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爱》的作者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姊妹作家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庭院深深》的作者是二十世纪中国台湾的一代言情作家琼瑶。本文旨在对比这两部爱情小说的故事人物和故事情节,从中发掘其神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是中国和俄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第一人称”是两位作家在其小说中采用的主要叙述方式。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一件小事》、《伤逝》、《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白夜》、《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罪与罚》、《卡拉玛卓夫兄弟》等都属于“第一人称”小说。  相似文献   

3.
"传奇才女"张爱玲的作品风格独特,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的至爱。而《红楼梦》对张爱玲的影响,则是她独特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张爱玲不仅从小喜爱读《红楼梦》,而且一生酷爱读《红楼梦》,她的创作与人生均在自觉不自觉中深受《红楼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四层谈作家曹乃谦和他的小说集《佛的孤独》。第一谈小说的悲剧结局和作者的情感的联系,《佛的孤独》即作者的孤独。第二谈《佛的孤独》中有关性爱描写,“饮食男女”是彼时雁北农村青年人生活的极其重要内容。第三谈小说集《佛的孤独》的主要的艺术特点:细节描写、方言土语的运用,麻烦调的反复吟唱。第四谈汪曾祺等有影响的作家、批评家对曹乃谦的评说。作家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之《莫言》集,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莫言笔下的故乡风貌,传递了非常丰富而鲜活的信息:有作家刻骨铭心的饥饿记忆,有来之不易的童年阅读,还有茂腔这样的民间艺术滋养等,这一切为读者进一步探寻作家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开拓了新的通道。  相似文献   

6.
收在《且介亭杂文》中的《阿金》是一篇元小说。元小说理论虽然是西方文论家根据他们的那些具有先锋意识的小说家的创作实践所作的总结,但却恰到好处地可以用来说明《阿金》的特色,而且鲁迅的这一创作实践大大早于西方元小说作家,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中国当代年轻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倾城之恋》与《愫细怨》两篇小说表现出了张爱玲和施叔青两位作家创作中的某种趋同性,可说是施叔青对张爱玲小说经验的延伸;时空和场景的转换并没有改变女性命运的悲剧性,张爱玲和施叔青两位作家通过各自的女性言说同构了这一沉痛的历史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寒夜》是巴金继《家》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标志着作家在艺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家着力从"发掘人心"的角度,将艺术的笔触探入幽微复杂的内心世界,用多种多样的心理描写手段,对人物心理纵深剖析,体现了人物心理的真实性、复杂性和运动性的特征。《寒夜》中精深的心理刻画代表了巴金"发掘人心"所达到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艺术上的巨大成功,除了现实生活赋予作家以深邃的思想和作家的艺术天赋等因素外,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作家对前人优良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本文蒙前人和当代学者的启迪,仅就《聊斋志异》对史家部分文体结构的借鉴,谈几点心得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每一位作家的作品都体现着自己的风格特色。陕西作家的作品,语言特色尤为突出,其中又以陈忠实的《白鹿原》为代表。陈忠实在《白鹿原》中,使用了原味十足的本土词汇,具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使语言、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色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17世纪英国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为对象,侧重探析作品的成因及作者的宗教情怀。植根于《圣经》的《天路历程》不仅体现出英国社会浓厚的基督教文化氛围,而且与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及作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李慧 《阅读》2007,(4):6-8
同学们,提起童话,我们自然就会想起丹麦作家安徒生,想起《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我们还会想起德国作家格林兄弟,想起《白雪公主》《青蛙王子》《小红帽》……直至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童话从脚底下的泥土地里,终于冒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童话人物——稻草人,中国文学的园地里,终于诞生了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叶圣陶。这位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童话第一人”,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成为我国第一部童话集。在暖暖的春风里,在融融的春日下,让我们放飞心灵,一起来读一读《稻草人》吧,那朴素自然的风格,那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得叶圣陶童话既有安徒生式的诗情画意,又有本土文化的质朴纯真,定会让我们得到爱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发表的《夏日》,是库切继《男孩》和《青春》之后的又一部自传作品,从而也构成了他的“自传三部曲”。而《夏日》也如同一面重现的镜子,年近古稀的作家在此真诚地回顾了盛年时初登文坛的自我。通过文中那些虚构的事实,众多他者主观性视角的叙述,库切拒绝了任何关于本质版本的自我建构.其个性气质的内容也不断从中突显出来,作家多重的文化身份在这里不断地协商、演现,而这些也给他的写作带来了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作家的审美趣味性、作品的审美反思性、小说艺术力量衍生的启示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湖北省恩施作家陈步松的中短篇小说集《爱情遗留问题》的艺术品格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E.B.White  小雨 《阅读》2012,(4):34-37
阅读提示《夏洛的网》是一部可以与《小王子》相媲美的世界名著,作者E.B.怀特是美国伟大的散文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他的《精灵鼠小弟》和《吹小号的天牛》都是脍炙人口、不断再版的名篇。但是,最受推崇的还是《夏  相似文献   

16.
《边城》是一部唯美主义的经典作品,读者都希望《边城》以大团圆收笔,但读到最后却看到了一个哀伤悲痛的结局。沈从文先生以满腔热情写下这篇作品,而它后面隐伏着的是作家人生旅途中所体验到的人生哀乐。在作家描绘的"湘西人性美"的后面,也蕴藏着作家对于人生、生命和民族的空间及时间的深深思索,表达了作家要求重塑民族形象、重造民族道德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的《遗腹子》和张爱玲的《琉璃瓦》都共同关注着一个社会现象:家庭生活中重男轻女的现象,并把它作为对封建传统观念进行透视的一个切入点。但两篇作品的观察视角和主题内涵有着较大的差异。把两篇短篇小说放在时代的背景下比较其异同,从而在一定层面上分析叶、张两位作家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对于郭沫若写于《女神》之后的诗集《星空》,历来专文评论者并不多,但偏爱它的却不乏其人。尽管对它的思想倾向看法不一,但对它的艺术性,却大都予以赞许,未见贬辞。的确,《星空》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而其意境优美动人,技巧也较为成熟。但是,怎样从作品与主体的联系上来更为深入地把握《星空》的思想与艺术的风貌,似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中外文学史告诉我们,作家的思想与作品的艺术是有联系的,但二者却不能简单地等同起来。它们中间,有许多中介,如作家的性格气质、艺术素养、审美理想、感情状态等,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根据本文探讨的对象——郭沫若的《星空》诗集,笔者认为:在作家的  相似文献   

19.
艾米勃朗特和曹禺是身处不同的国度和时代的两位作家,但是二者的代表性作品《呼啸山庄》和《原野》,在复仇主题和灵魂之爱这两个主题的探索上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剖析,阐述了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人性演变过程,旨在揭示人性美这个主题在两部作品中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20.
李慧 《阅读》2009,(6):6-8
你喜欢看科幻小说吗?你读过《神秘岛》《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吗?你知道它们的作者是谁吗?告诉你吧,这位作家最早被翻译介绍到中国的作品是《八十天周游世界》,而他就是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19世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