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卓卓 《大观周刊》2012,(48):13-13,30
北魏是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建立的第一个正式政权,在其发展的一百五十余年历史中,与中原文化交流、磨合,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其变化也较深刻地反映在服饰方面,以太和改制前后改变尤为剧烈,而在迁都洛阳后的女性服饰则更具特,最。本文通过对已发现的洛阳时期北魏墓葬中的陶俑及其壁画中的女性人物服饰进行研究.希望从中进一步探究北魏女性服饰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前此对鲜卑族的研究,由于材料不足,确有一些问题无法深入下去。现在由于考古发现积累日多,研究鲜卑自身的问题逐渐有了条件。我们在本文中对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同源的讨论,就是依据考古资料来进行的一个尝试;同时也将目前尚混淆于鲜卑文化中的乌桓(丸)文化提出来,作一个考古学的考察。  相似文献   

3.
北魏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主体是鲜卑贵族.中国古代王朝的高层政治贵族,在生活用度上有一个规律,往往是初时简朴,后期逐渐奢侈,其间经历了一个由茅茨到桂栋、土阶到玉砌的变化过程.作为北魏政治贵族的主体,北魏鲜卑贵族的消费也存在着这种前后变化,我们从大量的档案文献中可以得到佐证.  相似文献   

4.
公元398年,一位来自草原深处的鲜卑族首领拓拔圭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南方汉族政权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北魏定都平城,就是今天的大同市.  相似文献   

5.
史书记载的怀朔镇将14人、副将1人,共15人,是以鲜卑拓跋(元)氏为中心,包括北方内附部族或部落的鲜卑化人为主体构成的。镇将往往以加授将军、散骑常侍等方式来提升社会政治地位,进而显示怀朔镇在国家镇戍体系中的特殊与重要。  相似文献   

6.
北宋初期名臣元绛多被民族文学研究者视为鲜卑族代表作家。历史上,元姓杂有北魏鲜卑血统,唐代鲜卑元氏声名显赫,但相关史料文献证明:元绛源出临川危氏,元姓系其先祖迁居钱塘之后所改,与鲜卑元氏无关。临川危氏发端于周代姬姓,历经汉唐及宋,脉络清楚,非鲜卑所改汉姓。结论认为,无论元氏谱系,还是临川危氏谱系皆证实元绛非鲜卑族后裔,民族文学研究者及民族文学史将元绛视为鲜卑族作家典范是毫无根据的臆测,应当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71-499年)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在政治上实行了官员俸禄制、均田制、租庸制,以汉服、汉语、汉姓代替鲜卑服、鲜卑语、鲜卑姓、仿南朝典章改北魏制度等重大改革,促进了社会大进步,民族大融合,而且十分重视档案工作,在我国档案史上留下了值得称赞的佳绩.  相似文献   

8.
宋丙玲 《兰台世界》2012,(36):134-135
拓跋鲜卑民族建立北朝政权后,继承了中原传统的服饰赏赐惯例,并进一步发展出各有特色的针对官僚队伍、弱势人群以及周边少数民族的三类服饰赏赐,对笼络和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力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鞋子是古代服饰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除了不易保存之外,还与鞋子在图像中常被裙裳裤子遮挡有关。北方民族拓跋鲜卑建立的北朝政权一方面继承了中原传统的鞋履样式,同时又将本民族习穿的靴子带入中原,并对隋唐时期的着靴礼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汉唐弹劾制度一脉相承,北魏恰是其间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笔者曾初步探索了唐代弹官及其地位之升降,溯源所及,试钩辑北魏时期的相关史料,以图廓清汉唐间弹劾制度展转承递之关系。众所周知,北魏是鲜卑拓跋氏少数族贵族上层所建立的政权,"在孝文帝太和制定官制以前,其官职名号华夷杂糅,不易详考,自太和改制以后,始得较详之记载。"因此,本文拟就北魏太和改制后的弹官、弹文及其在汉唐嬗变中的作用略加探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新发现一方十六国时期的石铭,经考证为389年贺兰部首领贺讷与染干为其母亲辽西公主的葬事而立,是目前所见贺兰部唯一存世遗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贺兰部是十六国时期北方民族中的重要一支,与拓拔部关系密切,其部族首领甚至可以影响拓跋鲜卑部落联盟的政治.通过该...  相似文献   

12.
北魏鲜卑族王朝迁都洛阳之后,因为汉族文化相对具有一定先进性,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活动,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对自己的民族服饰也进行了改革创新,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魏鸿雁 《兰台世界》2017,(7):122-124
祝文是古代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出土于襄樊的郑臧公之孙鼎,其内容符合早期祝文内容"事止告飨"的特点,是较早的一篇祝文;但其对父母的哀情倾诉又使之具有哀诔的特点。这反映了春秋时期祭文类文体相互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乌桓和鲜卑原是东胡部落联盟中分出的两个民族。乌桓没有建立独立的国家,汉武帝时被迁入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并在幽州冶所蓟设置乌桓校尉监领;东汉时又从塞外移入塞内辽东、辽西等十郡,成为国内的少数民族。而鲜卑则在公元4—7世纪中先后于黄河流域建立大小不同的政权,“五胡十六国”时鲜卑族建立有前燕、西燕、后燕、西秦、南凉等国,此后又有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此外还有在青海地区由慕容鲜卑建立的吐谷浑国。鲜卑族曾经统治北半个中国,与南中国形成了数百年的南北朝对峙局面。  相似文献   

15.
上海图书馆最近在抢救历史文献工作中新发现《元飏墓志》及《元飏妻王氏墓志》拓本。这二方北魏墓志精品的拓本今日已属万金难求的珍本,就碑帖的文物价值而言,是仅次于孤本的。据民国出版的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载,这二方北魏墓志出土于洛阳城北的张羊村西北,姚凹村东。与墓志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些陶器,但无人出价收购,远不及二方  相似文献   

16.
风穴寺始建于北魏,传承千年佛教文化艺术,蜚声海外。寺院内百余栋古建筑庄重华美,突出了佛教神圣地位。风穴寺除建筑大气恢弘外,砖雕、石刻、壁画、彩绘等艺术精雕细琢,使风穴寺更具历史人文气息,呈现出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世界》2005,(1):59-59
意大利考古学家最近在位于西西里岛南面的潘泰莱里亚岛发现了4000多年前的儿童玩具.其中包括一个石刻的玩具娃娃头部和一套小孩过家家用的陶制锅碗瓢盆。石刻玩具娃娃的头部高3厘米。上面的鼻孔、耳朵和头发清晰可见。玩具娃娃是使用黑曜石畦刻的,质地坚硬。  相似文献   

18.
北魏中晚期以孝子画为题材,在葬具上刻画墓葬图像的现象盛行,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思想和政治背景。本文简单介绍了北魏葬具孝子图的发现历程,详细探讨了北魏常见孝子图及背后的孝子文化,并就北魏孝子画盛行的历史背景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在由平城迁都洛阳的途中凭吊比干墓并撰文立碑。将吊文上石实属创举,一方面是看重比干的忠贞形象对鲜卑族的教化功能,明确以"汤武革命"为样板入主中原的国策,向南朝宣示正统立场;另一方面,碑文模拟屈骚,孝文帝藉此疏解因迁都延宕而导致的精神压力。此碑与孝文帝同期创作的一组"祭川岳文"旨趣类同,皆指向光宅中原的文化理想。此碑也为唐以降的比干拜祭树立了楷式,实具纪念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魏碑刻众多,其中有两通墓志颇引人注目,它们是《鞠彦云墓志》与《段峻德墓志》,其拓本影印件均收入《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四册。现分录志文全文如下:鞠彦云墓志黄县都乡石羊里鞠彦云墓志。维大魏本州秀才、奉朝请、辅国府长史、镇南府记室、给事中、尚书郎中、奉车都尉领郎中、魏郡太守、宁远将军、统军本州司马、中坚将军鞠彦云,以正光四年正月十六日亡。祖璋,给事中;祖母,昌黎韩。父延增,东莱太守,东武侯;母济南解。妻武威贾。中坚英才金声,含德玉润,妙识朗于龆年,贞芳茂于弱冠。德贡颜、用,文通游、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