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材料]2006年入夏以来,我国重庆、四川、贵州北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中部和南部、宁夏南部等地持续高温少雨,其中重庆、四川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气温高达40~42℃,截止8月6日,两地持续高温已经达到了50天以上。川渝大地遭遇的这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致使农田龟裂,水库干涸,水稻晒成了“杂草”,玉米晒成了“干柴”……四川省2800多万亩农作物受旱,近450万人出现临时饮水困难,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8.7亿元;重庆市1972万亩农作物受旱,791.24万人和732.99万头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亿元。[试题…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受灾人口逾5000万人,仅贵州一省,由于受灾严重需要救济者就高达310万人。同月旱灾蔓延至湖南西部。  相似文献   

3.
2006年,重庆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重庆市40个区县都遭遇了干旱,也扩大到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灾害状况严重。重庆范围内的耕地,2000万亩耕地受灾,其中500万亩是干枯,1000万亩是重旱,500万亩是中度干旱。重庆干旱与青藏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双重控制有关。入夏以来,西太平洋  相似文献   

4.
【话题引入】中国西南地区正在遭受严重旱灾。截至3月底,西南五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达9716万亩,有1939万人因旱灾而饮水困难。目前旱情已导致广西、重庆、四川、  相似文献   

5.
热点综述—2006年夏天,重庆、四川地区连日高温,最高气温达到44.5℃,旱灾、火灾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给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困难,3000万重庆人民经历了一场五十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历史文献干旱记载的整理与分析,运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明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明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干旱灾害等级以中度旱灾和轻度旱灾为主,大旱灾与特大旱灾数量较少。旱灾频次的年际变化可以分为低—中—高三个时段,呈增长趋势。季节变化以夏旱最多,跨季干旱以春夏连旱最多,周期特征以42年主周期最明显。从空间分布看,北部和西部各州县旱灾发生较多,南部和东部各州县旱灾发生较少。旱灾发生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小冰期气候变化,社会原因主要是人口增长、移民垦荒、政治腐败等。  相似文献   

7.
旱灾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降低农业旱灾风险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农业旱灾风险是在特定的气象干旱背景上产生,因此,寻求恰当的气象干旱诊断指标,探究气象干旱诊断方法与农业旱灾风险的关联性对降低农业旱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处于南方湿润地区的衡阳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981—2010年的气温与降水等气象要素,从降水距平百分率、德马顿湿润指数、降水温度均一化指标和标准化降水指数4个气象干旱诊断指标判定衡阳市气象干旱等级,结合衡阳市农业旱灾受灾面积,采用回归分析法探究衡阳市气象干旱和农业旱灾风险的相关性,期望找到诊断衡阳市干旱等级最恰当的气象干旱诊断指标,为衡阳市农业防旱抗旱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抗旱大西南     
当前,我国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份遭受旱灾,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十分严重。此次旱灾从短期来看将会导致夏粮减产、农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加重通胀预期;而从中长期来看,连年的旱情势必引发政府对于部分地区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的思考以及注重环境治理的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9.
水库露底、河水断流、农田龟裂、水井干涸……2010年初,西南五省区遭受了60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去年秋季以来,云南、贵州、四川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三至五成,平均气温偏高1℃以上。其中云南、广西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前沿资讯     
国内要闻长江中下游遇严重干旱:连日来的旱情已造成湖南、湖北两省逾1700万人受灾。26日至31日,预计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晴热天气为主,干旱可能进一步持续或发展。官方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此次旱灾过程已造成湖北全省87县  相似文献   

11.
《红领巾》2004,(4)
姓 名会员号地 区姓 名会员号地 区杨舒岚0001四川巴中郑晶杨0002四川郫县谭雯雯0003山东邹城刘 锐0004四川成都赵 俊0005四川眉山姚于涵0006四川南部易 然0007四川江油杨思韵0008重庆北碚刘洋志0009四川都江堰何安琪0010四川绵阳周晓晔0011重庆沙坪坝包学灵0012四川布拖李亚军0013四川宜宾马军华0014重庆北碚王婧羲0015四川蒲江高程程0016重庆北碚王 星0017四川大邑陶 静0018重庆北碚管伊冰0019重庆北碚温子谦0020四川成都何梦玲0021四川大邑张 菡0022四川都江堰程 洁0023四川都江堰杜云尧0024四川都江堰李 阳0025四川都江堰许…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课堂(小学)》2010,(7):121-122
2009年入秋以来,一场罕见的干旱悄悄席卷了中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市)都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脆弱的水利体系使大量人口和牲畜面临饮水难题,当地农业生产更面临严重考验。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长期受旱灾影响。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的严重干旱对贵州省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试图从贵州省此次干旱成因的角度,通过典型调查法,在分析调研点的干旱影响及抗旱实践基础上,研究贵州省应对旱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长期受旱灾影响。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的严重干旱对贵州省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试图从贵州省此次干旱成因的角度,通过典型调查法,在分析调研点的干旱影响及抗旱实践基础上,研究贵州省应对旱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洞庭湖区2000~2009年的农业旱灾灾情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模糊数学模型建立其在一定的论域上的模糊关系,然后据此得出旱灾指标的概率分布,继而得到旱灾指标的超越概率,最后分析洞庭湖区干旱的历史重现概率。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几乎年年发生干旱;每5.2年就要发生1次受灾面积超过50%的中度干旱;约每20年就发生1次80%的严重干旱。  相似文献   

16.
旱灾是明代宁夏地区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明代宁夏干旱灾害具有阶段性、频繁性、递增性、周期性、区域差异性和严重性等特征。明代宁夏干旱灾害对宁夏社会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区域旱灾是广义的旱灾,它是在区域干旱气候过程机制响应下的自然旱灾和区域干旱人类经济社会过程机制响应下的区域经济社会旱灾的总结,可用干燥度、旱灾指数和干旱度定量量度区域旱灾,在此基础上,构建减消区域旱灾的旱灾测报防御系统,对减消旱灾危害、推进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通讯》2010,(6):18-19,60,61
自2009年8、9月份以来.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和重庆五省(市、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灾害。尽管近日西南地区东部出现小范围降雨.少数地方旱情有所缓和.但西南旱区大部分仍无有效降雨.旱情仍在持续。据国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2010年4月7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五省(市、区)耕地受旱面积达1.11亿亩、  相似文献   

19.
1936—1937年在四川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虽然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七十年,但是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当时灾情。本文从旱灾持续时间长,灾区面积广;受灾人数多;受灾程度重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这次旱灾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1936-1937年,四川发生严重的旱灾,虽然70年过去了,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一下这次旱灾发生以及灾情不断加重的原因。本文将从自然条件因素和社会条件因素两个方面来探析,特别着重从社会条件因素方面分析这次旱灾的发生及不断严重和恶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