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堂·吉诃德》对骑士小说不只是否定、批判,也有继承和利用,这主要表现于它对骑士小说的戏拟.《堂·吉诃德》对骑士小说的戏拟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叙事模式戏拟;二是细节戏拟;三是语言戏拟,从而彰显了骑士小说对《堂·吉诃德》的成就之功.  相似文献   

2.
读书是一种颇费心力的活动,是高境界的思维操作,其强度和难度不亚于躬身负重的体力之劳,读书更能使我们获得许多精神营养,所以人们常常把读书比作“啃”书。■拉伯雷“狗吸骨髓式”的啃。被恩格斯誉为“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大时代的巨人”,名著《巨人传》的作者拉伯雷是16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在《巨人传》中说:“你见过狗啃含骨髓的骨头吗?你只要仔细观察定会看出,它见了这块骨头,如何恭敬地窥视它,如何谨慎地啮啃它,如何殷勤地咬碎它,如何贪婪地吸吮它……你说它是为了什么?它这样反复玩弄,抱什么目的?想得到什…  相似文献   

3.
<正>拉伯雷,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出身律师家庭,早年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后来以行医为业,16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通晓医学、天文、地理、数学、哲学、神学、音乐等多种学科和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等多种文字,堪称"人文主义巨人"。拉伯雷的主要著作是长篇小说《巨人传》。《巨人传》共分五卷,取材于法国民间传说故事,主要写格朗古杰、  相似文献   

4.
巴奴日是拉伯雷在他的代表作《巨人传》中塑造的一个弄臣。这是文学史上弄臣形象作为小说主人公的第一人。这一文学形象的成功刻画使得这部作品成为雅俗共赏的关键,也因此给拉伯雷带来了巨大声誉。文章不仅揭露了法国封建专制和教皇专权的社会现实,更重要的是,在巴奴日性格的不断发展中,表达了作者对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法国作家拉伯雷的代表作《巨人传》的人物形象和典型情节分析入手,结合作品所展示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社会背景,较为深入地阐释作品所反映出的追求知识、真理与爱情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进而透析出这一人类社会文明与发展的永恒主题的现实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为18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杰出的文学巨匠,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以在其作品中善用反讽技巧著称。其极具代表性的游记体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就是因此流传至今仍让读者们回味无穷。评析其精湛的反讽技巧,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见识到这一修辞手法是如何在斯威夫特手中变成了巧夺天工的鬼斧神工。该书还借用了拉伯雷《巨人传》的趣味形式,同时受希迪斯和尼安德英法之争影响,对英国文化充满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刘育根 《文教资料》2008,(20):32-33
<巨人传>以其丰富的知识,令人捧腹的夸张受到世人的喜爱,许多文学评论家对其艺术特色等方面都进行过探究,本文拟从思想内容方面,再度解读<巨人传>.拉伯雷以人文主义者的犀利笔锋,为人们撩开封建社会和封建教会腐败、虚伪的面纱,吹响了人类反封建反教会的号角.  相似文献   

8.
拉伯雷的《巨人传》是法国长篇小说的先河之作,它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征与思想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当时宗教改革的诉求.很多研究者将这些思想精神归入人文主义的大旗之下,并将其视作人文主义的代表之作.然而究竟何为人文主义?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本文通过白璧德对人文主义做出的概念入手,对《巨人传》的思想精神进行一次概括性的反思,从而发觉这部作品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新人文主义的视角来重新评价其思想精神,进而尝试对一些研究观点提出新的看法,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和现实意义两方面来赋予这部作品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弗拉索夫·拉伯雷的长篇小说《巨人传》,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16世纪上半期正处在转型期的法国社会的巨幅历史画卷。基于一个人文主义作家对人的关注,拉伯雷在作品中表现了他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深入探索,热情讴歌了人们争取自由、民主、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人的欲望、人争取和平幸福的正义斗争,呼唤完美人性、出类拔萃的巨人和新型社会的诞生,无情地嘲讽和揭露了戕害人性、奴役人民的教会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巨人传》大大丰富了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10.
酒神精神这一概念,来源于尼采对悲剧原理的研究与阐发,其基本特征是不稳定和非抑制性。而在拉伯雷的作品《巨人传》中,酒神精神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相结合,以"酒"这一意象为媒介,表达了人文主义者们肯定个人价值、追求真理与现世幸福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一部深刻反映人文主义时代精神的巨著,在其中体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具有借鉴作用.本文以翻译教学为例,在分析《巨人传》的思想内涵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这部作品对翻译教学的重要启示,从理论和实践上重新认识这部作品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巴赫金以狂欢节民间广场诙谐文化的怪诞现实主义理论对拉伯雷《巨人传》的完满解读,证明世界上客观存在着正常态和反常态两类艺术,它们的评价标准是不能混用的。若用正常态艺术的准则去衡量反常态艺术,反常态艺术就是混淆是非、不辨善恶、消解斗志的艺术;若以反常态艺术的准则去审视正常态艺术,正常态艺术又是沉闷、说教,随便找个理由就打人、杀人、破坏的艺术。反常态艺术作为放松艺术也是人类必需的,并非正常态艺术可有可无的陪衬。反常态艺术的艺术水平的衡量标准是新、奇、特、异、怪的反常化力度;反常态艺术的思想伦理底线是对真、善、美、假、恶、丑只能反常化不能反置化。  相似文献   

13.
"戏仿"往往指作家模仿前文本的叙事成规并形成新的文本,在语境的对比和差异中对前文本进行曲解、嘲讽或颠覆。文学"戏仿"从审美维度呈现的喜剧式的反叛姿态,从表面看是文学艺术内部的形式更迭,实质上这种更迭的背后隐藏了某种意识形态的抵抗。因此,当代戏仿文学既是审美的,也是意识形态的。  相似文献   

14.
"戏仿"是中国先锋作家"反话语"叙事革命的一种重要叙述策略。在先锋作家的"纯"文学想象中,戏仿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实验,更是一种话语形式和审美范型。然而,当这样的实验被重复并成为新的叙事准则时,戏仿便可能转而被"经典化"。  相似文献   

15.
夸张是戏仿运作的典型机制之一。在当代文艺创作和文化生产领域中,夸张已成为戏仿创作的主要手段之一。戏仿往往通过抓住某一作者或体裁的典型风格或形式特征,并对它进行夸大的模仿,以达到滑稽可笑的漫画化效果。通过夸张的运用,戏仿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发挥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同时还是大众文本规避和抵制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有效手段,因而具有潜在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告的目的是宣传产品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仿拟辞格,即仿词、仿语、仿句和仿篇运用得好,有助于广告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否则达不到宣传之效果,甚至事与愿违,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17.
论广告中的仿拟(Parody)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拟是一种修辞现象,在广告中的运用非常普遍。它主要表现为词语和句子的仿拟。它的主要功能有:信息功能、劝说功能以及生动化功能。此外,仿拟的成立要依赖受话者的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8.
语言风格仿拟是伴随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崛起而流行的一种较新的仿拟格。语言风格仿拟的载体通常是名篇、“流行体”、口吻以及名言等语段,风格仿拟行为可以在语言各层面出现;风格仿拟的目的是为了讽刺或游戏,是一种风格上的元语言戏仿;风格仿拟的生成手段有古今颠倒、中外错位;仿拟的效果和认知框架的重合度、模因的时效性等因素相关;风格仿拟的创造主体通常是青年男性阶层;对待语言风格仿拟应该持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玻璃山》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品。巴塞尔姆的创作原则是“戏仿”及“语言拼贴”,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正是这种极端的表现手法拉开了其作品与“读者熟悉的先在审美经验”之间的距离。使其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