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人文素养,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是新一轮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试图通过提高高中政治课执教教师的人文素养,深挖教材、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等多个途径的探究与讨论,以唤起较多的教育工作者树立"全人"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传递人文,切实重视高中政治课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浸润.  相似文献   

2.
新编思想政治课教材中设置了许多"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小栏目,这是启发式教育思想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目的在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牛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架桥铺路,真正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给原本被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注入乐趣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正>过去大多数学生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空洞,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现象,学生上思想政治课有着"无可奈何"的感觉。究其原因,无非是政治课程太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成为空洞的理论说教,从而让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当前新课程下,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政治课,本人认为,关键所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4.
闫春光 《职教论坛》2005,(11):34-35
政治课历来被学生认为是枯燥难懂的一门课.在长期的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职中的政治课教学有三难:其一,概念原理抽象,学生畏学;其二,有的老师上课刻板,学生厌学:其三,没有高考和统考的压力,学生易滋生功利心理不学.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到政治课既好听又好懂,既好学又好用,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职中政治课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的生长点就在于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而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基本宗旨就在于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自主、自强、自立"的现代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是一门涉及学生身心健康与情感道德的重要学科,其学科特征决定了政治学科的教学不能机械而枯燥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要体现"关注生命、尊重心灵"这一重要思想,这样才能让政治课焕发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道德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教书十余年,每每被问到"你是教什么的",笔者总是感到底气不足。一是因为政治属小众科目,地位不及语数外;二是因为政治课实属难教,任尔东南西北风,学生亦难以调动。"政治课不好教"成为广大中学一线政治教师的共同心声,"政治课枯燥"成为很多学生的共同认识。《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  相似文献   

8.
当前,很多政治教师觉得政治课越来越难上,学生也觉得政治课越来越没趣。学生厌学,老师怨教,这不能不让我们思考: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怎么了!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学生学习的不努力。我以为搞好政治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让学生为考试去死记硬背书本上枯燥的理论,问题的关键是政治教师必须心中有“人”,回归“人本”,给学生以充盈的人关怀,让人阳光普照政治课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效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高考制度的改革,政治课也显得越来越难教了。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治课教学的新方法、新措施。结合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联系高中生的认知能力的实际,根据目前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新要求,经过长期  相似文献   

10.
"皮克马利翁效应"是教师在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有所推测和期待,这种期待会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它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倾注情感;它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它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加强课堂结构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但在现实生活中,其他文化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顾此失彼的严重失衡,使中学思想政治课被一些学生、家长,甚至有些领导弱化为"副课""小课",思想政治课已沦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课程",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作用无法得到真正  相似文献   

12.
在21世纪,职校政治课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让职校学生喜欢上政治课,这是首要面临的问题。所以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只有以"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中心,才能实现职教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思想政治是一门最具德育特色的学科,本应在学生德育教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出于人们的种种误解和偏见,思想政治课顶着"假大空"的帽子,以至于往往被视为无用学科,受到方方面面的轻视。有些政治教师缺少存在感,妄自菲薄、自惭形秽,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的特有价值;有些政治教师虽然不甘心本学科被轻视,欲不平而鸣,重振"家威",但由于缺乏正确方法和有效措施,缺乏激发学生成功参与的有效情境,无法让学生在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致使思想政治课应有的教育价值大打折扣。针对一些学生课堂参与欲望不强、追求成功愿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是一位17岁的旅美华裔中学生,她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中学课堂的故事。美国中学开设的"社会学"课程,类似我们的"思想政治",也像东南亚国家中小学开设的"公民"课、"伦理"课。这些年,许多教师说政治课难长,学生说政治课难学。假如不是列入升学考试科目,政治课是个什么样子是不难想像的。政治课的教与学难在哪)L?一是相对滞后的理论与风云变幻的现实相脱节;二是教学方式枯燥死板,重"知"轻"行",理论成了空洞无物的说教。这怎能不让学生乃至老师望而生畏呢?而这一课程又非可有可无,它关乎一个学生能否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大事。…  相似文献   

15.
在高考指挥棒下,思想政治课由于应试功能过于强大,其德育功能被屏蔽,致使思想政治课教学陷入困境。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进入了快餐化、功利化、格式化的误区,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这要求我们认清当前思想政治课的不足,在教学指导思想和评价方式上拨乱反正,渗透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中国"最美"的人物和最令人感动的事件对学生潜移默化,组织活动,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还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公共政治课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专家指出高校的公共政治课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也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而高校思想政治课大多不受学生欢迎,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在内容、方法、质量、成效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实际位置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听"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宣纪英 《甘肃教育》2009,(18):28-29
教学本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然而在一些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却难见对话的痕迹。这其中既有课程本身的因素——思想政治课不像其他专业课那样实用,学生对其自然很少关注: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还有教师的因素——教师缺乏对话精神和科学对话的方法。面对思想政治课日益被边缘化的现状.一些思想政治课教师依然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学法指导是落实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有效举措,与其他学科比较,政治课的理论、概念、原理等抽象的东西较多,不少的教师更热衷于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方法,结果是越讲学生越没有兴趣。 "填鸭式 "教学,机械的理解,死记硬背仍是当前政治课教学的一大通病。笔者认为,中学政治课要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学法的研究和指导,达到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的目的和 "无师自通 "的境界,这才是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落脚点。   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教会学生读课本。一是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不是让…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要让课堂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就必须从各个方面下功夫,做到"五味调和",烹饪出一道道美味的"大餐",为学生奉献出成长所必须的营养。第一味,政治课堂要有趣味。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的动力。传统的政治课被人诟病、被学生抗拒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课堂的"枯燥、乏味",课本知识的高度抽象化、理论化  相似文献   

20.
黄海娟 《中国教师》2013,(Z1):67-67
中学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教材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要使这些抽象枯燥的概念、原理被学生所接受确实存在一定困难,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课堂举例,刺激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逐步把抽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同时,课堂举例教学也是对重要政治原理"理论联系实际"的充分运用。思想政治课课堂举例需要注意的是: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二要恰当、确切,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三要生动具体,具有趣味。具体地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课堂举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