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聋校技艺类课程是指通过劳技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聋童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扬其所长,通过学习,发现个体的兴趣爱好,开发个体多元智能,让聋童在习得过程中获得现实及未来所需要的知识、形成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愉悦的一种课程。通过技艺课程的学习,使聋童掌握1~2种技能,培养聋童动手实践的能力,开发聋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丰富聋童精神生活,发展兴趣爱好与特长,扩大视野,增加才干,促进聋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颜笑涛 《教师》2013,(2):32-33
律动课是聋校1~3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是根据聋童身心发展规律专门针对听力残疾学生的特点设置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律动教学,让聋童孩子能够掌握简单的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聋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聋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律动课是聋童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聋童进行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律动课的教学,能够使他们逾越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聋童汉语能力较低,一般认为主要是由聋童的听觉障碍、手语、思维缺陷造成的.其实,聋童汉语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不当,如聋校语言教育缺乏现代语言学理论指导,对聋童汉语学习规律及聋校语文教材编写研究不够,课堂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为提高聋童汉语水平,我国聋人教育应尽快建立现代聋教育哲学观,科学认识聋校语言教学的特性.运用外语教学理论改进语文教学.建立手语课程培训体系,切实提高教师手语水平,逐步实现聋校课堂教学的沟通无障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聋童凭借视觉进行学习的状况和特点,本文采用了录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聋童名词、动词学习的研究,分析了聋童学习名词和动词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聋童视觉学习的策略.本研究有利于指导聋童手语和汉语书面语学习的操作实践.  相似文献   

5.
聋童丧失了个体感知的重要器官之一—听觉功能,无法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分析。因此,他们的综合和比较等思维活动就势必受到限制和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判断、推理就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导致举止失当,产生不良行为。可见,聋童思维活动的特殊性是导致其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母子同训",就是聋生在家人(最好是母亲)带领下,每天按事先约定好的时间来到学校,由指定的康复教师按照每个聋生个体的情况,在家长的参与下为每个聋童制订适合每个聋童的个别训练计划,并按照制定好的训练计划对聋生实施包括听觉、言语、发音等几个方面的针对性康复训练。同时,也把制定好的适合每个聋童训练的方法及知识细致地教授给家长,并且随时随地的接受家长的咨询,并同时给予业务上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让每个聋童家长参与到教  相似文献   

7.
律动课是针对听力残疾学生特点专设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聋童进行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径。律动课的教学目标:一是发展聋童的智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协调、均衡、健康的发展;二是发展聋童的视觉、触觉、震动觉参与听力和语言能力。通过美育陶冶情操,补偿聋童生理、心理缺陷,促进个性发展。律  相似文献   

8.
构建学前语言系统促进聋童语言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聋童在语言学习方面所表现出的接受困难、理解片面、表达混乱的问题是目前聋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聋童语言学习的纵深发展,而且制约了聋童在其它方面的学习。本文分析了造成聋童语言学习现状的根源,认为建立聋童学前语言系统能从根本上解决聋童的语言学习问题,并阐述了如何建立聋童学前汉语语言系统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韩梅 《文教资料》2011,(27):120-122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在学前聋童中开展游戏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适当指导,根据学前聋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安排游戏活动,重视集体游戏活动的开展.注意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学前聋童的各种感官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Bicomb(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分析了我国近三十年以来聋童康复和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高频关键词分析、共词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发现目前该领域有三大热点:聋童的融合教育;聋童的语言康复训练;聋教育和聋人文化。  相似文献   

11.
聋童的早期教育对他们的康复具有决定性作用: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配戴助听器,聋童便可立即接受紧凑的听觉及语言的康复训练.聋童的康复教育关键在"早"."0~6岁"是早期教育的黄金期,一旦错过,再难补偿.早期康复教育包括诊断、配助听器以及相关的训练.早期教育成功与否,教师起关键作用. 一、及早、正确选配助听器 及早、正确选配助听器是康复教育的第一步,教师首先协同家长对聋童进行正确的语言评估及听力筛查,对没有通过筛查的聋童则应进一步检查,作出诊断.其方法是:测听一阻抗一耳声发射一脑干电位等,在专家医生的帮助下为聋童选配最合适的助听器.教师必须了解每个聋童助听器的增益和最大输出功率及调制电位器的使用方法,密切观察聋童的听力变化,并随时调助听器,以取得最佳助听效果.教师同时评估其智力、语言、情绪、气质、性格情况及家长的支持情况,从而提供适合聋童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班就读聋童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对访谈、观察资料进行分析来探讨成功随班就读聋童家庭教育的经验,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适当的建议。研究内容包括随班就读聋童家庭教育的条件、家长的教育能力、家庭教育的内容以及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效果。提出如下建议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重视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关注聋童青春期发展,尤其是自我意识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聋童这样的残疾儿童在社会上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社会各界包括教育机构都在积极地寻求聋童的教育方法。立足于聋童教育的研究,对差异教学理念在聋童教育中的作用做系统阐述,旨在帮助更多聋童更好地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4.
述宾结构是汉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句法结构之一,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述宾结构,对于聋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聋童汉语述宾结构习得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着重列举了聋童汉语述宾结构异常运用的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聋童习得汉语述宾结构产生偏误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聋童书面表达能力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促进聋童语言运用能力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手语语言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反思传统聋教育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聋校语文教学法———通过手语和汉语互译训练,帮助中高年级聋生提高汉语书面语水平,并在教学实践中初见成效。本课程的核心理念为:聋童的第一语言是自然手语,聋校语文教学应当从二语习得理论中借鉴方法;明确聋童的汉语学习实质上是从自然手语到书面汉语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严格区分自然手语和汉语这两种不同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反应时研究模式,本研究以36名聋童和32名听力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对聋童和听力正常儿童的心理投影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反应时上,听力正常儿童的男女差异显著,表现为男性听力正常儿童的反应速度快于女性听力正常儿童;男性聋童和听力正常儿童的差异显著,表现为男性听力正常儿童的反应速度快于男性聋童。(2)在错误量上,聋童的男女差异显著,表现为男性聋童的反应准确性高于女性聋童;女性聋童和听力正常儿童的差异显著,表现为女性听力正常儿童的反应准确性高于女性聋童。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源自美国的、特别适合耳聋儿童的绘人智能测验对聋童进行了测试,旨在了解聋童对人体结构和组成的认识水平,进而了解其空间知觉、方位知觉及手眼协调动作的发育水平,丰富对聋童心理特点的认识。笔者发现:聋童绘人能力的发展遵循着与正常儿童相同的规律。聋童的绘人能力是否与正常儿童处于同一发展水平,尚待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探讨考察聋童与普通儿童在解决加减文字题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字词意识发展的关系。被试为二、三年级的普通儿童51人和三、四、五年级的聋童49人。研究结果表明:(1)聋童解决加减文字题的正确率显著地低于普通儿童,聋童和普通儿童解决合并题的正确率均好于变化题和比较题;(2)聋童和普通儿童在解决三种类型的加减文字题上均存在着年级差异;(3)聋童字词意识好的比例低于普通儿童;(4)字词意识对聋童的影响小于对普通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抓住聋童心理正处于发展,尚未定型的时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聋童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聋童心理健康的发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部分聋童由于生理缺陷,内心自卑,对前途悲观失望,对社会不抱积极态度。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  相似文献   

20.
双语聋教育从聋生实际出发,尊重聋生主要依靠视觉学习的特点,视聋人自然手语为聋童的第一语言,主张聋教育以聋人自然手语为教学语言,在发展聋童第一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聋童的汉语作为其第二语言.本文旨在通过介绍我校在SigAm双语聋教育实验项目中所获得的一点经验及认识,给国内聋教育工作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