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楼:积淀丰厚文化内蕴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楼”一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大凡喜爱古典诗词的人都知道,在唐宋诗词中,“西楼”是个高频率的经典意象.譬如: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诗词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是诗人内在情思和外在物象的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将“意”和“象”相融合所产生的可感可触景象。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感情。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艺术。这首诗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因此不可避免地烙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氛围,诗中的意象也就必然带有这种悲壮的色彩。读完全诗,从“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中,  相似文献   

3.
<正>赏读中国古典诗词,我们经常会看到"西楼"这个意象,它最早见于六朝诗歌中,其后诸多诗词曲中也屡屡出现"西楼"这个意象,尤其以宋词为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西楼"作为一个美丽而哀伤的意象被频频使用,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西楼"情结呢?对诗词进行深入的研读和分析,是准确把握"西楼"意象之内涵的重要路径。一、借西楼写相思怀人之苦西楼是建在主体建筑西边的小楼。在古代文学中,西楼常和月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因为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审美意象中,“秋”大多都表现为“悲秋”的意象。王维作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笔下的秋景诗也为数不少,“悲秋”之作在前期创作中显而易见。然而,后期诗作《山居秋瞑》中流露出的却是“慕秋”之情。本文试分析王雏各阶段秋景诗的创作,探讨诗人对“秋”的审美意象产生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菲 《英语广场》2023,(12):55-58
诗词中的抒情,通常不是作者的情绪和思想的直接表达,诗人大多喜欢借景抒情和借物抒情;“意象”是“意”和“象”相结合的最好方式。诗的精神在于意象。弗罗斯特诗歌中45首使用了“雪”的意象,在其全部诗歌中占据了13%的位置。弗罗斯特诗歌标题包含“雪”的有《雪》《雪尘》《雪问》《雪夜在林边停留》和《一堆残雪》。弗罗斯特的诗里,各种雪景中的雪都有着各自的象征含义,探究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雪”意象有助于深化对弗罗斯特诗歌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唐代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明代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可见,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古代诗人艺术追求的至境。但是,意象不仅仅是诗人借以抒情、释怀、喻志的普通事物,还昭示着中国传统文人一贯的人生态度和心灵境界。因此,我们在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对其中的某些意象进行重点解读,以引导学生抵达对诗词意境及内涵的领悟和把握。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本文拟就几…  相似文献   

7.
蝉,在诗词中是一种物候性意象,负载着诗人悲愁哀怨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情感符号。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三首唐诗都是借咏蝉以寄意的名作,虽旨趣迥异,然各臻其妙。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蝉在诗中是种物候性意象负载着诗悲哀怨的情感验成为种  相似文献   

8.
古代诗人每每采用不同的修辞方式以创造诗的意象。为了使诗的意象具有强烈的美感,很讲究以色彩词来烘染事物、环境、气氛,借以表达诗人的特定情绪和感受。因此,重彩的修辞方式乃是古典诗词中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在古典诗词中,重彩的修辞方式,大约有下列几种:有“野径云俱  相似文献   

9.
物象、意象、意境在诗词中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分别起不同的作用。一、物象和意象物象即是客观事物,它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来说,诗人在创作时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写情志,化物象为意象。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态、颜色,是一个物象,但当诗人把它写进诗词中,它就含有了诗人的情感意趣,成为诗词中的意象了。李贺在《致酒行》中写“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诗句中的“柳”已被赋予了对“主父”的深…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诗词向来有登楼抒怀、遥想佳人的传统。这种独特的文人情怀使得"西楼"一词在唐诗宋词中反复出现,很好地表达了诗人、词人的内心感受,展示了他们的情感状态。探求"西楼"意象在唐诗、宋词中的内涵不同,并经历了由具体实指的房屋建筑到虚指的情感表达的象征物的演变过程实有必要。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感伤悲凉的怨情传统以及"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是"西楼"内涵演变的三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意象的种类1.描述性意象艾青诗歌描述性意象在诗中表现为诗人的心意情思渗透事象、物象,而事象、物象直射出诗人的心意情思,该类意象大多意在象表,比较外露.在我国古代,许多抒情小诗是由纯描述意象构成.刘长卿的《逢雪宿英菩山主人》有“日暮苍山下,天寒白屋贫.东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卢伦的《和张仆射塞下曲》有“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人之情全寄在具体的描绘意象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初语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遴选了晚唐诗人杜牧的《赤壁》诗。笔者在教授该诗的过程中,就“折戟”一处有了一些想法,特作此笔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擅长通过对具体物象的现实描写联系意象达到抒情的目的。而意象图式理论强调的是思考时用我们的身体体验形成的形象生动的内心图像,这点与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意象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鹤雀楼》一诗为例,尝试解释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意象图式,从而从意象图式的视角分析《登鹤雀楼》一诗不同翻译版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14.
也谈“商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振振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一文中提出的《泊秦淮》诗中的“商女”唱曲处是在“商人船上”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仍须补充证明;“商女”并非“商妇”,而是“商人之女”,叶桂女《琵琶亭》等诗中存在的“商女弹琵琶”现象是由于诗歌意象模拟与继承过程中发生的意象移植与重组造成的,因而不足为据。  相似文献   

15.
“酒”是我国古代诗人特别喜爱、钟情的一个传统的审美意象,我国古代的“酒诗”以其特有的风貌影响着后世的诗词创作。尤其到了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又赋予“酒”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使之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倍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倪慧 《语文天地》2016,(1):24-25
"风雨"是诗词高频使用的意象,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瓦店雨作》中感慨:"诗人长怨没诗材,天遣斜风细雨来。领了诗材还又怨,问天风雨几时开?"明代的李西涯在《麓堂诗话》中评说:"风雨字最入诗。"可见"风雨"意象在诗词创作中的受欢迎程度。朱光潜曾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的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  相似文献   

17.
“学有余而约以用之,善用事者也。”这是南宋词人姜夔《白石诗说》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就诗词创作而言的。姜夔认为,在诗词创作中,诗人在“用事”时,应当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进行严格的取舍与剪裁。即“约以用之”。用姜夔的这个创作主张来评价梁实秋的怀人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用事”特点,笔者以为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18.
李建邡 《学周刊C版》2011,(4):200-200
子规,俗称杜鹃,又称布谷鸟。在占代,子规染上了极为丰富的人文色彩。相传杜鹃为蜀帝杜字的魂魄所化,因而夜鸣不已,声音凄切。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用杜鹃这一意象抒写悲苦哀怨之情。如杜甫《子规》诗言:“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宋代陈亮《水龙吟》词云:“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相似文献   

19.
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送我至剡溪”;王维《_______》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______《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2.南宋词人_______在《扬州慢》中有“过春风十里,_______”之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荒芜景象。3.中唐诗人_____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与盛唐诗人王维诗中的“白云回望合,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4.王勃与____、_____、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苏轼与父_____、弟_____皆列于“唐宋八大家”。“…  相似文献   

20.
《色彩》是一首意蕴深广的哲理诗。诗人闻一多在这首诗中别具匠心地运用绘画艺术给生命着色 ,用化抽象为具体的技巧 ,赋予色彩以生命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意义 ,表现了诗人对“色彩”的独特理解和观照生命的独特视角。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表现 ,并且这种情感一般都依靠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现。我们领悟这种情感 ,必然要借助诗中具体可感符号 ,即意象。我们解读《色彩》这首诗 ,首先要找出这首诗的最主要的意象———“色彩” ,并思考这些意象的特征 ,然后再分层透视它在诗中对表现情感和主旨的作用。对于“色彩” ,一般人总停留在对各种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