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在"什么是无产阶级、什么是工人阶级,二者的关系如何"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考察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演变可知,无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二者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工人阶级同无产阶级这两个名词之间在历史的沿革中只是大致上等同,并非完全一致;由于特定历史情境,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二者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后,改称为工人阶级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2.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文章中指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能离开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离开人在社会中的劳动,离开个人同他人、同集体、同阶级、同社会的关系,来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历史上从来也不存在什么抽象的‘人的价值’;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文章中还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抽象的人的价值观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人的价值观两个概念,并且把二者做了原  相似文献   

3.
统一战线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包括工人阶级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两个方面。前者指的是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问题。本文就大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的形成问题作一探讨。一关于工人阶级内部统战问题,革命导师在理论上早就作过论述,而且在共产主义运动中进行了实践。《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联合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共产党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本文仅就其中关于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联合行动是工人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两个重要科学论断谈些认识。一、关于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适应以至容纳不了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因而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造就的无产阶级队伍,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处…  相似文献   

5.
"两个必然"作为《共产党宣言》运用唯物史观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得出的必然结论,它的实现是以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为前提的。而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共产党人存在的意义很大程度就在于通过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去启发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从而为实现"两个必然"准备充分的主体条件。以《共产党宣言》为分析蓝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线索,循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矛盾运动的历史逻辑,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逻辑,积极观照"两个必然"的现实境遇,勇于作答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6.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二章"印度"一节中,在讲到印度的等级制度时,讲了"种姓"制度.由于各种姓之间在社会地位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人们往往把"种姓"同"阶级"误为同一概念.其实这二者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向学生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讲清楚.下面仅就我个人的理解对这两个概念做些说明,以供教师参考.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7.
高二<思想政治>教材上册第一课和第二课分别讲了两个重要的哲学原则--"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这两个概念虽然有一定区别,但在本质上则是完全一致的.但笔者发现,大概是这两个哲学原则在教材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间隔太远的缘故,在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上,一些学生过分看重二者的区别,对二者的一致性则认识不清.甚至个别教师也不厌其烦地"制造"二者的区别,对二者的一致性则讲得甚少.这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上述两个概念.在此,笔者试详细谈谈"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外资经济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统称。它是属于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国家直接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经济的结合。它是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经济。列宁指出:“在政权属于资本的社会的国家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国家的资本主义,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家资本主义为国家所承认并受国家监督,它有利于资产阶级和反对无产阶级。在无产阶级国家里,国家资本主义也为国家所承认并受国家监督,但它有利于工人阶级,目的在于抵抗依然很强大的资产阶级并和他们作斗争。”(《列宁全集》第32卷,第477~478页)可见,外资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根本区别的。  相似文献   

9.
1871年3月18日,英雄的巴黎无产阶级举行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在短暂的72天时间内,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社会面貌。这一壮举震惊了全世界,无产者欢欣鼓舞,资产者如丧考妣。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公社获得人们如此的瞩目呢?答案就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所指出的: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这个政府同以往一切政府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由一批忠于无产阶级事业的、受人民爱戴的社会公仆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科技革命与生产的发展,整个社会结构,包括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抗阶级的内部结构,以及它们各自的境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人阶级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状究竟怎样?这是许许多多人十分关注的问题。这里,仅就我们接触到的材料,作一概述,以供教学参考。一、工人阶级的总人数是不是大幅度增长了?什么人属于工人阶级?或者说作为工人阶级成员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在国际上主张不一。由此,对工人阶级人数是增是减,也说法不一。但多数人认为战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实在其他国家也大体一样)工人阶级人数大增。究竟增加多少,则因为标准不一样,数  相似文献   

11.
继续坚持《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田心铭(教育部社科中心)在《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读〈共产党宣言〉笔记一则》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阐明了两个极为重要的关系:一个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一个是共产党同工人阶级的关系。无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12.
在莫旗方言中,"整"和"造"是两个使用率极高的泛义动词。本文以二者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其色彩意义,并从词的概念意义和语法功能两方面对这两个动词进行对比分析,概念义上,二者虽在在词义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别。在表处置、制造、取得之意时,用"整"不用"造";色彩义上,二者口语色彩浓烈并极具感染力;语法上,二者的宾语、补语在词义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造"在其主语和宾语的语义选择上有要求,"整"则宽泛些。  相似文献   

13.
1 概念间关系是什么,是概念之间的观念上的关系,还是事物之间的客观关系,这是讲概念关系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金岳霖先生主编的《形式逻辑》在讲到这个问题时,先讲事物的类的关系,提出“概念的外延是一个类”,接着指出“所谓两个概念之间的同异关系,也就是表现在两个相应的类之间的同异关系,形式逻辑所讲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同  相似文献   

14.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用革命暴力粉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政权——巴黎公社.革命导师马克思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日益贫困的真正原因,指明了广大劳动群众的贫困和被剥削的屈辱地位是激发他们起来进行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的一个根本因素。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在讲这一课时,必须密切联系当前资本主义的现实和同学的思想实际。当前不少同学由于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上的真实状况和当前资本主义国家整个工人阶级的实际情况了解很少,又不能很好地历史地看待问题,往往简单地把我国人民目前的生活水平同当前发达的资  相似文献   

16.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的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提到:"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我一直以为,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不能忽视"工人阶级"这个群体.因此,我乐观地认为,"工人阶级"这个曾经非常风光(工人阶级曾被一次次推到"领导阶级"的位置上:1957年,当执政者不能容忍知识分子的批评而决定反击时,第一个或第二个动作就是在《人民日报》上登出"工人说话了"的文章;1960年代末作为文革主力的知识分子"造反"失控时,"工宣队"被派到大学里和研究机构里恢复秩序) 的群体在公众视野中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很可能再度被人关注,正所谓"前度刘郎今又来".可问题是,此(现今的)"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彼(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人阶级",也就是说构成"工人阶级"的人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重要,需要说说清楚.  相似文献   

17.
在有的哲学教材和论述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文章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对立的阶级是“同生同灭”的;现在既然资本家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了,无产阶级也就同时不复存在。他们从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来说明这个道理:失去矛盾的一方,对方也不复存在。“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无产阶级。”这种看法对不对呢?从哲学范畴上谈论这两个阶级的相互依存,当然是可以的。把“同生同灭”理解为对立阶级既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最终也都要消灭,原则上也是对的。但这只是对历史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领域,在毛主席“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的伟大号令下,七年来,工人阶级已经占领了各级各类学校,领导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推动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深入开展,打破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独霸的一统天下。这是几千年来一个伟大的革命创举,是无产阶级把文化教育阵地牢固地占领下来,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彻底改造这个阵地,完全摧毁剥削阶级的教育制度,建立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根本保证。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刘少奇、林彪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使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19.
列宁<论国家>一文围绕"什么是国家.它是怎样产生的,为彻底推翻资本主义而奋斗的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对国家的态度基本上应当是怎样的"这一中心,通俗地阐释了国家问题"是全部政治的根本问题",研究国家问题必须把握基本的历史联系和社会划分为阶级的事实.国家的实质是维护阶级统治的机器,要注意国家形式的多样性与国家阶级实质的关系.他在评析历史上三种类型的剥削阶级国家的基础上.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夺取并掌握国家机器,利用国家机器去"消灭一切剥削",创造条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进而消灭国家.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做出区分.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教育是什么"探讨的是教育概念的内涵,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而"什么是教育"则讨论的是教育概念的外延,即概念的适用范围;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角度来讲,"教育是什么"蕴含着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寻,而"什么是教育"则是对教育现实的反思.只有清楚二者的区别,才能把握教育本质,警惕大量"非教育"及"反教育"行为,从而使教育实践向"本真意义上的教育"逼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