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语言和思维及文化的相互作用及关系,指出语言具有文化意义,思维的不同反映在语言上存在着差异及文化是思维在语言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它受到文化的影响,语言反映文化.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不尽相同,在语言上就会反映出这些差异.而成语是语言的精髓,因此它们更集中、更独特地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不同.本文将主要讨论成语的特点,英汉成语之间的差异以及在成语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昌芹 《教学与管理》2012,(21):112-113
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是以语言为中介来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要素产生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换言之,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载  相似文献   

4.
<正>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成、思维方式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东西方语言思维方式既是老课题,又是新课题。严复、林语堂等早期名家及当代不少中外专家、学者都有过精辟的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很大程度上是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而文化又制约着语言。本文对比分析了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特征,目的是说明文化对比对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比了中、法两种语言的一些色彩词,发现其语用习惯和象征意义均有所不同,反映了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上存在着差异,从中也可以看到语言与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要正确运用中、法两种语言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既要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又要了解其文化上的差异,即通过语言学习文化,又要通过文化去提高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西思维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方思维文化的差异在交际语言中是影响其表现的一种隐性因素 ,在外语教学中 ,英语语言知识是重要的 ,但思维文化的学习也不容忽视。语言反映文化 ,文化体现语言的特色 ,有个性的语言是二者统一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社会的交际工具,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之所以不同,除了它们具有不同的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语言所反映的人们的历史发展过程、生活习俗、世界观、自然观及思维方式等因民族、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组合体。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一种文化的过程。离开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准确地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又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该社会的文化。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但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举例来说,英浯as drunk as a mouse,倘若译为“烂醉如鼠”,又有多少中国人能看得懂呢?因为中国人怎么也不能想象老鼠会喝得酩酊大醉的。所以不如译为“烂醉如泥”。这是因为两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思维方式和美学观念也有所  相似文献   

10.
翻译从表面看是语言交流的活动,但实际上深受思维和文化的影响。各民族因为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及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并在各自的语言中得到了反映。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翻译活动中,我们必须注意文化在翻译中的介入。本文主要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论述思维和文化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中英文征婚广告浅谈中西方语言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栽体,它不能离开文化而生存;语言同时又可以反映文化.征婚广告是征婚者在报纸、杂志或网络等传媒上自我推销、寻求配偶的一种广告形式.中英文征婚广告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比如叫法、分类和广告用词等.而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和英语国家社会在文化、生活、思维及世界观等方面的不同.了解这些不同对中西方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习、运用的石化最终会在思维层面上得到反映,文化认知的固有模式导致了在语言使用上不能自由、灵活的进行思维转化,导致了同目标语的人群交流产生了隐形的不快,但自己却没有意识到。中国人在用英语同西方人交流时,多给对方留的影响是没礼貌,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礼貌,而是中国人在用英语以汉语的思维在同对方沟通。本文就从一个很小的切入点---情态(动词)的使用来阐释它们之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思维差异:外语教学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思维是相互直接联系的。没有思维,语言无从产生;没有语言,思维无以表达。不同民族之间的思维模式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广泛地反映在语言中。学习一门语言必须学会它所体现的思维模式。外语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目的语思维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而又有创造性的,允许有一个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迁移”的阶段,教师应该从语言的四维性思考外语教学,通过对思维模式的研究促进外语教学,并在外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导入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隐喻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文化内容的反映,是连接语言与文化的一条纽带,它能够通过语言媒介来学习文化,吸收他人的经验教训,并应用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中,它产生于人类的共同体验。此外,隐喻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使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它们普遍存在于中外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5.
语际翻译中的文化特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融。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色彩及民族烙印。虽然汉英两种语言有些词的概念意义或所指意义相同,但两种文化赋予它们的附加意义却大不相同。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深入领悟和忠实传达原作的语言意义,而且要深入解读和准确阐释原作的文化意义。本文阐述了反映在语言中的民族文化特色,通常是能够通过语际转换表现于目的语中的可译性原则,同时又辩证地分析了翻译某些文化信息内涵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既协作又分离。语言使人们能够表达各自的思想,达到相互沟通、协同活动之目的。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是人们对事物反映的活动和成果,语言是这种活动和成果得以交流的形式。思维可以先于语言产生,人类具有非语言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运用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但是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还是语言,英汉两种语言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由于两种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差异。在此,我们将对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不同所导致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存在的这些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体现又影响着语言。思维方式制约句子结构,中西思维方式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汉英语的句式表达有很大不同。本文主要比较中西思维方式之差别,从思维方式上找出导致汉英句式结构及表达差异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9.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  相似文献   

20.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