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印度群岛女作家简·里斯在《藻海无边》中用一个克里奥尔人的视角,对《简·爱》中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观点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里斯认为《简·爱》的故事只是“英国人的一面之词”,因而,她在作品中对生活在英殖民地的克里奥尔人赋予了极大的同情。她决心通过《藻》的创作写出一个真实的西印度群岛。因此,《藻》不仅是一个克里奥尔女子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一部19世纪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史,是作者对殖民主义和父权制社会的有力控诉  相似文献   

2.
韦铭 《鸡西大学学报》2014,(10):121-123
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释《茫茫藻海》中主人公安托瓦内特最后走到火烧阁楼这一步的深层次动机,指出了她由于各个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精神彻底崩溃,最后为了自我实现的诉求,以"飞蛾扑火"之姿在大火中得到自由。  相似文献   

3.
20世纪英国女作家琼·里斯的名作<茫茫藻海>系经典小说<简·爱>的续篇,小说中<简·爱>里那阁楼上的疯女人被赋以话语权讲述在她"疯颠"之前与罗切斯特在西印度群岛上的生活.作家努力呈现西印度群岛的另一面写作意图和对群岛上自然界和女性的一种再想象,充分显示作者创作中的生态女权意识.  相似文献   

4.
《藻海无边》是借《简·爱》里一个未被充分处理的人物伯莎·梅森而写成的一部小说,被认为是后者的前篇。《藻海无边》和《简·爱》在小说情节和诸多写作手法上一脉相承,但《藻海无边》并非是《简·爱》的简单仿作,它在更大意义上是对后者的改写与颠覆。  相似文献   

5.
陈丽芳 《教师》2011,(20):124-125
钱中文认为理解"复调小说"的含义,关键点是: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与主人公、作者之间平等的对话。本文即从他的第一个关键点入手,探讨《藻海无边》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识,从而加深对小说中复调艺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简·里斯在《藻海无边》中描述了一系列的死亡意象,通过对真实的死亡、在场的死亡等一系列死亡场景的描述,展示了主人公安托瓦内特的心路历程,表达出对生活毫不妥协的追求精神。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藻海无边》中双重乃至多重声音交替叙述策略的运用,完成了对“中心话语”的解构,并通过隐喻与象征手法运用分析,揭示作品如何深化主题,实现对存在于现实中和文本中的殖民话语和父权话语的双重反抗.  相似文献   

8.
作为对名著《简·爱》改写,小说《藻海无边》通过解构男权中心,对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进行重新塑造。通过女性主义理论对本篇小说进行解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说《藻海无边》在借助于树立女性的经验主体、意识主体和言说主体来使女性这一性别群体的主体存在得以彰显和认同之时,在艺术手法上亦采用了以性别视角、尤其是女性视角作为参照角度来生发文本、展开情节。  相似文献   

9.
出生于牙买加的英国女作家简.里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创作技巧刻画了《简爱》中的疯女人"伯莎"鲜为人知的一面。各种自然景物和色彩在里斯的笔下都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所谓"万物皆传情"。解读《藻海无边》中丰富的象征意象可以揭示疯女人前身———安托瓦内特一生孤苦凄惨的命运以及她作为西印度群岛的女性代表所受的殖民主义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10.
陶李 《文教资料》2011,(20):15-16
简·里斯在《藻海无边》中通过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对男性殖民意识的对抗,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追求心灵的救赎三个层面的书写,表达作者欲冲破殖民意识的束缚和男性压迫的藩篱,解构"女人说男人话"的社会系统,从而追求女性解放、憧憬两性融合、向往自然和谐的理想。  相似文献   

11.
12.
《百万英镑》是马克吐温一部寓庄于谐、风趣幽默的巨作;试从认知学和心理学视角借助概念整合理论解读《百万英镑》,探究一位拥有百万英镑流浪汉富翁的诞生、社会阶层反应的变化和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为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剖析及作品解读提供了一个有利线索。  相似文献   

13.
《家》是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这部长篇小说向世人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激荡中国的背景下,封建文化与新思想碰撞的故事。这部作品充分展现了旧社会高氏家族一代人在封建思想、礼教制度的影响下,其性格被压抑、爱情被束缚、不敢反抗的悲剧。侧面展现了旧社会部分民众对封建礼教的拥护,对享乐主义的宣泄,对部分国人利己主义的不耻。但同时,作品人物三弟高觉慧受到五四运动新思想的影响,内心逐渐觉醒。印证了新思想、新文化必将战胜旧制度,社会会不断进步,人们终将会冲破枷锁迈向自由。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家》中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展开分析,探究两种文化间的冲突,了解该时代的特征,分析何种内因、外因让家族文化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生态批评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看,海明威的著作《老人与海》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一面,与此同时,也深层次蕴含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任何违背自然法则、妄图征服自然界的行为都是错误的,都必定要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惩罚。  相似文献   

15.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被压抑、被抑制的欲望(以伪装形式出现)的满足。在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中,老人多次梦见了非洲和狮子。对梦中的非洲和狮子进行解析,并以此为背景分析那隐藏在冰山下八分之七的主人公圣地亚哥的欲望以及作者海明威的欲望——辉煌与身份,重压下的风度。  相似文献   

16.
17.
加勒比女性作家简·里斯所作<藻海无边>被誉为名著<简·爱>的前篇,两部作品间有着很强的联系,而学界也一直从不同角度对两部作品进行着对比研究与探讨.从互文性批评理论角度分析两部小说之间的隐性互文性关系,能够更好地了解两部作品之间的关联与内涵,从而深化对<藻海无边>这一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茅盾的处女作《蚀》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小说中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揭示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灵魂深处苦闷与放纵、折磨与抗争的矛盾,剖析其心理活动的深层次的原动力因素,从人性的视角对《蚀》进行一种全新的诠释,进而佐证茅盾在中国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历史进程中,将中西异质文化批判继承并有机融通,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自吉尔伯特和古芭的《阁楼上的疯女人》问世以来,文学中的女性疯癫现象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经典作品中的这一问题。疯癫不是与生俱来的精神疾病,女性疯癫亦非自然化的产物,而是特定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疯癫的标签一旦落在女性的身上,她们从此陷入无声的黑暗之中。《简·爱》中的伯莎·梅森、《藻海无边》中的安托瓦内特和《黄墙纸》中的女主人公,三者的疯癫均是父权制在所谓"理性时代"的产物。对女性疯癫建构的探讨,旨在揭露父权制及其男性中心主义医疗体系通过建构女性疯癫达到剥夺女性话语权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