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山水画革新的出路在于找出艺术创作中的创新,而那些已经在艺术实践中达到艺术创新的大师们的做法无疑是可以被效法的。"李家山水"画中光的应用是"师从造化的传统"与借鉴的西画相结合的大胆实践,并形成了独特的"李家山水"样式,从而丰富了中国画的审美范畴。只有透彻掌握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特征,才能在广义"光"的基础上,借鉴西画中自然光的表现技法,实现不失传统意味的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李可染的山水画在20世纪山水画坛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极强的时代感而独树一帜,其风格被誉为"李家山水"。李可染山水画之所以有强烈的时代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李可染在不失中国画精髓的前提下,强化了光的因素,尤其是逆光的运用,丰富了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对中国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可染是20世纪中国山水画艺术革新的成功典范。本文旨在对其山水画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审美立场、表现方法、逆光运用三个方面比较它与传统山水画空间表现的异同,剖析其空间表现的特征,阐释其对深化意境的重要作用,以有益于今天的山水画创作。  相似文献   

4.
曾映雪 《文教资料》2010,(7):101-102
在中华民族大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画.具有深厚的文化铺垫与艺术积累。大文化背景为中国画的艺术表达提供了实践保障与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中国画的传承提供了广泛的内容、丰富的形式及多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杜万峰 《文教资料》2013,(21):66-67
山水画的审美与创作符号化,如何利用这一特征为学习和欣赏服务,如何从其意境、功能、风格、流派及笔墨、诗书画印等诸多方面认识山水的符号化,是文章重点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2000年,《李可染世纪展》在台北、高雄展出时,通往展馆马路两旁电线杆上,成对地悬挂着以李可染作品《万山红遍》为主题制作的长幅展旗。据说,两市各制作了1000对——猎猎红旗把展出气氛烘托得分外热烈。  相似文献   

7.
李可染在写生中提出注重观察、对景创作、洋为中用这些有创新意识的写生观念,并且在写生实践中创造了“密林烟树”的画法,在光的运用和积墨法上也有新的突破,从而使他的写生作品将西洋近代绘画注重感性真实和对象个性特色与中国画的笔墨相融,颇具现代特色,为他的山水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强 《文教资料》2012,(12):115-116
李可染的山水写生在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通过写生他探索山水画的变革,他将光引入山水画的表现,在辛勤的笔墨耕耘中创立了"李家山水";他的写生实践教学具有系统性与可实施性,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山水教学的基础,教学体系影响到全国院校的中国山水画教学;他所确立的写生模式在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普遍应用,成为山水画家探索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  相似文献   

9.
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这时候的山水画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出来。山水画在隋唐时始独立,发展到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山水画的发展历史也是继承与创新相互交织的历史,而对于传统的继承则往往表现出了隔代延续相承的特点。从元代开始,这种现象则更为明显。本文以宋代到清代的山水画发展为历史背景对这一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孕育出了山水画这一辉煌绚烂的画科形式,纵观中国美术史,中国山水画的地位要远远领先于人物、花鸟两科。通过对中国山水画写生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中西传统绘画对待写生的不同观念和方法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中国山水画写生的原理和山水画写生的意义,并进一步针对当代山水画发展的现状,探寻山水画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张丽 《林区教学》2011,(1):91-92
临摹是画山水画的初级阶段。中国画临摹,一要掌握独具特色的表现方法及表现能力,二要体会其内在的精神,细心探究其精髓。从整体分析作品,着重于画面的布局,注意笔墨关系,心随笔运,取象不惑。  相似文献   

12.
传统山水画的审美趋向是紧紧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理念的。传统山水画审美价值判断主要集中在笔墨凝炼精深的劝力上,以及笔墨的个性特征上。  相似文献   

13.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55-156
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理念和审美趣味决定了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绘画形式,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特征的个性化艺术形式。中国画是人品与学养的综合体现,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和文化熏陶,传统山水画具有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培养人们文化气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山水画是一种朦胧的学问。它指的是理论朦胧和实践朦胧。朦胧之由是自然朦胧,视觉朦胧,创作朦胧,心理朦胧,象征朦胧,起源朦胧。中国山水画在朦胧中继往开来地延续着。  相似文献   

15.
本主要从绘画形式的角度,就如何在中国山水画教学中把握其传承特点,更能接近山水画艺术的本质和精髓,提出一些初浅的认识,并结合教学中临摹,写生和创作三个具体环节论及“造化”与“传统”,自然与创作主体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山东,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固有“齐鲁”之称谓.齐鲁大地承受着黄河的哺育,海洋的熏陶,这里有青山绿水的地理环境,有辛劳质朴的劳动人民,有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齐鲁之地的山水画艺术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7.
李可染作品     
  相似文献   

18.
布局即是经营位置,历代画家对布局都十分重视。根据山水画主次层次、虚实黑白、纵横开阖、疏密繁简、脉络气势、张敛聚散等规则,总结出十种山水画具体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可染(1907-1989).原名三企,江苏徐州人。师从潘天寿、林风眠习画。又曾拜师齐白石。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等职。其致力于传统水墨画的革新.突破了明清以来传统山水画的表现形式,笔墨雄健纵逸,浓郁深厚,光感鲜明,幽雅深邃,富于时代气息,别具风格,被誉为“现代山水画大师”。出版有《李可染书画全集》。  相似文献   

20.
山水画作为最能代表中国绘画艺术特色,最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涵审美观点,人生哲学的一种绘画形式.学习欣赏山水画其意义与收获不仅仅限于山水画的本身,它实际已经超越了山水画本身.因此,要想对山水画有一个全面、深刻、广泛地理解与把握,应先学会从中国山水画的气韵、意境两方面来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