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思想品德课(下称思品课)教师担负着塑造一代新人美好心灵的重任,其本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思品课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思品课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认真学习、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要求我们把自己的日常工作与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起来,爱事业、爱学生、爱思品课教学工作。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进行思品课教学改革,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二、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最基本的师德规范。思品课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的基础上,要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李立明 《教师》2011,(33):94-94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下简称思品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魅力、情境化教学、实践活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等方面探究激发思品课学习动机的策略,让学生喜欢上思品课、力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小学思品课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它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思品教师更多地研究思品课教学,多维度激活课堂教学要素,为思品课教学注入活力,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品课”)教学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矛盾的准则。教学原则必须反映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符合教学活动的实际。什么是思品课教学的情感性原则?为什么要提出思想品德教学的情感性原则?在思品课教学中怎样遵循情感性原则?这是本文试图简论的几个问题。思品课教学的情感性原则的涵义,是指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借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完成情感教育目标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准则。1、思…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品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使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统一,以提高教育效果。但是,据笔者对思品课教学效果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思品课教学普遍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文略述己见。问题一:道德认识存在技明显的问题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是思品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思品课要引导儿童分析一些道…  相似文献   

6.
小学思想品德果是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它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鲜的个性特征。作为一名思品课教师,为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依据和围绕思品课大纲中的要求和目标,结合思品课的内容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思想教育。特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榜样的感染力,对小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我通过采用以情引理,理中渗情,情理交融的理性内化和行为示范,…  相似文献   

7.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下简称思品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魅力、情境化教学、实践活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等方面探究激发思品课学习动机的策略,让学生喜欢上思品课、力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反观我们的教学,绝大多数教师对这门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学生也可谓苦口婆心,但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甚至事与愿违。如何完成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任务?如何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呢?一、提高教师素质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的工程,因此任课教师自身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作为一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执教者,必须树立德育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谢斌 《快乐阅读》2011,(12):76-77
日臻成熟的多媒体技术融入到现代思想品德教学之中,教师根据思品课的教育主题和教学内容,模拟课文中描述的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入境感受。同时也可使抽象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趣味化,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知,使教育内容内化成自己的自觉行为,给思品课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万红华 《南昌教育》2004,(10):13-13
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不少教师认为低年级的思品教学不如高年级那样教起来得心应手.再加上教师思想上也不重视,故效果不佳,其实,低年级的学生及教材有着自己的特点,只要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生动活泼的方法,就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这几年教学中,我注重优化低年级思品教学手段.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对中学生道德行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思想品德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个体自觉的道德要求,并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这一“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也就是实现知行统一的过  相似文献   

12.
探讨提高思品课课堂教学效果的作法是思品课教师研 究的重要课题。我在思品课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要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目标要明。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吃透大纲和教材,  相似文献   

13.
正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造就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思品课教学的中心任务。如何保证思品教学效果,真正使学生获得政治上的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民族的自豪感、无私的正义感、追求真理的理智感和圣洁的美感,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情感教育是提高思品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中,我的主要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吴琼 《成才之路》2013,(32):35-35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成才。而判断一节思想品德课质量的高低,关键是看学生能否通过思品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教师所讲的道德观用于生活实践中,转化成自身的良好道德习惯,能否将思品课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深化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育人先育德,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即从道德知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意志、道德行动。而习惯属于道德行动的范畴。如果一种教育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习惯,就是不完全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因此,教师要抓住思品课这一主阵地对学生“炼之以志,导之以行”。思品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紧扣教材“,以人为本”,融会贯通,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道德理论、行为规范等标准正确指导自己的言行,…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功不可没,但由于依然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还是停留在知识层面的灌输,不重视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这一做法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初中的思品课是以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其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作为思品课教师,我们尤其要在增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能否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思品课教学目的的关键。所以在思品课教学中,应把“激情”这一手段贯穿一堂课的始终,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小学低、中年级思品课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思品课“说教”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克服,思品课更多注意在教学情境下进行交互式教学。但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还没有完全关注课堂上学生经历道德经验的积累。因而,思品课教学目标所涉及的主题,不能很好地内化成学生思想品德素养。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提高其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觉悟和法制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主渠道和一个基本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学生在复杂的社会变革中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从而使“思品课”教学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传统的“思品课”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落实思品课任务强化思品课效果马青玉小学思品课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课程。它以“五爱”教育为中心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因此,它既具有知”识性,又注重实践性。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