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任何一名教师都希望自己教授的学生好学上进、自强不息,然而现实中,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所谓的"坏学生"。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这些所谓的"坏学生",如何避免从自己手中诞生"坏学生",又如何转化他们,使他们在学海中奋勇泛舟、力争上游呢?一、要客观宽容地看待"坏学生"  相似文献   

2.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因此无论在哪一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都不能笼统地教学,应该尊重这种差异性,实行因材施教原则,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提高自己,这就是"分层教学",并且分层教学强调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班级得到整体的提高,因此对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教师都应该按照分层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学生有差异、有层次,这是每个课堂都面临的实际问题。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上都能有最大限度的收获?这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就需要独辟蹊径,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强调以教师为主体,强调课本知识,重视教师的讲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实践锻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要挖掘学生自身的内动力,必须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真正让他们动起来,而"自主学习"正是挖掘学生内动力的最好方法。所谓"自主学习",即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自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获肯定和赞誉。"作为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我们去充分地尊重、宽容和信任学生。教师应该懂得爱的艺术,帮助学生形成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早在几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就发表了这样的"创造宣言".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使他们真正成为21世纪的主人,适应现代高科技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从现在开始对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培养.21世纪的数学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要想有所突破,关键在于真正做到自主化.自主和创新是新教学模式的核心.所谓"自主化",简单来说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做主,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创建了"练-讲-练"教学法,让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由尝试题引路,组织学生自学课本,相互讨论,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是一种自主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袁静华 《小学生》2013,(5):61-61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这是每个教师的心愿,也是我们必须要这样努力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每个学生都有差异,在每个班中总有一些称之为"学困生"的孩子,他们或是考试不及格,或是上课无心听讲,或是拖拉作业等。总之在父母、同学、老师眼里被视为"笨蛋",然而他们自己更是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平时不会主动学习,像算盘一样,拨一拨动一动。他们这种学习态度一度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和障碍。下面谈谈对于学困生我的一些做法:一、重视感情投资,激发学习欲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之爱是儿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赞扬。"细细想来,确实如此,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赏识。所以,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赏识学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进步,那么学生一定会自信地面对学习、生活上的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赞扬。"细细想来,确实如此,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赏识。所以,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赏识学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进步,那么学生一定会自信地面对学习、生活上的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9.
正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有效、高效,应该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我也不例外。喜欢语文的我时常思考:"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去教语文?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紧紧吸引学生,让他们学有所获,让他们喜欢上语文?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心"。如何用"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设计课堂教学要精心所谓精心就是特别用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深入地钻研教材,在创造性思考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了解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强调"数学教学最终不是教给学生作为客观世界基础的数学结构,而是要教他们如何发展自己的认知水平".教师不可能提供每个学生都适合的学习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方法,教师也不可能讲解学生想了解的所有内容,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地探索、有效地学习,教师就要留给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教师更要为学生架设有效学习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1.
所谓"学困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教师的偏见或家庭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被其他学生所轻视的个体或群体.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困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有问题,而是他们身上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优势和闪光点,每当这种闪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进行引导的最好时机.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呢?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H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创造条件.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正>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出众,将来能有出息,因此都希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各种能力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自我终身发展完善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古人云:"善学  相似文献   

14.
<正>一、放大镜——善于发现学生优长俗话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所谓的"学困生""双差生",他们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优点和长处。每个学生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和能量,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平淡无奇的生命中,教师如能妥善挖掘并发扬光大,定能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将来成  相似文献   

15.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的确,每个学生各有所长,因为他们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同,所以性格、智力、能力等方面必然有差异。但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目光,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每个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都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道路上一定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不能随便放弃任何一个希望,奇迹就会出现。  相似文献   

16.
每个班级都有所谓"后进生",面对这一弱势群体,教师必须用心感受,用爱教育,用行之有效的教育艺术感染和转化他们,帮助他们重拾自尊、自爱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三个一",就是突破以往囿于学科教学的局限,在教师发展中重点培养教师"管好一个班""上好一节课""出好一张卷",促进能力的提升。首先是"管好一个班",就是每个教师都要学会做班主任,学会管理学生。不少教师对班主任专业化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班主任专业化就是"包干到人",班级管理只是班主任的事,与非班主任无关。其实,倡导班主任专业化与"人人都是教育者"并不矛盾,每个教师都要学会与学生交往的艺术,课上课下都  相似文献   

18.
在对学生的管理中,所谓的"差生"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在解决学生由坏转好由差转换优这都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去积极探索和研究的,本文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谈谈"因材施教"在学生角色转化过程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陈宇 《班主任》2012,(11):50-52
正几乎每个班都有这样几个学生,他们性格"孤僻"或"偏执",独来独往,较少和其他同学交往;他们游离于集体之外,对班级很多活动漠不关心,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冷漠、"不合群"。那么,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较好地融入集体,与同学和谐相处呢?我的建议如下:一、放平心态,举重若轻对于这些孩子,班主任首先要放平心态。其实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另类"的人,只是因为在班级中,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希望全班学生都能团结和谐、"一个都不能少",这样所导致的矛盾才  相似文献   

20.
每个老师走进教室都抱有一种美好的愿望,与每一个学生友好、平等、和谐相处,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推移,总会有一群令人头疼和棘手的学生,让教师无所适从。如不能很好引导,小则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大则影响到一个集体,影响一个班级发展。因此,把眼光投向他们,关注他们,成了带好一个班级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看待他们、引导他们也不容回避。后进生的特点所谓的后进生,就是那种在教师心中成绩差,纪律又坏的学生。他们往往自由散漫、贪玩、不诚实、懒惰、狂放不羁。上课不听讲,对学习没兴趣,受了批评还顶撞老师。说话不拘小节,没礼貌。情绪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