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玩是孩子的天性,自由自在的玩,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快乐.我们现在使用的湘教版教材,比较注重一切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为适应这一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努力打破以前一味坐着沉闷地演唱、呆板机械地演奏进行教学的方法,而是让游戏或表演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演唱还是欣赏,都采用了生动活泼的形式,使音乐游戏化、表演化,让学生在开开心心的"玩"中学习了音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音乐游戏是学生认识音乐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不同于一般的游戏,是把音乐知识、演唱歌曲、舞蹈创编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接受能力融入到音乐游戏中,与儿童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巧妙设计音乐游戏,让音乐游戏带领学生认识音乐世界,让音乐游戏奏响课堂的美妙音符。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给音乐教育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在音乐教学中正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直接鉴赏到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姿势等形式内容,音响效果使学生获得更为清晰的音乐形象,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能深刻地理解音乐,亲切地表现音乐,使学生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审美能力得到升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方面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学中乐。  相似文献   

4.
日本著名的幼儿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音乐教育始于游戏,孩子把音乐作为娱乐游戏,孩子想玩时才愿意练习".只有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中"玩"起来,通过活动来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从而满足他们"自我认知""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才能使音乐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新课标实施以来,笔者潜心钻研教材,打破以往死板、沉重的教学模式,让游戏贯穿整堂课,无论是唱歌教学还是欣赏、器乐教学,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音乐课上体验到了无限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活动,特别是语言游戏。采用语言游戏展开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玩"猜一猜""议一议""说一说"等游戏,使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歌词的语言美,乐曲的旋律美,音响的意境美,演唱的情感美,表演的形态美,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笔者多年来从事低年级音乐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让所有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让每个学生都"乐"在其中一、将游戏融入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着眼于学生的这一特点,我把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63):153-154
音乐游戏的教育价值主要是使儿童分享愉快和自然地在集体中获得创造能力的发展。如果儿童只是呆板地站着唱歌、拘谨的发声、完成任务似的表演,这样的活动毫无意义。教师可以把知识与音乐游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音乐教学情趣,在活动过程中适当加入拍手、跺脚、律动等,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在玩的过程中自由、快乐地学习,并享受美感,陶冶情操,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让他们体会到音乐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动迎合了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它可以强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也可以使学习富有浓厚的趣味,让学生轻松而愉快地学习,是帮助学生学好  相似文献   

9.
幼儿期是特殊的游戏期,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幼儿时期是游戏期,我们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游戏化的音乐活动是一种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多样的模式,能让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自愿地、不知不觉地、快乐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幼儿天生是喜欢音乐的,我们在音乐活动中运用游戏化方法进行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创造力,培养幼儿个性,更能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享受音乐给人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尝试一种音乐游戏教学方法,用"做法"形象地解释"学法",让学生知道老师教什么。这样的做法,不仅让课堂充满了知识,也让课堂充满欢笑。使学生充满兴趣,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这里作一个说明:本文所出现的"唱法"并不是指专业的唱法,只是一种代替部分歌曲中音乐旋律的正确的演唱。  相似文献   

11.
唱游是学生学与玩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主要目的,采取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等音乐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来体验音乐中节奏、节拍、速度、情绪等诸方面的特点,在感受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因此,针对这一特点,笔者试用“动中学、玩中练、乐中思”三部曲进行教学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尝试一种音乐游戏教学方法,用"做法"形象地解释"学法",让学生知道老师教什么。这样的做法,不仅让课堂充满了知识,也让课堂充满欢笑。使学生充满兴趣,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这里作一个说明:本文所出现的"唱法"并不是指专业的唱法,只是一种代替部分歌曲中音乐旋律的正确的演唱。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演唱能力,就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音乐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娱乐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主动融于课堂教学中,让其在游戏活动的潜移默化中吸收、消化音乐知识,培养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注重基础训练,开启自信大门 小学音乐教学往往由发声练习、音乐知识、学唱歌曲、音乐游戏、乐曲欣赏等若干环节优化组合而成。不管什么样的组合。都应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训练,引导孩子们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演唱歌曲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而要让学生演唱好一首歌曲.  相似文献   

15.
杨仲洁 《成才之路》2012,(11):30-30
正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要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游戏活动,玩中带趣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方式,尤其适合低年级音乐课学唱的教学。如在教学《跳绳》时,让学生一边听一边  相似文献   

16.
唱游是学生学与玩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主要目的,采取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等音乐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来体验音乐中节奏、节拍、速度、情绪等诸方面的特点,在感受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因此,针对这一特点,笔者试用"动中学、玩中练、乐中思"三部曲进行教学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将知识融于游戏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游戏化,可以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但在数学课渗透游戏教学时,应注意游戏要为数学教学内容服务,游戏的开展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组织性,游戏本身要形式多样,具有启发性,从而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8.
抒发情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特征,是音乐审美的中心。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在演唱中缺乏情感表现力,同时,表现形式也缺乏创意,因此,他们的演唱很难打动听众。让学生有表情地歌唱,提高学生歌曲表现力是我们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游戏化教学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形式,根据学习者年龄心理特征与教学策略方面,借鉴游戏的特点,把教学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来,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培养并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该文通过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能力,探究采用游戏化教学的设计原则及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游戏,使游戏化教学更好地运用在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经过10年的音乐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探索,我总结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