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的茶文化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为载体,整合教学资源,开发校本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活动教学;创新课程评价,提倡多主体、开放性、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拓展教学时空,开展实践活动,让茶文化走进品德与社会课堂,让茶文化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相结合,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校本化,开辟了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凸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廖光华 《现代教育科学》2012,(2):157-158,146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促进课程发展,提高课程实施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其过程是一个学校丰富、发展并富有个性化的课程实践过程。生本化、常态化是其基本特征,核心是"生本化",关键是"常态化"。要促进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必须实现教师角色的重构,并对课程教材进行校本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校园实习超市是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层面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校本化探索与最佳诠释。该文总结了五年来校园实习超市的发展与进行“生活教育”的探索,并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校本化实践提出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活科技教育"是我校的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在实施期间,我们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生活科技教育课程化与校本化的研究为着力点,努力实现"让每一位学生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5.
综观小学品德教育,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虚话多实话少;道理多情感少;知识多行动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活起来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将《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校本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一、活动内容必须源于儿童的实际生活在《品德与生活》课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决定了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新型课程。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80年前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传达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于2002年4月颁布,这是一门有历史、地理、社会、思想品德等多学科整合而成的全新的综合性的公民教育课程。重新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审视本课程所表达的教育观念和在国民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开发小学校本课程以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综合实践课”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培育一批有典型教育作用的实践基地,实现开放式的教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爱真 《文教资料》2008,(17):105-106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理念与目标、设计框架等制约着教学方法的运用,基于此,该课程在实施中应运用体验性教学方法.本文列举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说明此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具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就其总体目标来讲,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品德教育;二是社会化适应,当然后者是要加以限定的。两类课程目标具有交叉重叠性,但并不能相互取代。现实表现是前者更被强调,甚至掩盖了后者。究其原因,有来自课程设计方面的,有来自执行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要全面实现课程目标,需要实现对课程的准确解读和表达,加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的管理和学校社会化教育活动的创新,并需要在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配备与培训、教育评价等多个角度上给以保障。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理论研究者和讲授品德课的教师讨论的热点问题。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品德课程的实效性与有效性.作为教授品德课的教师将自己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整理出来,与其他品德课教师和理论工作者探讨,以促进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总体目标应该包括品德教育和社会化适应两大方面,当然后者是需要加以限定的。两类课程目标具有交叉重叠性,但不能相互取代。其现实表现是两者之中前者更被强调,甚至掩盖了后者。其原因有来自课程设计方面的,也有来自执行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要全面完成课程目标,除了要重新修订教材之外,学校还应从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配备与培训等多个角度给予保障。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校本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实习超市是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层面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校本化探索与最佳诠释。该文总结了五年来校园实习超市的发展与进行“生活教育”的探索,并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校本化实践提出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的存在有其特殊的国情和土壤。在我国,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激发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和教师发展的必要性等。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人们重新审视校本课程时则提出另一概念: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课程相比,课程校本化更具专业性质,学校自主权的空间也更大。在此专业空间内,学校中有关教育主体与学校外教育主体各司其职,形成尽可能大的教育合力,是课程校本化的关键,也是我国学校课程开发自主权在现实中得到落实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董永钰 《广西教育》2007,(10A):13-14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美称,孔夫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养成的教育,是当前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要内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学校礼仪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德与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成为一个能够改变、改善生活的“因子”。这一种回归才是课程的归宿。课程与教材要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这是本门课程教学所应持有的基本立场,同时我们也反对“立竿见影”的简单化联系。要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要着力培养“践履躬行”的人格。  相似文献   

16.
韩立勋 《双语学习》2007,(11M):144-144,146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深入发展,教师期许在有效落实教学任务基础上,达到培育学生综合素养教育目的,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标准发展进程中较为看重的教育内容。本文通过对在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探析,以期为推动该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周秀峰 《考试周刊》2014,(49):179-179
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注入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领悟思想品德的精神实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做到以下方面:将德育观注入学生生活中;尊重学生权利和童年生活价值;提倡广义的课堂学习价值观;构建动态进步的学习知识观;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