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语中常见的"頭"类惯用语有200多条,汉语有100多条.日语和汉语"头"类惯用语的意义都与"头"类词语的意义相对应,但义项都少于后者.惯用语意义主要都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一是直接引用"头"类词语的意义而构成,"头"类词语在惯用语中意义不变;二是间接借用"头"类词语的意义而构成,"头"类词语和整个惯用语一起,产生新的意义.构成惯用语的"头"类词语日语以单字词居多,汉语以多字词常见.  相似文献   

2.
弓海涛  胡汶芳 《科教文汇》2008,(33):107-107
“痛心疾首”“畏首畏尾”“首当其冲”“首屈一指”等成语,在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还广泛使用着。其中“首”或者当“头”讲,或者有“顶端、第一、初始、最重要”的含义在内。同时我们又发现,“首”作为“头”这个意义在我们的语言中已经几乎消逝了。那么,“首”与“头”究竟是什么关系?“首”究竟在沿着怎样的轨迹变化?  相似文献   

3.
樊晋 《科教文汇》2009,(35):247-248
根据英汉语中植物词汇的概念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各种不同的对应关系,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赵玲轩 《科教文汇》2015,(2):188-189
惯用语是比喻性语言的一种,"1+2"动宾惯用语占汉语惯用语的较大比例,但专门对这一结构类型的研究还不多见。传统的方法仅仅对惯用语进行句法特征和意义关系的研究,这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入手,把Talmy的力量-动态理论引入到分析"1+2"动宾惯用语隐喻的理解机制中,看惯用语隐喻的理解是如何在心理力量相互作用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5.
惯用语是比喻性语言的一种,“1+2”动宾惯用语占汉语惯用语的较大比例,但专门对这一结构类型的研究还不多见。传统的方法仅仅对惯用语进行句法特征和意义关系的研究,这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入手,把Talmy的力量-动态理论引入到分析“1+2”动宾惯用语隐喻的理解机制中,看惯用语隐喻的理解是如何在心理力量相互作用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克里斯·麦格雷戈新近在德克萨斯州约书亚镇上的学校入学,到校后很快陷入麻烦。  相似文献   

7.
程传星 《科教文汇》2013,(17):118-119
“ ”和“开”作为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在韩语、汉语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并且二者都可和宾语相结合使用。本文将主要对比“ ”和“开”的宾语类型,探讨其共有的宾语类型、“ ”特有的宾语类型和“开”特有的宾语类型。  相似文献   

8.
汉、俄语中颜色词的内涵意义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浩瀚的词汇海洋中,颜色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由于受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在视觉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和象征意义是不尽相同的.在汉、俄不同的语境中,颜色词所指代的意义有时是完全相同的,有时会产生不等价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来年,日源外来词源源不断流入现代汉语。其中由“控”构成的一系列新词也频频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控”来源于日语,作为日源外来类后缀,被人们不断创造出新的“控”词组。“控”词组彰显了现代汉语的与时俱进与开放包容等特点,并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有继续发展的趋势,然而,从保持汉语的规范化与纯洁性角度来看,应该理性地筛选与运用日源外来词。  相似文献   

10.
近来年,日源外来词源源不断流入现代汉语。其中由"控"构成的一系列新词也频频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控"来源于日语,作为日源外来类后缀,被人们不断创造出新的"控"词组。"控"词组彰显了现代汉语的与时俱进与开放包容等特点,并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有继续发展的趋势,然而,从保持汉语的规范化与纯洁性角度来看,应该理性地筛选与运用日源外来词。  相似文献   

11.
12.
黎际文 《科教文汇》2009,(30):246-246
“类思维”是以与西方以“点思维”为代表性思维模武相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主导性思维模式,它在汉字和中国画的造型上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13.
沈光浩 《科教文汇》2008,(10):190-190
“来”类趋向动词是现代汉语动词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除了具有动词的属性之外,还可以和其他动词组合表达多种意义。从整体上来看,“来”类动趋短语与动结短语从表义到形式都存在着很多共性。  相似文献   

14.
15.
一、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原始发起国之一 1947年4月至10月,当时的中国政府参加了有18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第二届筹委会”。这次会议的实质就是筹办“关贸总协定”,也是国际性首轮的多边关税贸易减税谈判。同年10月30日,中国政府曾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8年3月又签署了“联合国世界贸易与就业会议”的最后文件。同年4月21日,按“临时适用协定书”规程,中国政府作为最后文件签字国之一签署了该“协定书”。1948年5月21日,中国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原始缔约国之一。 1949年4月至8月,当时中国政府委员参加了“关贸总协定第三届缔约方大会”,并参与了第二轮关税减让谈判。中国对66个税号商品项目作了  相似文献   

16.
蒋娟 《科教文汇》2012,(31):133-133,148
谈词语的意合,不能不提到复合词:谈短语的意合,不能忽略成语俗谚;谈句子的意合,不能不提紧缩复句.汉语紧缩复句凝练精短,注重“意合”,言者以意缩句,闻者以意会之,这在别国语言里是少见的.但目前关于汉语紧缩句的定义及归属问题,学者们争论不休.源于此原因,本文试图从汉语“……就……”紧缩句的日译角度、从句子自身特点来探索日汉语的共同特点,找出相似的规律,以期对语法研究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17.
吕娟霞 《科教文汇》2010,(31):74-75
自周小兵(1992)试析"不太A"后,关于"不太"、"不大"、"不很"、"不怎么"一类词的研究相继出现,但我们认为以往学者对"不怎么"与其他"不太"类副词的区别研究还不到位,对于这类词构词方式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次,关于"不太"类副词与程度副词"有点"的区别研究还不到位,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陈林 《内江科技》2012,(12):27-28
通过汉日语"吃"的隐喻表现探讨了两种语言中"吃"的意义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各自的语义扩展模式,揭示了两者各自的内部结构。汉日语"吃"在表现形式和意义扩展上有共性,也有一定差异。在表现形式上,两者都可以接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只是在语序上存在差异。其次,日语中的"吃"也具有很强的造词能力,如"食い残す"(吃剩)、"食い尽くす"(吃光)、"食い入る"(吃进),这和汉语中表示变化、消失、趋势等动词相似。另外,日语的"吃"词尾富于变化,通过词尾的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意义。而汉语的"吃"如果想实现不同的意义,一般要改变和其搭配的词语。在意义扩展上,汉日语"吃"的主要意义扩展都由生活依赖及生活状态、生存竞争等隐喻而来。从整体上看,语义扩展模式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只是在具体意义的扩展上还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9.
易松明 《科教文汇》2010,(11):148-150
受汉语"是"的负迁移影响,中职学生关于英语动词"be"的误用非常突出。本文通过从形态、语法功能、语义及翻译等几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虽有众多相似之处,但二者的翻译并不对等。  相似文献   

20.
在某种程度上汉语和日语是同文的语言,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可以较容易学习日语,但常常受母语干扰而不能很好地掌握日语,既有"同文的便利"又有"同文的诅咒",尽可能摆脱"诅咒"是日语学习者的目标之一。为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日语,以汉语的"意外"和日语的「意外」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和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书面语均衡语料库各抽取500个例句,以例句为基础,从词性、意义、句法功能、搭配关系、感情色彩方面考察其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