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揭示梯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指导学生利用本地山林中到处都有的竹笋,来自制简易学具进行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具的制法是:用鲜竹笋一根(大小不论),纵向剖开,用一张不透明的有色矩形纸片DEFG复盖剖面上半部,使留出梯形BCMN,如图所示。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矩形纸片向上方平移。当DE平移至M′N′处时,使得到一个上底缩短为M′N′的新梯形BCM′N′。继续平移,又将得到上底比MN更短的新梯形。当DE平移至A处,即梯形上底长度为O时,原来的梯形就变成三角形了。学生由此可以发现,梯形面积公式也  相似文献   

2.
几何大厅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现在上场的是梯形。“嘿——”只见梯形运了一下气,身子摇了摇,它的两腰慢慢伸长,最后相交于一点,竟成了一个三角形。“好!”场下一片喝彩声。三角形叫道:“你变了形,能把你求面积的公式也变得和我们一样吗?”三角形的话音刚落,梯形手一指,屏幕上出现了:(上底 下底)×高÷2=(0 下底)×高÷2=底×高÷2。梯形继续变化,只见它身子晃了晃,上底慢慢伸长,最后与下底同长,竟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哗!”场下一片掌声。平行四边形叫道:“你变成了我们的模样,也能把求面积的公式和我们……”不等平行四边形的话说完,梯形手…  相似文献   

3.
研究梯形问题常常要视已知条件添加某些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或矩形)问题,从而使分散的条件适当集中,找出原问题的答案·一、当已知条件中含梯形两腰或同一底上两角时,可平移一腰或过上底两端点作高,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解;或延长两腰,把梯形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1·平移一腰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例1如图1,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3,AB=4,BC=7,求∠B的度数·解:过A作AE∥CD交BC于E,则四边形AECD平行四边形,所以AD=EC,CD=AE·因为AB=CD=4,AD=3,BC=7,所以BE=AE=AB=4,所以…  相似文献   

4.
梯形的分割     
梯形是一个特殊的四边形,其综合知识运用特别强.在研究梯形的问题中常常要运用到分割思想来处理.一、梯形常见的分割1.连接一条对角线,把梯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2.平移一腰,把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3.延长两腰,把梯形转化为三角形.4.作两条高,把梯形转化为两直角三角形和矩形.5.平移对角线和上底,把梯形可转化为一个三角形.  相似文献   

5.
一些竞赛题,解题时如能灵活假设,问题就可顺利获解,而且方法简便。例1如图,在一个梯形内有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10与12,已知梯形的上底长是下底长的2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96年小学奥赛决赛试题)分析与解:本题条件较少,直接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难度较大。根据题中的条件“上底长是下底长的23”,可以假设梯形的下底为3,则上底长为3×23=2。逆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就可以求得两个三角形的高分别为10×2÷2=10,12×2÷3=8,那么梯形的高则为10+8=18。梯形的面积为(2+3)×18÷2=45。所以余下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5-(10+12)=23。例2幼儿园大班小朋友每人…  相似文献   

6.
梯形是一件特殊的四边形.它是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因此.作梯形辅助线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作辅助线,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问题,从而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解决梯形问题.下面举例说明梯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一、平移梯形的一条对角钱即过梯形上底或下底的一个端点作一条对角线的平行线.将梯形割补成与之等科的二((形,并出现上厂底的和.例1女q图1.ABC”D是等腰K}Jlj.Ab/C”D,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MN是中位线,C”F上AB.会足为F.求证:MN一C?F.证明过C”作t”E…  相似文献   

7.
熟悉化原则是化归方法的一种基本原则.熟悉化就是把所遇到的相对“陌生”问题转化为我们较为“熟悉”的问题,以便利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使原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在解决梯形相关问题时,常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问题,使之熟悉化。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你能用剪拼的办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1、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下底,高不变,导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相似文献   

9.
刘秋生 《湖南教育》2002,(20):37-37
在新旧知识迁移中提问。教学时,教师在知识的联结点上选择提问的启发点,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固点———新旧知识联结点———新知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如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及梯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引导学生看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提问:当梯形上底缩短为零时,这时梯形就变成了什么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又变成怎样呢?(S=(a+0)h=ah)当梯形上底和下底同样长时,梯形变成什么图形?(S=(a+a)h=2a×h=2ah)这样做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些几何公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完整…  相似文献   

10.
<正>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综合.通过适当地添加辅助线,可以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组合图形,再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可以顺利解决梯形的有关问题.本文试就梯形问题中辅助线添加的常用类型进行讨论.一、平移一腰过梯形上底的一个顶点作一腰的平行线,构造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即平移一腰来解决问题.例1如图1,梯形ABCD中,AB∥CD,  相似文献   

11.
[题目]如右图,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3倍,其中三角形AOD的面积为120平方厘米,三角形BOC的面积为1080平方厘米。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分析与解]一位同学把条件“下底是上底的3倍”转化为“三角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有关梯形的边、角、面积等计算和论证问题时,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等特殊图形问题.下面介绍六种常见辅助线的添加方法.1平移一腰过梯形的一个顶点作一腰的平行线,通过平移腰,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利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结合题目条件,达到计算或证明的目的.图1例1如图1,在梯形ABCD中,AB∥CD,∠ADC=2∠B,AD=a,CD=b,求AB的长.解过D作DE∥BC,交AB与点E,则∠DEA=∠B,四边形DEBC是平行四边形,故BE=CD=b,∠EDC=∠B,由∠ADC=2∠B,得∠ADE=∠AED,因而AE=AD=a,所以AB=AE+BE=a+b.2平移两腰过梯形的上底上的一点作两腰的平行线,将梯形转化为一个三角形和两个平行四边形,再利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题目条件,来证明(或计算).图2例2如图2,在梯形ABCD中,AD∥BC,M、N分别为上、下底的中点,且∠B+∠C=90°.求证:MN=12(BC-AD).证明过点M作ME∥AB交BC于点E,作MF∥CD交BC于点F,则∠MEC=∠B,∠MFB=∠C,∵∠B+∠C=90°,∴∠MEC+∠...  相似文献   

13.
统编五年制《数学》十册86面有一道填充题:“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编者的意图,在于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但由于“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理解为任意三角形,又可理解为“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学生很难得出合乎编者意图的答案.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时先要求学生把准备好的各种三角形硬纸板拿出来,选取两个  相似文献   

14.
几何初步知识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概念复杂,学生不易辨析。对此,笔者对容易混淆的概念,编拟若干错例,并加以辨析,供同仁参考。 1.平角实际上是一条直线。辨析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辨析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辨析应是两类,即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因为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梯形的下底大于上底辨析梯形的底边水平放时有上下底之分。在上面的一条叫上底,在下面的一条叫下底。下底不一定大于上底。如果梯形的底边不是水平放置,就不要分上底、下底,只是说梯形的两底。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六年制教材第九册“练习二十”有这样一题,求右面图形的面积(用两种方法解答)。这道题的意图是让学生先把图形分割成两个梯形来求图形的面积,然后把原图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来求图形的面积。但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做时,竟把“20厘米”这个数据给漏了,使得两个梯形的高无法分出多少。因此,学生一开始就分成长方形和三角形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就求解梯形问题时辅助线的作法进行归类探究,供参考.一、连结对角线,构造三角形连结对角线的本质是将梯形转化为基本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的一些性质与规律去解决问题.例1求证: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证明如图1,梯形ABCD,连结对角线AC,则S梯形ABCD=SABC+SACD.设ABC的高为h,显然ACD的高也为h,  相似文献   

17.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通常都是采用割补法或拼凑法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进行的。最近,我采用了另一种方法进行新推导。现概述于下,仅供参考。由图可知,梯形是由两个三角形组合而成。梯形的上底是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梯形的下底是其中另一个三角形的底。梯形的高是(或等于)这两个三角形两底上的高。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几何》第二册P171、P173分别有: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上述两命题中,都存在一对无公共端点的相等线段这一条件,其中一对相交,一对不相交.课本在处理这类问题时,都是通过构造平行四边形将此相等线段“平移”到一个三角形中,从而使问题获得巧妙解决.  相似文献   

19.
例已知梯形的上底是20厘米,下底是30厘米,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50平方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一般解法:因为梯形的高与三角形ABD底边AD上的高相等,而根据题意得:三角形ABD底边AD上的高等于150×2÷20=15(厘米),所以这个梯形的面积是(20+30)×15÷2=375(平方厘米)。巧解一:因为梯形的高与三角形ABD底边AD上的高相等,所以BC的长度是AD的几倍,三角形BCD的面积就是阴影部分面积的几倍,再把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加起来就是答案,即梯形的面积是150×(30÷20)+150=375(平方厘米),或150×(30÷20+1)=375(平方厘米)。巧解二:由高…  相似文献   

20.
<正>梯形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矩形和平行四边形之后,又一种特殊的四边形.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化归的思想方法,采用平移、旋转、分割、拼接等手段,适当地添加辅助线,使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各种关系明显、直观,从而把梯形问题转化为我们已经熟悉和解决了的三角形、矩形或平行四边形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