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此起彼伏,却也乱象丛生,在热闹的研究背后,大家对教学缺乏共识。缺乏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缺乏基本的“法”。明确研究的视角,就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基本矛盾、基本规律达成共识,形成基本的“法”与“规范”,是教学研究走向有效的首要前提。其次,基本的“法”与“规范”如何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光靠说教远远不够,需要可操作的教学技术的支撑。当前几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其实可以转化为优势互补的教学技术,灵活运用与不同层次教学规律相配套的教学技术。也是教学研究走向“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打破“有效教学”的技术主义和经济生产的思维方式,从教学的价值维、技术维和教育性的联结等属性加以综合建构。成为未来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方向。为此,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生活”语境与“教育生活”语境中“有效教学”的不同的特征与焦点,倡导要从“教学生活”中任务导向、关注效率、强化竞争、模式化和标准化的教学走向更为真实完整的“教育生活”中关注价值愿景、强调知识创造与交流、关注差异、鼓励思考与质疑、聚焦人际道德联结的教学,用一种关注儿童幸福与成长的教育生活的语言阐述了“有效教学”当下实现的实践价值与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3.
读懂学生的关键是要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只有找准了学生“学”的现实起点,才能正确判断出教师“教”的实际起点。找准教学起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把握方法,在教学研究时一般采用调研的方法,主要包括访谈、问卷和上准备课等形式,因为调研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学生的现实起点,所以可以更有效地在学生的现实起点上进行教学预案设计。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核心理念。全球化时代的核心理念应是‘共生’;只有共生才有世界的和谐”。教育作为社会化的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基本需要及生存方式,必须积极回应社会现实,因而,要使“共生”和“和谐”理念真正确立,就应重新反思教育教学的特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富有弹性地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新事物、新现象,在精神世界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识和融合,并由共识走向共生,由融合走向融通,这样才能使个体从精神的深层体悟“共生”与“和谐”的真实蕴意,进而确立“共生”与“和谐”的理念,而这体现为根植于教学核心元素——师、生和文本之间对真理的无限追问、反思的视域融合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当前教学实践中“低效教学”的存在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部队院校教学中同样存在“低效教学”的现象。导致“低效教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部队院校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教学”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针对教学以外的因素,对“低效教学”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因材施教”不仅仅是教育原则,更是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实施小班教学是现代教学“因材施教”的保障,多媒体教学手段为现代教学中“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全班教学、分层、分组教学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模式为现代教学中“因材施教”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数学化”的数学教学及其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化”教学就是以“数学化”为核心的数学教学,其实质就是激发学生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它是有效数学教学的核心和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文章提出了实施“数学化”教学的三条主要策略,即教学要源于数学现实又要升华数学现实,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以及要尊重学生差异并促其个性化地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8.
教学交往的已有研究存在着多种角度的分歧,其关系定位、对“交往”的理解以及研究的方法论都不尽相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自说自话、各自为阵、互不“交往”的现象。要想有所突破,必须澄清相关理论范畴、回归本真的教学世界、引领现实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沈婷婷 《成才之路》2012,(12):15-15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经历了那么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探索与研究,习作教学的走向依旧不容乐观,我们憧憬着一派欣欣向荣的习作教学场景,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让我们不禁心里发颤,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仍然是教师和学生浓眉紧锁、一副痛苦难忍的表情。教师痛苦,是因为“山穷水尽”“无计可施”;学生痛苦,是因为“资源匮乏”“言之无物”。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效性教学”和“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最时髦的词语,“打造高效课堂”成了一线教师迫切追求的目标,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一夜之间变成了言简意赅的四个字两个词——“有效”、“无效”,常规的教学模式似乎成了“无效”的代名词,如何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有效”就成了老师们的现实困惑。为了摆脱困惑,走出迷局,  相似文献   

11.
对师范生而言,“教育理论”的学习非常重要,而现实中一部分师范生学习“教育理论”的积极性不高。提高“教育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对教学进行整体改革,首先,建立新的教学观:以“学会学习”为核心的教学目的观;以“主体自觉”为核心的教学过程观;以“共同参与”为宗旨的师生观;“科学与价值并重”的课程观;“方法与手段”组合的现代技术观。其次,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围绕“以学生为中。”能否确定为中学英语教学基本原则的这一问题,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法专家及学者存有不同的看法.迄今尚未达成一种共识。为此,笔者认为、它完全可以确定为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其作为英语教学基本原则的理论依据。本文结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历史,分析论证了“以学生为中心”是符合中学英语教学内在规律的.是符合英语学科教学的特点的。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它是切实可行的,它的确定对树立一为学而教一的正确的教学思想以及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学“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是基于中国优良传统“和合”思想而构建起的特色教学论体系,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的生命与智慧和谐发展为依归的教学追求。教学“和合”性内隐着师生共存走向共鸣与共情、生生共处走向共商与共话、资源共用走向共济与共享、情境共建走向共识与共赏、身心共治走向共悦与共长等“五共”表征。“和合”性教学外显为教学主体的平等性、教学内容的整合性、教学方法的多元性、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教学情境的开放性。“和合”性教学实践需要创建“和生”生命课堂、构筑“和爱”素养课堂、重建“和谐”生态课堂、打造“和达”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是教学开始前.根据一定目的、要求制定的教学预案。笔者认为,理想的教学设计首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含的“教学价值点”一是既体现教师对教材解渎的深度。又吻合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需求和思考方式:二是在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中必须是可行的,能把教师的“教学理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事实”。  相似文献   

15.
“实”与“活”语文教学思想的形成经历了相当丰富的教学实践。我校常务副校长李明新是语文特级教师,主管学校的教学工作。他长期从事语文研究,在吸纳前人语文观点和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语文教学要追求“实”与“活”的思想。正因为“实”与“活”的语文教学有着明确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针对性,所以,  相似文献   

16.
孙鸣 《怀化师专学报》1997,16(1):104-105
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能否确定为中学英语教学基本原则的连一问题.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法专家及学存有不同的看法,迄今尚来达成一种共识。为此.笔认为.它完奎可以确定为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井提出了其作为英语教学基奉原则的理论依据,本结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历史,分析论证了”以学生为中心”是是符合中学英语教学内在规律的.是符合英语学科教学的特点的。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它是切实可行的,它的确定对树卫“为学而教”的正确的教学思想以及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既要生活化,也要数学化。基于这一思想,这三份案例贴近现实,接近生活,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尽量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三份预案虽都以方法作为着力点和立足点,但其侧重点各异:第一份预案从学习数学最难能可贵的一种精神——“追根究法”出发进行引导,立足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生长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第二份预案采取对比探究法,针对不同的班情进行对比教学,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和小组合作;第三份预案则采取观察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精确度要求进行观察,然后得出不同的近似数。[编按]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育必须实行由“应试教育”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教师们的共识,然而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学科教学该如何转轨呢?  相似文献   

19.
“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是具有明确指向性的“金课”的标准。课程四要素理论解释了此“两性一度”标准的内在逻辑性。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大学公共英语“金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评测体系等方面明确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应针对“金课”教学能力的特点,在强化教学学术观、完善教学评价、加强基于反思实践的校本培训与智能技术融入等方面采取措施,探索教学能力发展的现实路径,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组织、评测体系等方面持续提升能力,以更好地胜任“金课”教学。  相似文献   

20.
纪欣 《当代教育论坛》2005,(10X):116-117
当前,“快乐教学”在教育界已成为施行素质教育者的共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大中专历史课的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如何在大中专历史教学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有效地实施“快乐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师应灵活根据教学大纲精神,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