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九寨沟方言属北方方言,从其主要特点看,当属西南官话,但由于该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其方言与西南官话存在较大差异,与西北官却有许多相同相近之处。九寨沟方言吸收了大量北方话,至今保留着一些古词语,使该方法的词汇县有鲜明的特性。九寨沟方言词汇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广西境内的资源县由于历史、地理、移民等因素,与湖南南部湘语区关系密切,其方言一般认为属湘语.但在湘语与西南官话接触的语言环境中,方言间接触和影响频繁,资源话语音、词汇、语法等都受到以桂林话为代表的西南官话的影响而发生了演变,具有了某些西南官话的特征,因此资源话是具有一定西南官话特征的湘语.在西南官话的影响渗透下,资源话的湘语特征正在不断萎缩,西南官话特征逐渐增强,其发展趋势是逐渐向西南官话靠拢.  相似文献   

3.
长安区方言分属北方官话中原方言关中片和西南官话陕南片,大致可分划为3个方言小区.以区政府所在地韦曲话为代表方言.由于长安区方言属于北方官话,所以与普通话的差异不是很大.通过调查,发现普通话和长安区方言词汇之间常见的差异在于词汇的形同实异、形异实同、形实无关.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分区,四川话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四川九寨沟(原南坪县)话兼有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的特点。九寨沟县是多民族聚居区,语言成分复杂。由于地理和人口构成等因素,该县汉语方言具有混合型语言的特点。本文旨在对九寨沟的部分古词语和特殊词语进行共时和历时的粗略描写。从词源学和方言学的角度认识这些词语,有助于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了解九寨沟县的历史沿革、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5.
泌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有其独特的亲属称谓词。泌阳方言亲属称谓词有若干子系统,在词汇方面有特征,局部展示了官话方言区亲属称谓词汇系统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蒋静 《现代语文》2007,(7):68-69
建始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区,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普通话大致相同,但同中有异,其叠音现象在语音、语义、构词法上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樊华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6):63-66,104
遵义方言和重庆方言同属西南官话的成渝片。二者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尤其是儿化程度明显高于西南官话其它方言片。  相似文献   

8.
兰州方言属兰银官话的金城片,与甘肃其他地方方言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本文从兰州方言词汇入手,对词汇进行分类举例,并从中探究其构词特点。  相似文献   

9.
江津方言属西南官话,该文对江津方言中动物名称词的语音、构词理据、源流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方言词汇研究,对该方言的语言文化研究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括了陕南汉阴方言词汇语法的特点,依次介绍词义的演变、构词法和句法.汉阴方言属西南官话,具有浓郁湘语特色.从汉阴方言这一小小窗口可以窥视汉语表达的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1.
重庆涪陵话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其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与北方话大同小异,但语音和一般词汇与普通话相差较大。本文拟对涪陵话的语音系统及其特点作一番较为详尽的共时描写。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四川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明末清初“奉旨填川”后,四川人口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川方言也不同于明以前的蜀方言和唐五代以前的蜀语。对学术界1997年-2007年的四川方言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包括对蜀语、蜀方言和现代四川方言研究情况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四川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明末清初“奉旨填川”后,四川人口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川方言也不同于明以前的蜀方言和唐五代以前的蜀语。对学术界1997年-2007年的四川方言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包括对蜀语、蜀方言和现代四川方言研究情况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方言晋语区语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地区的赞皇、元氏、井陉、平山、灵寿、行唐、鹿泉的方言存在入声,这跟官话区方言、普通话相比,语音系统差异很大,具有晋语的特征。入声在石家庄方言中有分化的趋势。处于由晋语区到官话区过渡带上的行唐和古代交通要道上的井陉,方言性质因入声的保留,属于晋语。  相似文献   

15.
河南商丘方言中的“就那吧”是一个表现力很强的语言形式。有四种不同的语用意义:1.可用于表让步、委曲求全义;2.可用于应答中表敷衍、弱否定的语气;3.也可表不耐烦不信任等否定评价义;4.常用于句子开头表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甘肃汉语方言声韵调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雒鹏 《西北师大学报》2001,38(2):120-125
甘肃汉语方言(以下简称"甘肃方言")属官话方言西北官话.按古入声字的今调类,甘肃方言内部可分为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三大片;按地理及内部特征,甘肃方言可分为八个小片.甘肃方言声母一般是24个;韵母一般是32个;调类有些方言是3个,有些方言是4个.甘肃方言声韵调跟中古音系、北京音系都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几千年前即已是先周故都,历五百余年,文化底蕴深厚且久远,古宁县方言即为先周母体语言。今宁县方言仍保留着许多古汉语的用法,这在许多古籍及古典文学著作中都有反映,本文从《水浒》中撷取若干例句,以为佐证。  相似文献   

18.
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有声母19个,将该方言声母与北京语音声母进行比较,阐述相互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探讨二者的语音对应规律对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汉语方言在贵州方言中有特殊的地位,其内部包括湖广、桂北、川黔三种西南官话类型,另外还有属于湘方言的“酸汤话”。讨论黔东南汉语方言的形成有助于深化贵州方言研究。文章认为黔东南汉语方言的形成是明清时期汉族移民的直接结果。黔东南汉语方言在明朝时期渐具雏形,清代“开辟苗疆”时期在州内各县基本形成。在其形成过程中,移民来源、历史区划、民族语言、自然地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将新胜“长沙话”同湘语长益片长沙话和湘语娄邵片双峰话、新化话进行语音、词汇的比较,可以看出它与后二者存在着相当的相似性和相通性;无论从历史来源还是从方言现状分析,新胜“长沙话”都应属于湘语而非西南官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