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水质中氯化物的作用机理,及在作用终点时与PH值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K_2CrO_4的用量和PH值选定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同时结合实验找出了最佳实验条件,从而提高了该法测定水质中氯化物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佛尔哈特法滴定终点做了必要的讨论,得出铁铵矾指示剂用量的理论值与实验值趋于一致的结果,使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张付清  赵巍 《天中学刊》1999,14(5):83-83
酸碱滴定是中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基本操作之一.在酸碱滴定中最重要的是估计被测定物质能否准确地被滴定.滴定误差的大小主要来源于以下两方面:①指示剂的选择,②操作错误.本文着重阐述这两个问题.以供实验教学参考.1酸碱滴定时适宜的指示剂之选择在滴定过程中怎样根据PH值的变化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直接影响着满定的准确度.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重要原则是:①指示剂的变色点(PH值)落在滴定曲线的突跃部分,②指示剂的变色易被操作者观察.表1列举了酸碱滴定时常用指示剂的变色点.表1常用指示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酸碱滴定中PH值的计算,理论终点的确定以及指示剂的选用.  相似文献   

5.
酚酞和淀粉是无机实验中滴定反应经常用到的指示剂,通过实验探讨淀粉指示剂和酚酞指示剂的用量对无机化学滴定实验结果的影响.在酸碱滴定和碘三负离子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中,使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时,根据酚酞指示剂和淀粉指示剂的不同用量来测定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滴定准确度的情况下,酚酞指示剂的合理灵敏度使用范围为0.04-0.08m L,0.2%的淀粉指示剂的合理灵敏度使用范围为3-5m L.  相似文献   

6.
这个实验比较浅明地组织了一些关于指示剂、pH值和缓冲剂方面联系实际的实验内容供我们参考。 目的: 1.观察几种指示剂的性质。 2.测量一些溶液和几种天然产物的PH值。 3.测量发生水解的溶液的PH值。 4.观察缓冲剂的作用。 5.测量食物氧化后残渣的PH值。  相似文献   

7.
莫尔法测定Cl~-的酸度条件,各教科书和参考书中,仅指出应控制的酸度范围,说明酸度过大或过小的影响原因和结果,但均未作具体的计算。为了在教学中加深酸度条件对滴定影响的理解,本文作了具体的运算和推导,并以误差要求为依据,求出应控制的酸度范围和[NH_4]~+的影响,以供分析化学教学中参考。一、酸度过低的影响当酸度过小,即PH太大时,则形成AgOH沉淀(进一步转化成Ag_2O)。根据实验结果指示剂K_2CrO_4的浓度一般为5.0×10~(-3)mol·L~(-1),则终点时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化学教科书中[1-3],对于中和滴定法指示剂的选择一般总认为:只要指示剂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处于化学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内,便能满足滴定分析对准确度的要求。对于前者,很容易理解,而且被大量的实验事实所证实,无须赘述,对于后者,有时出现与实验事实不相符合的现象,本文就此作一点讨论。例如以0.1000mol·1-1的HCl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1-1NaOH溶液,化学计量点PH=7.0,PH突跃范围为4.3~9.7。选用变色范围部分处于PH突跃范围的百里酚酞(9.4~10.6)计指示剂。滴定至溶液蓝色正好褪去为终点,此时…  相似文献   

9.
<正> 在酸碱滴定中,分析计算是根据酸碱完全反应的理论等当点(Equira 1ence poiht简写EP)时,滴定剂需用量与被测物等当量数关系。实际上,滴定操作不可能在等当点停止:指示剂不一定恰好在等当点变色;指示剂也消耗一部分滴定剂(不过其量极少,并且可利用指示剂空白予以校正)。通常利用指示剂的变化目视确定终点(end poiht,简写EP)与等当点不一致所造成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又称为滴定误差(Titration error,简写TE)误差大小与终点PH值,滴定体系平衡常数kt,及浓度C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镀铬的电镀工艺中,定时地分析电镀液中以上三项成分的含量,对于镀铬效果的好坏有着非常必要的关键作用。 其分析的原理与步骤是;电镀液稀释50倍后,分别进行下列分析。 (1)电镀液中的铬酐以CrO_4~(2-)形式存在。取试液25ml,在酸性溶液中,以Fe~(2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呈亮绿色为终点:  相似文献   

11.
<正>一、溶液中离子沉淀顺序例1已知K_(sp)(AgCl)=1.56×10(-10),K_(sp)(AgBr)=7.7×10(-10),K_(sp)(AgBr)=7.7×10(-13),K_(sp)(Ag_2CrO_4)=9.0×10(-13),K_(sp)(Ag_2CrO_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12),某溶液中含有Cl-、Br-、Br-、CrO-、CrO(2-)_4,浓度均为0.010mol·L(2-)_4,浓度均为0.010mol·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的AgNO_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相似文献   

12.
在酸碱滴定分析法中,强碱(酸)滴定弱酸(碱)的滴定误差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大小,与弱酸(碱)的强度及浓度之间的关系,未曾见到定量的描述公式。本文从滴定误差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概念出发,推导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应用于定量描述酸碱滴定分析的可行性确定和一元弱酸(碱)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计算。对灵活选择分析方法和酸碱指示剂提供了可靠依据。一元弱酸(碱)体系滴定分析的可行性,通常采用KC(?)10~(-8)来描述,一般来讲,这是符合滴定分析要求的。而对于一些强度较弱,或浓度较稀,即KC<10~(-8)的酸(碱)体系滴定分析的可行性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计算,未曾见到定量的描述公式。本文从滴定误差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概念出发,推导出了它们与酸(碱)的强度和浓度之间的定量公式,并进行了一些有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酸碱滴定实验中,用草酸标定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时,是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还是按北师大编的《无机实验》第一版教材第50页所说,采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呢?对这一问题我的看法是: 酸碱指示剂尽管结构比较复杂,但一般都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或既呈弱酸式又呈弱碱性的两性有机物,其中酸式(HIn)及其共轭碱式(In~-)具有不同的颜色。当溶液pH值改变时,指示剂失去或得到H~ ,使结构发生变化,因而引起颜色的变化。例如酚酞当溶液pH值小于8时呈无色,当溶液的pH值小于10时呈红色,但浓度过大酚酞又变为无色。因此pH值从8到10为酚酞逐渐由无色变为红色的过程,称为酚酞的变色范围。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具有不同的变色范围。若指示剂其酸式和碱式分别以HIn和In~-表示,它们在溶液中处于下列平衡: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各种类型酸碱滴走过程中,滴定百分数与氢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式,导出了滴定过程中计算PH值的数学表达式,并应用于实例计算滴定突跃PH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公式logK_(MY)=logK_(MY)-Pα_Y-Pα_M,计算出不同PH值或混有其他配位剂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然后以pM对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作图,即可绘出不同情况下的滴定曲线.教材(1)以0.02000 mol·L~(-1)EDTA标准溶液滴定20.00ml0.02000mol·L~(-1)Zn~(2+)溶液为例.滴定是在PH=9.0的NH_3-NH_4~+缓冲溶液中进行,起初含有0.10mol·L~(-1)游离氨和0.176mol·L~(-1)NH_4Cl.并以此为例来绘制滴定曲线的.  相似文献   

16.
酸碱中和反应的终点在理论上应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即化学反应的计量点).但在中和滴定实验中,被滴定的溶液通常不发生任何外观变化,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指示滴定的终点.另外有时还会提出中和至中性的点.上述三种终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在学习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7.
滴定水样总碱度中终点确定和指示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水样中总碱度含量与滴定等当点的变化关系和甲基橙在不同PH值时的颜色变化情况。试验了可用于滴定水样总碱度的常见10种酸碱指示剂。结果表明,用溴甲酚绿指示剂终点优越,颜色突跃清楚。  相似文献   

18.
以双硫腙作指示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作增溶增敏剂,以Hg2 作滴定剂光度滴定微量S2-,检测波长为540m,研究了指示剂和CTMAB的用量等因素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应用该法测定了炼油厂副产氨气中的微量硫化物,回收率在94%-96%之间。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沉淀滴定法中的莫尔法最佳PH值进行了理论计算 ,并用终点时物科平衡导出了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误差公式  相似文献   

20.
本节课是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中的内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对定量实验比较陌生,对于实验中的关键点不会把握,特别是中和滴定实验中试剂PH值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