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鲜于静 《文教资料》2014,(22):13-15
在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中,多克托罗从20世纪70年代的视角,重构了美国“进步时代”抗争与寻求解放的女性,真实和虚构女性人物的融合反映了20世纪初期美国女性的生存状态。小说塑造了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女性人物,包括激进女权主义者、中上层社会白人女性、妓女、黑人和犹太女性。在历史的变革中,她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女权运动的影响,试图摆脱受奴役的状态,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同社会、命运进行抗争,寻求解放和幸福。该小说反映了作者在女权运动时代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女性身体和意识的解放、社会活动的参与、理想与和谐的两性关系是女性获得幸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大部分小说是以女性的情爱生活作为源题材的,情爱心理是她刻画女性形象的基本视角。本文从张爱玲《传奇》里代表性小说《倾城之恋》和《金锁记》介入,就其中女性形象的情爱心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顾辰 《海外英语》2013,(22):223-224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为英国著名的女小说家,十分擅长通过平淡无奇、显而易见的日常琐事来表现深刻的人生哲理,这其中,女性主题与女性人物是其作品的重要特色,凯瑟琳女士的大多将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翁,以女性独有的视角与体验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的残酷压迫与伤害,反映出凯瑟琳女士对女性命运与女性生存的探索与关注。该文正是在此基础上,以《莫斯小姐的一天》、《一杯茶》、《莳萝泡菜》与《幸福》四部小说为基础,解读作者笔下女性人物的觉醒之路。  相似文献   

4.
作为对名著《简·爱》改写,小说《藻海无边》通过解构男权中心,对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进行重新塑造。通过女性主义理论对本篇小说进行解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说《藻海无边》在借助于树立女性的经验主体、意识主体和言说主体来使女性这一性别群体的主体存在得以彰显和认同之时,在艺术手法上亦采用了以性别视角、尤其是女性视角作为参照角度来生发文本、展开情节。  相似文献   

5.
《月牙儿》和《阳光》是老舍为数不多的采用女性视角和第一人称内视角叙事方式的小说。小说通过女性视角,采用第一人称描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女性人生经历,二者均以悲剧结尾。其散文诗的叙事风格和贯穿全文的意象表述,是对悲剧的诗意化表达,使小说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不同视角对孙犁的诗体小说 ,杨沫的《青春之歌》中的女性角色和《红旗谱》中的朱老忠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thfield,1888—1923)是二十世纪初活跃于英国文坛的女性短篇小说家,她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她对于女性问题的思考。在《莳萝泡菜》中,她采用女主人公薇拉的视角,从女性的角度叙事,对现代女性孤独感和幻灭感这一主题进行了揭示和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莳萝泡菜》中的女性视角的叙述手法来进一步深化对该小说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凯特.肖邦在小说《苏醒》中描写了女主人公艾德娜的个性成长经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该小说的研究著述颇丰,其中也有不少学者从女性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但是,国内以具体的女权主义理论为指导对该小说进行研究的论述还相对较少。因此文章将以精神分析女权主义理论为指导来研究讨论女主人公艾德娜在父权权力结构和文化统治下从女性自我意识的丧失到最终觉醒及其"实现"的心理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自然和女性是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重要主题。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逃离》,对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的独特联系进行分析,揭示了艾丽丝·门罗是一个具有生态关怀和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0.
《斯通纳》是约翰·威廉斯的学院派小说代表作,该小说围绕主人公斯通纳展现了价值观截然相反的两种女性形象。本文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斯通纳》中的伊迪丝与凯瑟琳两位女性角色为研究对象,通过形象对比,揭露父权制社会中的男权思想对女性的限制和压迫。笔者认为女性有追求自由的权利,女性只有获得平等的话语权才有机会在社会中得到尊重。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的短篇小说是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过渡形态,但在体式上已经体现出现代小说的特点.清末民初短篇小说在体式上的变革主要有: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叙述体制、叙述视角等方面.它在体式变革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抒情小说的出现.抒情小说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构造和艺术功能.清末民初短篇小说还造就了其他一些新型小说体式.在以上诸点上,它完成了古代小说体式向现代小说体式的艺术转换.  相似文献   

12.
幼儿英语故事是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幼儿英语故事教学是幼儿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基本形式。论文界定幼儿英语故事教学的含义,总结幼儿英语故事教学的特征。重点从故事的欣赏与理解,关键词汇与句型的教授,再次熟悉故事、表演故事以及故事的延伸与扩展角度设计幼儿英语故事活动,提出幼儿园英语故事教学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3.
凯瑟琳·安·波特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她以为数不多的中、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蜚声美国文坛.她的短篇小说"斜塔"以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纳粹主义兴起之前的德国为背景,谴责了战争的罪恶,审视了人类的弱点和趋恶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处境与命运的关注.本文从波特精湛的写作手法入手,从小说伦理学的角度对<斜塔>的主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月下小景》是沈从文的短篇故事合集,其内质便是改写后的佛经故事。在外8篇中,沈从文努力模拟着"故事"现场,探索着"讲故事"的方式,并在其中渗透了他对人生和重铸人生的哲理性感悟。通过分析《月下小景》中的8篇故事,能够窥探沈从文的"故事特质":首先,"远方"在沈从文说故事的手法中,被视为一切故事的源头;其次,故事是可以复述的,故事的完成至少是两重的创作结果;再次,故事都包含某种有用的忠告;最后,故事是超越一切历史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川滇黔相邻地区的昆明、楚雄、曲靖、六盘水、毕节、昭通、凉山、宜宾等地的民族中广泛流传有支格阿鲁故事和罗隐故事,其中有数十个故事内容完全相同。将区域内支格阿鲁故事和罗隐故事进行全面梳理,从故事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和文本释读,阐释区域内流传支格阿鲁故事与罗隐故事之间的关系以及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介子推故事最早见于《左传》的记载,从行世之日起就备受关注,经过后世的不断演变,尤其在后世民间叙事的介入和传说化的过程中产生了鲜活的生命力而传承沿袭至今。同时介子推故事也为戏曲的创作继续附会缘饰提供了借鉴的意义和发挥的空间,元明清戏曲中的介子推故事在人物形象、结局设计等方面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从阅读的规律尤其是儿童学特殊的规律来看,儿童学的开头具有的意义要比一个精彩的故事似乎还要重要得多,因为哪怕是一个最精彩的故事也是从一个精彩的开关开始的,在对经典本的解读中,本拟对精彩的开头加以分析,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归纳,以期对开始的意义获得相对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文化视角解读王尔德的短篇小说《坎特维尔城堡的鬼》。与18世纪英国哥特小说的特点不同,虽然此小说也是一个有关鬼的故事,但由于故事发生在欧洲和美国文化冲突和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小说中鬼魂出没的场面却不再具有恐怖的效果,变得滑稽可笑但又蕴含深意。文章从3个方面解读这篇小说:首先从文化角度评述小说中"新"、"旧"两个世界的冲突和调和;接着分析达成二者调和的小女孩弗吉尼亚在小说中的作用;然后论证主人公西蒙爵士的鬼魂是堂吉诃德式的形象,而《堂吉诃德》是这篇小说的潜文本;最后,以《坎特维尔城堡的鬼》的双声性作结,揭示出这部短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回归事实:用故事讲述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用故事讲述新闻是新闻回归事实的新取向。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的本质是故事,然后阐释了用故事讲述新闻的意义,并从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两个层面论述了用故事讲述新闻的途径。应该说,用故事讲述新闻,在娱乐化的基础上提升了新闻的内涵,拓展了新闻的影响力,使新闻更具有魅力。  相似文献   

20.
从《变形记》问世至今,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解读,总是把目光集中在推销员一夜之间变成甲虫上,强调作品对使人“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那使人变成虫的力量”的认识。本通过对卡夫卡创作作品时思想情感状况的分析,指出该作品其实是作灵魂中“可怕的和恶心的”东西的艺术表现,作通过写出来而把它们从心底赶出去,从而获得灵魂的解脱和安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