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玮  蔡尚伟 《新闻传播》2004,(10):4-5,22
在传媒产业化的初期,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被理解为“影响力经济”,媒介所凝聚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是传媒经济的真正价值所在。“更通俗地说,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它对于其目标受众的影响,并且这种对  相似文献   

2.
樊士德 《传媒》2004,(12):29-31
价格竞争是4Ps营销组合的四大战术之一,它是指报业实体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以低于市场价格或其他同类商品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商品,打击和排挤竞争对手,扩大商品销路,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近年来,我国媒介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北京、武汉、南京、成都、西安等地报纸降价行为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那么,报业的价格竞争能否收到多大的效果呢,即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增加受众需求?对于我国整个报业市场效应又是如何呢?由此,对于我国报业的价格战进行探索与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仅仅在十多年前,市场之于传媒的作用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传媒业者来说还是一种另类的学术概念;仅仅在五六年前,我们的理论家们还在那里审慎地探讨“市场”这个概念该不该引入或在多大程度上引入新闻传播领域的务虚型问题,而在今天,几乎每一个传媒中人都在关心和议论媒介如何在激烈竞争的传播市场上抢滩占位、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操作性问题了。 事实上,近20年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单一报种时期”,这一时期,不但报业现模小,而且从品种上看几乎清一色地都是机关报;继而是改革…  相似文献   

4.
仅仅在十年多前,市场之于传媒的作用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传媒业者来说还是一种另类的学术概念;仅仅在五六年前,我们的理论家们还在那里审慎地探讨“市场”这个概念该不该引入或在多大程度上引入新闻传播领域的务虚性问题,而在今天,几乎每一个传媒中人都在关心和议论媒介如何在激烈竞争的传播市场上抢滩占位、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操作性问题了。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是近几年新闻界一个比较前沿的问题,媒介融合产生的一些现象,值得新闻工作者深入探讨。特别是在受众注意力日益分散化、受众市场日益碎片化的今天,媒介融合的研究对于传统媒体的经营和广告运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胡向明 《青年记者》2007,(22):90-93
2005年以来,中国报业经营"遭遇拐点"之说甚嚣尘上。报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其他媒体对于广告和受众双重市场的分流。网络、手机、户外、楼宇电视等新媒体在分流受众群体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杨青 《新闻界》2005,(2):41-42
兰州报业竞争是从1997年《兰州晨报》创刊开始的。在《兰州晨报》创刊之前,兰州都市报市场仅《兰州晚报》一枝独秀,每天在午后一点左右摆上零售摊点,以社会新闻见长独占兰州都市报市场。1997年《兰州晨报》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在受众市场还是广告市场上都开始攻城掠地。由于市场、受众定位的重合,《晨报》在发行时间上占得先机,使《晚报》的受众快速分化,为了反击,《兰州晚报》被迫提早了每日的发行时间,“晚报”亦成“晨报”,从而形成了两报正面拼杀的局面。2000年元旦,  相似文献   

8.
清代内廷演剧的意义,主要不是他们为市场"生产"了什么新的产品,而在于他们作为社会资产的最大拥有者,在"演剧消费"中所起到的作用,在于他们对于整个演剧市场的存在与拓展中所承担的功能。其意义不在于具体的创作与创新,而主要在于这种介入对于整个社会的号召性影响。皇家的一举一动,代表一个政府的行为,对于演剧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居于市场最高端的这个阶层,对于演剧史的意义,便是其巨大号召力、影响力,会影响整个市场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主流新闻是主流媒体的努力方向和市场卖点,它是高级的严肃的媒体报道的新闻产品,这些媒体报道严肃、深入,信誉卓著,社会地位很高。主流新闻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发行量大、收视收听率高,媒体产品具有很大的持恒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它是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传媒公信力是传媒在受众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提高传媒公信力是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进而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公信力也是衡量一个媒体的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影响传媒公信力的因素很多,对于一个媒体来说,一则新闻、一幅图片、一个标题或者一个节目、栏目,甚至一个错别字、某个主持人不规范的发音,都会对该媒体的公信力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可以说,传媒的一举一动都会与其公信力枝叶相关。国内一些学者对影响传媒公信力的因素也曾作过一些论述。如佘文斌认为,“就媒体总体而言,真实、…  相似文献   

11.
新闻信息不对称对报纸公信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纸公信力是报纸在读者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提高报纸公信力是报纸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进而整合社会、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公信力也是衡量一个报纸的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影响报纸公信力的因素很多,对于一张报纸来说,一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3,(23):29-32
随着对媒体作用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媒体专业人员认为媒体"影响力"比"注意力"更适用于全面概括媒体的市场价值。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媒体影响力由媒体所吸引的受众注意以及媒体对受众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两部分构成;提出广告主对媒体的选择不仅只关心媒体所能到达的受众数量,更注意媒体影响和改变受众态度/行为的能力;而提升媒体影响力的根源在于对媒体内容制作的投入以及对媒体公信力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媒体中,电视一直是拥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影响力的媒介。本文从受众接触媒介的频率、渠道、受众的社会认知影响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和研究电视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受众的影响力以及它的传播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上,没有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不知道媒体影响力的重要。媒体影响力的作用对象,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此处主要研讨媒体对于受众的影响力。受众是一个群体性概念,所指相当宽泛。面对媒体的影响力,受众的反应不可能完全一致,文中只能是针对总体情况进行论述。对于受众而言,媒体影响力有正向和非正向之分。本文讨论的是媒体对受众所产生的激励向上和向前的正向  相似文献   

15.
媒体的公信力是媒体在读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提高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进而整合社会: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公信力也是衡量一个媒体的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虽然影响媒体公信力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因媒体自律缺失而产生的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的炒作则是造成媒体品位低下招致受众怨言,严重影响媒体公信力的致命伤。  相似文献   

16.
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接受是关键。而受众的人口统计学属性、社会学属性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对受众接受信息具有重要影响。从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上,广告传播目前能够影响的仅仅是受众的认知和态度两个方面,而对于受众个体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并不到位。这使得广告传播的影响力不足,传播者设定的基本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对于类型化广播来说,没有目标受众就没有市场,做好了目标受众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就等于做好了市场定位。针对受众细化和差异化定位,具体到不同的类型化音乐广播,将有不同的音乐选择和节目设计方案;同时,还要围绕品牌理念,做好节目互动和活动开展;及时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平台的发展成果,引入互联网思维,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社会新闻成了都市类报纸“以弱战强、以小搏大”占领市场的杀手锏。细数那些有影响的都市报,无一不是在社会新闻上做足了文章,从而赢得了读者,占领了市场。对于新时期的党报来讲,社会新闻的巨大价值同样不容低估,它既是党报占领和开拓读者市场的重要武器,也是党报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更是党报引导受众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费程 《新闻世界》2013,(10):76-77
新闻节目办得好坏,决定着电台、电视台的视听率和舆论作用以及媒体的发展前景。媒介间的竞争主要是新闻信息领域的竞争,新闻节目是竞争的“主战场”。对于电视台来说,它的新闻节目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满足受众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决定其未来是否能够在剧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借鉴前人对电视新闻理论的研究,着重探讨电视新闻的个性、共性规律以及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类型、报道方式、报道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报业集团中“母报”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有多家报业集团在组建之初实行“单体繁殖”的方式,由党报作为母体繁衍出多家子报,在实际运作中实行“子报养母报”模式。母报作为党委机关报,承担着重要的宣传和舆论引导任务,而子报大多是城市类报纸。在子报的冲击下,部分母报呈现出经济效益和社会威信下滑、核心地位弱化的趋势,导致其社会效果难以发挥。本文从观念和经营的角度分析了该模式的起因和不利影响。从报业集团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关系上、报业集团的资源开发上论证母报和子报有机结合,同步提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