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议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分论点设置的本身。分论点是议论的核心,若所设置的分论点不合逻辑、表意不清、前后矛盾等,就会直接导致论证的失败,让议论文失去价值。我们要严肃地对待分论点的设置,认真思考分论点内在的语言逻辑,更清楚地表达,让我们的议论文因此而有力。  相似文献   

2.
茹清平 《学语文》2005,(3):38-39
从内容上看,本文紧扣“语言与沟通”的关系展开议论,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语言有时是化解误会的良药”“语言是传递关爱与理解的信鸽”“语言上的交流如果不得当,就会造成沟通上的误解”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蔺相如、冯妇一个正例,一个反例,相互映村,对比鲜明。家长与孩子沟通的事例,既富有生活气息,又使感情显得真挚。从表达上看,本文符合议论文的表达要求。采用了“总——分——总”的行文思路,条分缕析,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从发展等级上看,本文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称得上是一篇认识深刻的议论文。  相似文献   

3.
张妍 《学语文》2005,(3):33-33
中规中矩是这篇议论文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所谓“规矩”就是要符合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与结构,这种看似简单的要求操作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首先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命题的立意,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篇《有用者,即是“材”》开篇即提出了:“有用者,即是‘材’。‘有用’是衡量‘材’的标准”这个中心论点。其次全文在紧紧围绕论点进行论述的过程中,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从今到古,从道理到事例,有条不紊透析事理。最后,小作者联系当今社会生活,归纳出“一个人在自己特定的发展空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创造出了社会价值,那么他一定是有用的。那么他一定是位专业人才”,呼应了前文,进一步深化了主旨。再次,本文的作者对材料的选取与剪裁都用了一番心思,文章所用到的材料,既典型。又贴切;既熟知。又新鲜。如曹操与关羽、信陵君与侯赢的事例,宗庆后的“娃哈哈集团”的例子。引用潘长江的“语录”等等,文章血肉丰满,说理鞭辟入里。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中考作文,要求完全自拟题目的命题逐年减少,2012年所占的比例更是降至1/10左右,2013年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既然题目全部(或部分)相同,那么写好考场作文之"首",使之一开始就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就显得格外重要。怎样写好中考作文的开篇呢?下面从近两年中考满分作文中选出六招,助你扮靓文章"凤头"。一、开门见山,简而有味。如是写事记叙文,应快速入题,直入情节,不要"弯弯绕"。例如盐城一  相似文献   

5.
正"文似看山不喜平",结构平淡无奇,行文直来直去的文章自然很难引人入胜。因此,作文须知兴波之法。而文章的曲折变化也非止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议论文写作同样可以从论点的表述、论证的方法以及行文的结构等方面入手,精心构思,写出波澜。  相似文献   

6.
曾贤 《考试周刊》2013,(39):14-15
<正>中考作文就阅卷主体来讲是浏览者而不是欣赏者。因此,中考作文要想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就一定要有若干"亮点",让阅卷者一见钟情。这些亮点应该体现在标题、立意、语言等"点"上,更应该体现在"面"的结构上。因为,直观形象、清新脱俗的结构形式更能吸引阅卷老师,更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整体印象。此外,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只有做到有头有尾、层次清楚才能使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考场作  相似文献   

7.
杨永红  侯武忠 《教师》2010,(31):85-86
考场作文与平常作文不同,一是我们写作时速度要快,二是老师评卷时间特短,我把考场作文比作在电视上打广告,要想给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留下深刻印象,必须突出观点,营造亮点。如何将考场议论文写得又快又好,关键在平时训练;但考场写作时,掌握一定技巧、遵循一定的规律写,也非常重要。我这里归结一些经典议论文的写法,结合自己写作的心得.给同学们介绍考场议论文快速写作、简易可行好学的“七句”方法与要求。  相似文献   

8.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荣誉属于国家,属于整个航天队伍!我个人只具备了一点最基本的条件,主要靠国家经济的发展,靠国家发展所创造的环境,对我个人来讲主要还是靠机遇。——孙家栋青年人选择职业和专业方向,首先要选择国家急需的。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是一个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人。——于敏俗话说忠孝两难全。我觉得,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我相信终有一天我的家人会谅解我,能够理解我为国家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的中考作文题是《让我轻轻地告诉你》。有一篇考场佳作获得阅卷老师的一致认同。请欣赏:  相似文献   

10.
排比,本是一种修辞方式,用于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于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于抒情,则情深意厚;用于议论,则鞭辟入里。排比,可以起兴,可以归纳,可以分承。其实,排比也是一种构思方式  相似文献   

11.
翻看近年中考满分作文,不难发现一些文辞华丽却思想空洞,经不起推敲的作文。这些作文看上去很美,读起来很顺,但细品却味同嚼蜡。文中尽是堆砌的辞藻,“潇洒”的废话。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蒙蔽了阅卷老师的眼睛,更让“废话”者浑然不觉,继续废话。此类现象,应引起我们的警惕与反思了。下面就举一例让大家看看什么是“潇洒的废话”。  相似文献   

12.
杨宏杰 《辅导员》2010,(14):12-12
2010年江苏高考的一篇高分优秀作文被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专家高度评价为"奇文",后却被网友指出此作文与作家李汉荣的一篇发表作品相似度很高,乃"抄袭"之作。有人说,抄袭源于现行道德教育的缺失;有人说,天才从模仿开始,抄袭也是一种学习;有人说,当下,学者、教授造假成风,大环境如此,怎能苛求孩子"出淤泥而不染";有人说,抄袭就是舞弊,不该姑息纵容……  相似文献   

13.
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作文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古今中外凡语文考试,莫不考评作文能力。怎样才能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作文,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高分作文都具备哪些特征呢?  相似文献   

14.
周春林 《初中生》2006,(11):4-7
凡中考满分或高分作,都要在“发展等级”中大显身手。要使整篇章有新意,有特色,对许多考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章中设置一两处亮点,还是可以做到的。在章中有一两处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亮点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南京师大教授、江苏高考作阅卷组组长何永康说,它可以是一个巧妙的、亏你想得出来的构思,可以是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好句,可以是一个用得很有个性的词,可以是一个精练出来的字,甚至可以是一个别具风采的标点……总而言之,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作就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  相似文献   

15.
写中考作文方面的文章,似乎也免不了拾人牙慧之嫌,但从中考作文阅卷角度,教给同学们一些应试技巧,帮助大家精心营造出中考作文的更多"亮点",也很有必要。因此我也堂而皇之地套用时下最流行的说法,叫中考作文的"六个一"工程。  相似文献   

16.
<正>时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写作中被广泛采用,高三学生对新材料作文也有了一些认识。新材料作文立意要围绕材料的内容或含义,又可以"自选角度"。行文要有对材料的引用或分析。所以,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必须是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的写作。要写好新材料作文除了读懂材料之外,也就是仔细分析题目的内容、含义及要求,还必须注意选好立意角度,行文中能紧扣材料、突出中心、写出自己的真实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的阅卷工作终于结束了,说到终于,其中的辛苦自不必多言,然而,世事公平,付出就有回报,作文阅卷的收获也不少,尤其是我们一线老师来说,触动不少,对接下来的高三语文的写作教学颇有启发,现摘要整理如下,以求与同仁共商。对于2014年安徽高考阅卷作文这样一个新材料作文,我们的考生要想在众多的应试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一个较好的作文分数,从笔者的阅卷实践上来看,需要  相似文献   

18.
人们习惯上把作文称为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这种说法准确而生动地点出了作文的重要性。然而,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和中考阅卷中,发现很多学生在作文中都屡犯禁忌,导致失分过多,总结一下,共有"八戒"。一戒潦草涂改,字迹不清。俗话说:把粉擦在脸上。卷面如同人的脸面,一个蓬头垢面的人,一定不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相似文献   

19.
正据调查:我校高一年级的一个班全班45名学生只有10名学生在初中写过一至二篇议论文。学生们对议论文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就写不好议论文。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学生之所以写作能力差,是因为未能真正从阅读中获取有价值的写作技巧信息,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未能在写作中得到应用。因此,我们要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的"阅读仿写"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规范议论  相似文献   

20.
《当代学生》2015,(Z1):17
考场作文难不难?难。难就难在写作时间是限定的,写作环境是特定的,写作内容是有限制的。在考试的有限时间内、在考场这个特定环境下,要完成给定题目的作文写作,能不难吗?对同学们来说,作文堪称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甚至有些同学不堪其重负,但考场作文真的那么难吗?也不难!为什么不难?本期特稿这一组指导文章就是要告诉同学们怎么让考场作文变得不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