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钱钟书先生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他针对有人认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这一观点,从文学研究的角度阐述了中国诗的特点,指出中国诗和西洋诗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先生在其《管锥编》中侧重挖掘《左传》的文学价值,本文旨在对其研究中关于"史"与"诗"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论内涵进行阐释,着重探讨《左传》对后世文学理论,尤其是诗歌理论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历史书写在叙事记言、文本结撰、语言功效上,如同诗歌(文学)创作,故而史笔实是诗笔,史家之心通于诗心文心,钱锺书称之为"史蕴诗心"。此说为正确解读历史文本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前瞻性。课例《曹刿论战》试以"史蕴诗心"说为教学主题,探讨由此"打开历史文本的文学之窗"的具体做法与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先生在其《诗可以怨》这篇文章中,从创作论与主体创作心理角度出发,以博古通今、汇通中外的学识与眼光将"诗可以怨"的传统诗学命题进一步彰显。钱钟书先生不仅论证了"怨"与文学创作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对传统诗学理论提出质疑与纠正。并探索分析了中西"怨诗"共同的创作心理机制,体现出钱钟书先生在中西比较诗论上的贯通以及发现者的敏锐眼光。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先生虽以文学家及文艺批评家著称,但其在史学思想领域也颇有创见。他针对诗、史联系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具史笔"与"史蕴诗心"。钱氏这一诗、史联系理论同西方新历史主义"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理论相比照,不难发现钱氏历史诗学思想实质即在坚持"诗、史有别"的前提下融通文学与历史,进而强调文学与历史间的"互涉"。  相似文献   

6.
"诗可以怨"及其相关论断一直是中国传统诗论的重要命题,它在当代的彰显得益于钱钟书先生的一次演讲,随后重申者和推崇者辈出.然而通过对这个命题的诘问,我们发现:这一命题虽然占有历史的合理性,在逻辑和学理上却是存在一定的漏洞."诗可以怨"一方面并不能恰当地适用于诗歌以外的其他文学体裁领域,另一方面,单纯在诗论领域它也存在一定的偏颇.其结果是,这一看似无误的理论命题却极有可能成为文学充分发展的犄角,限制了文学的另一种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寅恪通过《哀江南赋》和《琵琶引》系统阐述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体现了其以诗证史、史诗互证的诗学范式。钱钟书的诗学范式是反对实证主义,他认为文学与历史应该分属各自的领域,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二者不应该等同起来。但是随着西方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文学与历史之间的隔阂将被打破,陈寅恪与钱钟书的诗学范式的互补与融合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在钱钟书的文学阐释思想中,文学作品的"阐释循环"过程应包括心理分析,只有洞察"典型心理",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字词的意义、了解作者的修辞、把握作品的宗旨、判断作品的内容。此种思想的依据是认定不同作者、不同时代甚至不同文化之间"心理攸同",这是钱钟书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主张。钱钟书的这种文学阐释思想对于西方阐释学中关于"心理学解释"的争论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通",一个是"巧"."通"是从内容方面来看的,表现为"三通":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诗理;"巧"是从表达方面来说的,表现为"三巧",即比较之巧,比喻之巧和结构之巧. 钱先生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对美国人演讲的《谈中国诗》真正做到了居高临远举重若轻.这篇演讲引用的国外资料之多令人赞叹,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捷克、印度等,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引用的中国资料是从古到今,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0.
在诗与画、文与人、诗与史、人艺与天工等两极对话营造的文学批评语境中,内隐着钱钟书以"美"为主导、以"人"为皈依、以"真"为取向、以"自然"为法则的文学本体理论意向。这一本体论交织着"审美追求"与"人生关怀"双重维度,是对传统"杂文学"观和"纯文学"观的辩证超越。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文学研究的思辨方式具有"扣其两端"、不执一隅的特色与优长。他将"诗无达诂"与"文有定价"、"涵泳本文"与"通观圆览"、"以反求覆"与"阐释循环"等古今中西的相关理论话语"捉置一处",在多重对话语境中生发出对文本意义、读解取径及阐释策略等问题的独到认识,提纯出自己圆通灵动的文本阐释论,进而构筑起了一个审美与现实、微观与宏观互为映照的理论世界。  相似文献   

12.
当代文化昆仑,一代宗师钱钟书先生,1994年有手订《槐聚诗存》出版,1999-2000年笔者曾著《钱钟书<槐聚诗存>注释》,本文试对其1966-1974年诗歌注解,以请高明指正,同时让大家了解当代著名文学家钱钟书当时的处境,以及学习他的人品和诗作。  相似文献   

13.
一直作为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文,在元代不再是主流文学。入元以来的诗坛,明显地走的是一条"由宋返唐"之路。然而,还是有不少人在当时一片的宗唐喧聒声中走出来,对宋代诗派那"以才学为诗、以文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有风格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与《艺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和<艺概>都是对前代文学实践和理论批评的总结,二者有着颇多一致之处.本文从宗经思想、文学史意识、立足文学实践、兼容并蓄的批评态度、范畴应用五个方面来比较二者的异同.<文心>因其关注形而上的"道"之哲学探讨,并形成其文学上的"原道"--形而上理论,使<文心>的宏观研究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能够以开阔的视阈作细致的微观探寻,结合历代文学实际,建构了其"体大虑周"的宏观文学理论体系,在古代文论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艺概>因缺乏这种上溯于"道"(本体)的形上意识,故尔其理论性、系统性,均不可与<文心>同日而语,尤其在近代变革动荡的时期缺乏时代气息,而显得传统的包袱相当沉重.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汉学家尚德乐对《文心雕龙》中"文"的出现次数及意思作了解说,另外也有学者对"文心"或"文"作过相关阐述。以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为底本进行研读,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为参考,联系其他文学现象展开具体分析,比如:"文"与自然、"文"与"雕画"等。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的文学批评论文<诗可以怨>从文学和心理学两大方面对传统的历史观点提出了质疑.作者渊博睿智、明辨深思,横贯中西、打通古今,以大量的事实,引经据典,论证传统文学理论观点的偏颇和错误,以中外众多相似的语言现象进行中西文化比较,说明人类的心理体验、情感机制有共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诗画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古今中外著述颇丰。我国自古强调"诗画一律",注重诗与画之间的渗透融通。钱钟书先生在莱辛《拉奥孔》的启发下将目光转向"诗画异质"说,于1939年发表《中国诗与中国画》,并提出"旧诗或旧画的标准分歧是批评史里的事实。"[1]28文章从钱钟书先生这一观点产生的深刻的思想文化背景展开论述,即:儒学精神和佛道文化对诗画艺术的不同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2017年,《人民文学》卷首语继续肩负"国刊"的文化使命,从作品推介、内容书写都恰切地反映了国家层面的文学主张,传递了积极向上、健康有力的时代精神与价值向度,可谓文心纯正。同时其通过充满跳跃感和心灵情思的文字编织,建构了别致新颖、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天地,涌动着编者盛满温情与关怀的诗心。而其短小精致、朗然大气的版面布局则表征着力求完美、细处见真的设计匠心,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了政治意识、文学意识和设计意识的和谐统一,形成了独有的编辑特色,也激活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相似文献   

19.
《文心师魂》是董仁先生从事现代汉语教学与修辞研究40多年69篇文章的结集;是塑造"师魂"、锤炼"文心"的结晶。其中既有对著名修辞学家吴士文修辞思想的总结、继承和发扬,又有师从吴士文过程中作者彰显自己和同事"师魂"的心路历程。"文心"则是作者对身边鲜活的修辞现象进行深入剖析的心得和感悟。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文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情感的真实性与虚拟性是文学活动中情感状态的两个不同层次,情感的真实性是虚拟性的前提,虚拟性是真实性的提升,由生活喜宴上升为艺术真实,包含着情感的真实性与虚拟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