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申艳最为关注的是那些卑微存在。在诗歌中,她让卑微灵魂自由翱翔,同时也使诗歌本身有了来自生活的基石。在申艳的诗歌中,更多的时候,这种卑微的存在就是主体自身,诗作表现出一种内向"建构"而不是激切的"命名"的转向,透露出的是理想主义的高贵与女性自我拯救的另一种可能。正因为主体自身的卑微,面对具有同样价值诉求的生命存在,诗人不再矜持于人类的崇高与伟大,而是谦逊地俯下身子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自然万物做着物我无间的灵魂交流。申艳以女性的细腻与温情为那些卑微存在刻画生命群像。在生命意识的烛照下,申艳的诗歌折射出的是卑微存在的灵魂之光。  相似文献   

2.
《狂人日记》是鲁迅自我灵魂的投射,是他三十多年来的生命的总结和新生,是他寻找生命本真的绝地探索。从"俟堂"到疯狂,从狂言到象征,从疯癫到病愈,鲁迅借狂人的书写探寻着生命深处的真"无"与虚"有",以象征的形式开启了离去归来的灵魂自叙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晚唐诗人李贺和温庭筠的艳体诗歌呈现明显的词化特征,它们往往用细腻深隐的方式来抒情,诗中的女性形象具有普泛化和世俗化的特点,与后来词中的形象更为接近.诗中的意象和用语则趋向于华美艳丽.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解读组诗文本,抓住家园情结这一内核,较为翔实地剖析了诗人对农耕民族的精神历程与诗意关怀,并归纳了三个艺术特点:即忧患精神的张扬、时空转换的把握和整体象征的艺术自觉。  相似文献   

5.
作为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找不到命运答案的逻辑归结.或者说是莎士比亚对英国命运的最后理解和解释。雅典作为一个人文圣地的象征,莎翁想通过泰门对单纯社会秩序的理解,重新复归这块圣地,并规范一种和谐的人文秩序。而当一切人性的丑恶和命运的悲剧将这梦想摧毁时。人世的一切就皆为恶了。人文秩序彻底颠覆了,泰门也从此失去了任何复归乐园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象征性诗歌是以意象暗示、呈现象征意义的。其意象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意象与意象间具有的比喻关系构成的,即比体象征;一种是以意象的连续的铺展、延伸构成的,即赋体象征。这两种象征意象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弄清它们的构成方式及其特点,将有助于我们的诗歌创作和诗歌鉴赏。  相似文献   

7.
《公众的怒火》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借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去重新解读这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可以看出,通过对官方话语的颠覆,文本实现了对“罗森堡间谍案”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8.
欧阳娜 《大学时代》2006,(11):38-39
本文依据拉康学说,指出在《老人与海》中,借助想像域的“误认”,巨鱼成为老人建构自我的小他者这一点决定了老人毁灭巨鱼且失去巨鱼的必然,并运用拉康关于说话主体的分裂性理论揭示出老人捕鱼的行为本身,既不是为了荣誉,也不是为了某种证可,而是一种冲破想像之假和滑脱于象征之网的欲望向真实域的复归。最后试图探究整部作品结构所指向的终极含义并得出自然成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音乐世界》2012,(17):60-61
之前说了这么久的《阿娘史道传》终于真正出现在了观众眼前,李准基的演技也是再次诱惑着大家的眼睛。已经不是第一次的古装扮相,这次你有为他的华丽复归所着迷了吗?  相似文献   

10.
立人成人,是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立志追求的教育理想,也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核心目标。而立人必须先立魂,就语文教学而言,最基础也最有效的立魂环节当是课堂教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读实践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宋茂红 《小学生》2010,(9):45-45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2.
戴维·洛奇的<你能走多远>是一部以梵二会议前后变革中的宗教和俗世生活间的碰撞及对话为题材的小说,遗憾的是,尽管国外学界普遍肯定了这部作品的重要性,国内却并无相关译介研究,参照巴赫金对于狂欢化时空体的表述,不难发现,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狂欢化叙事空间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13.
《铁丝网上的小花》是一本关于战争的图画书,作者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战争展现在读者面前,带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叙述视角的变化、语言的细腻、图画设计的巧妙、色彩的搭配等,都为这本书贴上了经典的标签,学习这样的图画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培养纯真善良的高尚道德情操,是一本值得仔细品读的图画书。  相似文献   

14.
电影象征问题,或著述,或论文,可谓比比皆是,故文章题目用一“也”字,象征在当今文艺领域,是一种修辞手法、一种媒介。在电影艺术中,也存在丰富的象征话语流变。在电影创作中,应力求准确地选取象征意象,正确运用符号象征、寓言象征、本体象征、形式象征等方法。使电影彰显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以读为本"给阅读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使语文课不再一味地机械训练,让学生找回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让老师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使语文课返璞归真,更具"语"味,回归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位。  相似文献   

16.
细读《粤东词钞》,发现其中包含几组相互缠绕的矛盾现象:生活化的词与创作中的书斋化倾向、不无尊体意愿与尊体意识消蚀于无形、新名词新意境与古旧文体形式的博弈。理解和解释这些词体文学创作中发生的现象,需要依托一个共同的基础,即必须解开它们共同的指向和关节所在:推尊词体。然而,解开这个结的同时,又可能意味着不得不摧毁尊体这帧幻影中包藏的美好愿望。这是一个悖论。讨论这个两难的命题,对于探寻千年词史的终极走向以及词体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非仅关涉广东一地词学而已。  相似文献   

17.
作者看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相似文献   

18.
王朝辉 《英语辅导》2008,(6):134-136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美国20世纪杰出的南方女作家。从小受到天主教的影响,她的作品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救赎色彩。在她的代表作《好人难寻》中,她通过隐喻与象征来抒写寓意深刻的主题,让读者从字面意义之外看到其最后的、神秘的宗教含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小说《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时空反映客观时空的三种方式:真实地再现客观时空,反角度地表现客观时空,以时空体对位和多重对话的复调形式升华客观时空。探析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家肖洛霍夫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20.
戴小燕 《学苑教育》2012,(23):33-33
曾经有这样一种观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再多的技巧都是多余的,只要带领学生读就行了。这一观点虽然显得有些偏颇,却也道出了“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朱永新教授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就是这个民族的阅读史”,其倡导并实施十多年来的新教育,主张学生晨读暮诵,其实质也是对阅读的一种认同与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