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公民素质,一直是香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基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课程发展的趋势,香港于2008年修订了《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框架》。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和多元化的学习经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为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作贡献。  相似文献   

2.
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美国,公民教育是指民主社会中关于自治政府的教育,旨在培养知情的、有效的和负责任的公民.美国人认为,民主社会中公民教育的基本组成包括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美国作为现代公民教育理论研究的策源地,其公民教育不仅对美国本土,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公民教育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分析介绍了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内涵.  相似文献   

3.
高校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必须对大学生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牢牢把握突出政治引领与具体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潮媒体元素、个人与家庭学校社会、小我与大我、本土院校文化特色与塑造自我个性等六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当代香港公民教育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小学中,香港公民教育坚持的基本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和谐统一,倡导生活化和国际化。当代香港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民族身份的教育、价值观与态度教育、生活常识教育以及生态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内容正引领着当代香港公民教育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5.
香港在国际上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其辉煌业绩的取得无不与其对公民教育的重视息息相关,了解香港公民教育的特点及改革趋势对于推进我国内地公民教育实践、理念的创新和变革具有积极意义。"以学生为本"、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公民教育的生活化和国际化是香港公民教育的鲜明特点;以此为基础,香港公民教育将向以增进民族认同感和加强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民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爱国、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的合格公民。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加强青少年公民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关颖 《中国德育》2008,(7):75-77
在未成年人道德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中,家庭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文化环境。几乎每个人都出生于一个家庭、属于一定的家庭。家庭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是个体最早接受教化的场所。未成年人在家庭中通过与父母以及其他成年人的互动,获得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技能、角色规范以及如何参与社会生活的经验。在以往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年幼的孩子通过家庭认识社会,  相似文献   

8.
内地与香港公民教育的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与内地的公民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位置、公民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上都具有差异性。香港公民教育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注重道德素质教育 ,培养健全的现代人 ;注重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 ,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注重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全面认识并分析香港公民教育中的问题 ,对开展内地的公民教育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刘争先 《中学教育》2014,(4):105-112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变动社会的全球背景,香港中学生的公民素养现状如何?与十年前相比,香港中学生的公民素养有何变化?香港中学生参与公共和政治生活的兴趣和倾向程度如何?哪些因素与此有关?在回归祖国、全球化等背景下,香港中学生的身份认同有何变化?对比IEA两次国际公民素养研究项目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香港中学生在公民知识、公民参与及身份认同方面的表现优异。面对全球化的冲击,香港中学生形成多重身份认同。学校教育在学生身份认同及价值倾向的型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民学是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最直接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维护美国的政治统治。基本内容包括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实施的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环境及大众传操等。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下的公民教育与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个子系统为其提供充分的环境支持。培育和构建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围、自由开放的校园文化、理性民主的公民社会、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对于成功地开展公民教育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强公民教育需要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因素对公民教育的正面影响 ,努力营造公民教育所需要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胡少伟 《中学教育》2011,8(2):120-128
本文剖析了香港于回归前后公民教育的发展.因受前殖民地教育的影响,回归初期,香港中小学生的建构新国民身份教育进展不大;近年特区政府逐步加强推行公民教育.作为一个国际城市,在全球化的情境中,香港学校要以全球、国家和本土等三个层次向学生推行公民教育,以应对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各类基于移动平台的社交媒体客户端如潮水般涌现,当今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媒体无所不在、传播空前便捷的"微传播"时代。新媒体使用低龄化,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每个人既是媒体信息的受众,又可能轻而易举地成为传播者,媒介素养自然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玉石与泥沙俱下的"微传播"环境中,如何提升青少年学生对媒体的认知、识读、应用能力,是学校、家庭、社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在新形势下,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小学生媒体使用及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探讨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为公民社会培养人--公民社会与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的产生及发展有其历史延续性。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应关照其现代性及本土性特征。尤其在中国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应对其作出合理回应,从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方面作出恰当选择,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5.
作为台湾公民社会成长历程的标志性人物龙应台为探索台湾公民教育的路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龙应台主要从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大路径探索和引导台湾公民教育的建构:不仅在学校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中寻找一切可用于实施公民教育的机会,还指导民众如何在台湾社会政治生活的观察和参与中获取公民教育,更善于从家庭教育的琐碎和细节中发掘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内地与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目标、内容、推行方式等方面各有特点。内地突出政治性,德育中包含公民教育内容,香港具有“非政治化”的倾向;内地公民教育有明显的政府行为,香港以学校为主体,且具有民间自由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模型——家庭支持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理论与方法研究明显落后于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发展、家庭变迁影响家庭教育的过程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受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束缚,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仍呈现出保守、封闭、简单、单向及个体化等特点。①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而家庭教育的个体化、生活化等非正规教育特点与正规教育研究方法之间的矛盾是关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它以家庭这个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功能单位为教育环境,在家庭生活、家庭关系、家庭与社会相互作用中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8.
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有较强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独立自主意识和公德意识,但缺乏付诸实践,存在知与行的脱节。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缺乏对公民意识养成的落实,家庭教育缺乏公民意识养成的氛围,社会教育缺乏对公民意识养成的责任担当。只有扭转以升学率为主导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创建公民意识养成的良好社会环境,让公民意识在家庭中奠基、在学校中强化、在社会中升华,才能确保中小学公民意识养成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9.
公民社会建设与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公民教育等公民社会的核心概念和思想,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学教育及相关研究中,这是社会发展和大学教育进步的结果。大学教育在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承担重要责任。通过阐释公民社会的内涵与特征,解读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态势,分析公民社会发展的相关条件,大学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探讨我国大学如何为促进公民社会发展开展公民教育和建设公民社会的政治、法制、经济和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20.
责任意识教育是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公民教育中心编写的《责任》教材,充分反映了美国中小学责任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该教材以"什么是责任""承担责任有什么利弊""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如何作选择""谁应该承担责任"这四个问题作为四个教学单元的主题,不做深入的理论阐述,而是从具体的案例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各种责任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