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发》除了"戒奢"之外,还有一条讽谏主上举贤任能的主旨,由此可以看到诸多先秦时期文学因素的影响。自《七激》始,"七体"的题材由问疾转变为招隐,但这一讽谏主旨一直未变。这成为其后七体作品的基本内容,只是在不同阶段、不同作品中表现程度与方式有所差异。这一主旨符合文臣的基本精神诉求,《七发》、《七激》等作品的宛转表达方式又为他们提供了安全合适的范本,最终造就了七体的模拟继作之风。 相似文献
2.
七夕诗属于节令诗,以牵牛织女传说和七夕节日为主要描写对象。唐前七夕诗的最大特点是直咏本事,诗歌的审美意向深受当时社会思想与文学风尚的影响,表现为一种由程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而对织女形象的刻画,则表现为由神性向人性的过渡,可以看出神女赋与宫体诗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4.
刘宝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4):27-32
众多学者在论著中把"前七子"的复古作为"台阁体"文学的对立面来看待,把"台阁体"文学的最早代表认定为杨士奇。然而,对明代学者关于"台阁体"文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一个系统考察后我们发现,明代"台阁体"文学应该起源于宋濂,明代的文学复古也源于明初宋濂等人的"台阁体"文学,只是到何、李时期达到高潮。"台阁体"文学不应作为"前七子"复古的对立,而应看成明代复古文学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理解"台阁体"文学以及明代复古运动的历史,我们必须立足于文献,澄清和修正目前学界对于"台阁体"与"前七子"关系认识上的部分偏误,并对"台阁体"进行一些翻案。 相似文献
5.
“七”体的模式与理论底色——兼论“七”体内容的矛盾性与艺术的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乃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4)
“七”是模仿枚乘《七发》形成的一种文体,具有以问答为结构、以七事为内容、以启发为手段、以规谏为宗旨的文体特征。从文体实践看,“七”形成了问疾和招隐两大模式。问疾型的理论根据出自道家,而招隐型的理论则为儒家。问疾型的内容矛盾本质是作者自觉的社会人与不自觉的自然人之间的矛盾,是角色变换与主旨不变造成的矛盾。招隐型的矛盾表现为招隐者品格的贬抑和招隐者劝世理论的肯定,根植于作者在特定时世下对仕隐的依违难从。无论问疾型还是招隐型,都一致表现出对极致美的自觉追求,这种美学风范共同源自纵横家风。 相似文献
6.
对包含《七发》在内的汉代七体赋,我们从不断模拟翻写的文学事实出发,讨论其创作动机和由此彰显出来的汉人欲望世界和游戏心态。他们把本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和现实追求推衍到极致,对美食、美色和宫室娱乐作了帝王般的穷奢极欲描绘。而七事内容的随意安排和被劝主人的被动处理,又可见汉人的游戏为文心理,以及对世俗享受的沉溺、向往和与不同时期的现政权所发生的离合态势。 相似文献
7.
8.
初中历史教学中,特别是面对七年级新生,其学习的注意力和持久力不长,如果教师不能在新课讲授前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照本宣 相似文献
9.
10.
刘全志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1):70-73
战国问对体文献有众多独特的言说方式,其中最为本质的特征应该是主动性咨询、请教行为。流行于整个春秋时期的"访问"制度,在言说方式上与战国问对体文献有着众多本质特征的一致性。具体考察"访问"行为的文本事例,可以断定问对体文献应直接来源于"访问"制度。在从"访问"行为走向诸子问对体文献的过程中,孔子及稍后的七十子著述起着重要的桥梁,对战国问对体散文而言,他们的努力无疑具有开创性质。 相似文献
11.
明遗民杜濬以才情扬名清初金陵,"诗推于皇为第一".其"茶村体"诗作浑灏精深,自成一家,与同时期的"梅村体"、"神韵体"反映了清初诗人的不同心理特征、诗歌宗尚、生活方式,共同构筑了清初诗歌的繁荣景观,影响着清诗在顺、康年间的发展与走向. 相似文献
12.
张延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3):68-72
汉语中用数目字“七”、“八”构成词语是一种能产的方式,在表义功能上主要表现“多”和“杂”两种状况。这种方式是在唐宋口语的基础上逐步产生的,其能产的原因可以从语义、语音、字形、修辞等方面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3.
“体教结合”模式是探索我国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路径,从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以来,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还有许多问题.总结“体教结合”模式20多年的实践过程,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体教结合”模式的发展,改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培养出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本文就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提出新的模式,即"七环节"教学,其基本程序是:知识联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感受概念——自主学习,理解概念——例题示范,应用概念——变式训练,强化概念——自主归纳,升华概念——自我诊断,落实概念。 相似文献
15.
“台阁体”不能等同“馆阁体”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伯鸿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117-120
明代从永乐到弘治这一百多年间,文坛上占着主导和主流地位的文学形态是"台阁体"。有关它的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当今学者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即如它的称谓也存在着偏颇的看法:把"台阁"等同于"馆阁","台阁体"等同于"馆阁体"。事实上,明代的"馆阁"和"台阁"的指称有着明显的等级和地位差别,二者之间不能等同和相互替称;且考察"馆阁体"和"台阁体"在明、清两代用法的演变,可以看出,把以"三杨"为代表的诗文文学形态称之为"台阁体",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习惯性共识。 相似文献
16.
试论王岱舆对"对问"体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王军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8(4):86-89
王岱舆在其著作《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和《希真正答》中大量地运用了对问体,在伊斯兰教和各宗教之间展开广泛而且互动的对话。通过与诸教之间的问答,王岱舆阐述了伊斯兰教哲理,让教内人的信仰更真诚,让教外人较少误解。王岱舆运用对问体的写作风格直接影响了金天柱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7.
张银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2)
"种生"的风俗应是七夕种巧芽的变异,现在的陇东、南还留有相对完整的这种仪式。挂"鹊桥图"是牛女故事在800年前的一眼涌泉,它让我们追溯到牛女故事在当时民间的繁盛情况,更让我们明白至今留着有关牛女故事精美绝伦的剪纸、年画、板画、木刻等民间艺术的原因。金元之际杜仁杰的《七夕》套曲给我们展示了十三世纪初中原一带详尽的七夕节流程:准备→乞巧→验巧→饮宴→娱乐→醉收→迟散。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已经推行多年,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带有传统教学印记的问答式教学依然苟延残喘于英语课堂里。更有甚者,为数不少的英语教师执着与痴迷于这样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传统节日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大题材。七夕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历代吟咏七夕的诗作很多。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又与中国早期的天文学知识和天体观念密切相关。伴随着乞巧、曝衣等风俗,汉代时七夕节大致形成。六朝时始出现大量吟咏七夕的诗歌,至唐宋发展到辉煌时期,诗作众多,主题多元化。至现代社会,七夕作为节日虽已不再流行,但七夕诗歌仍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悦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6):82-85
为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和现实的思考,根据大学生创新活动过程有效展开的观察和调查研究,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主要由知识建构能力、问题发现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创意发散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怀疑批判能力、实践执行能力七个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