育》2004,(17):17-18
案例一:下午离园时间,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的家长来接孩子忘了带“接送卡”,老师说:“没有接送卡,是不能接孩子的,这是幼儿园的规定。”可家长解释说:“幼儿同离家很远,回去拿需要半个小时。”幼儿教师执意不放孩子。无奈.这位老师早就认识了的幼儿家长只好骑车返回,等他拿来接送卡  相似文献   

9.
从幼儿入园接受教育开始,幼儿的家庭和幼儿园就有了一定的关系。教师通过对新入园幼儿上门家访、召开家长会等等活动,使得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日常工作、一般活动安排以及幼儿在园表现等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家长的观念和自身工作等主客观因素,造成家长参与的程度有所不同。一种情况是家长与教师很少接触(如有的请祖辈老人接送孩子)或只从孩子那里了解一些情况,对园方的工作基本不问不闻,不热情不主动;第二种情况是较多的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有的幼儿教师认为,现在小朋友上幼儿园,大多有家长接送,教师常能与家长见面,不要什么家庭访问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诚然,家长到园接送孩子,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极好机会,但时间毕竟有限。更何况有许多情况从家长口中是难以了解到的。我园有个家长接送孩子都是匆匆来去,难得与教师说上几句话。原来他家曾有肝炎  相似文献   

11.
你说我说话家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胤 《学前教育》2004,(3):36-37
家访是幼儿园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目的在于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及在家的表现,与家长沟通情况和思想,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案。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家访常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给很多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困扰。是什么在影响家访工作的开展和实效性呢?让我们来看看教师和家长双方对此都有什么看法吧!  相似文献   

12.
自己回家     
女儿上小学了,上学第一天,我送女儿到校园。我和所有的家长一样,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上下学的时间了,掌握这一时间表,为的是便于接送孩子。许多学生家长说起孩子的接送,无不涩然。女儿四年幼儿园,早上送,下午接,对于妻子和我来说,是一极重的负担。如今女儿上了小学,不光上下午要接送,还增加了中午的两次接送,一天接送四次,比起幼儿园接送的工作量,足足多了一倍。而且女儿每天放学的时间,比单位下班的时间都早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家长工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教师教育幼儿的主要合作者,教师对家长的谈话间接影响着对幼儿的教育效果。教师与家长谈话主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登门家访与电话家访)、家长接送孩子时  相似文献   

14.
谢保军 《上海教育》2011,(21):49-49
在笔者德国住处的附近分别有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每当快放学的时候,幼儿园门口总是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但与此大相径庭的是,小学的门口却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家长的身影。大部分德国家庭都有私家车,接送孩子本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家长们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独自上学,如果每天接送,他们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相似文献   

15.
一家美国幼儿园,要求家长每天按时接送孩子。可是几乎每天都有家长迟到。在这种情况下,这家幼儿园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家长迟到一次要交5美元。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不少幼儿园忽视对家长接送孩子的管理,接送时幼儿园里秩序比较混乱。有的家长在园门口接送,有的到教室里接送;而且接送车辆种类也多,有自行车、三轮车,还有轻骑,甚至有用小汽车接送的,等等。这些情况不但造成接送时路口拥挤,容易发生事故。而且幼儿迟到、早退,家长长驱直入教室,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家长开放日是家园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家长来说,幼儿园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他们天天接送孩子,却并不真正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是怎样生活、怎样学习的。家长开放日为家长深度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开了一扇大  相似文献   

18.
如何做好祖辈家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园是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共有幼儿 200名。许多父母早出晚归,工作繁忙,就将接送孩子的任务交给了祖辈。据调查,我园经常接送幼儿的家长中有 72名是祖辈,占全园来接送家长的 34%,有 10%的幼儿长期居住在自己的姥爷姥姥、爷爷奶奶家。由于这些祖辈家长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有过度的隔代亲现象,因此,在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上与幼儿园之间存在着一些分歧。我园采取了多种形式做好祖辈家长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召开祖辈家长座谈会   由于血缘的关系,几乎所有的祖辈家长都有隔代亲的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  相似文献   

19.
我园是新开办的幼儿园,周边新村居民人住率较低,因而,入园的孩子较少。为此,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扩大生源。 一、密切家园配合,赢得家长信任 家长对幼儿园的评价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园的生源。因此,我们从开办初就将为家长服务作为我园的重要工作来做。孩子还没入园,教师们就对每一位孩子进行家访,并请家长带着孩子到幼儿园与老师一起游戏,让孩子与教师相互熟悉,消除陌  相似文献   

20.
我班外地生居多,要想经常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取得联系难度较大。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把与家长交流的时间安排在幼儿离园时。按照家长来园接孩子时间的先后,我列出两份名单:一份是有接送规律的家长,我们随时可以沟通;另一份是没有接送规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