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原型有文化心理的和认知心理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强调的是文学批评中的文化意象,后者则强调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但两者均与文化相关。文章试图从原型与文化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认知关系、以及文化定势对原型的影响,阐释认知中的文化渗透,进而揭示原型和文化的关系体现了人类在对世界的理解中形成的两大模式———认知模式和文化模式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四个讲清楚”是一个有机整体,分别论述了世界和中国、历史和文化、民族与信仰、国情与道路等四个方面内容。“四个讲清楚”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供了方向和道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对世界文化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知,加强中华文化教育以提高文化自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文化自觉,领会“三个独特”以进一步坚定“三个自信”。  相似文献   

3.
文化,作为客观现实的存在,使人类获得了有价值的依存环境,而文化哲学正是人类寻求存在价值过程中的理论诉求,文化形态构筑了意识形态的人文精神底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更被提高到认知意识的领域,隐喻在人类与文化世界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文章探究文化哲学视角下对世界的认知是如何以隐喻的思维方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4.
卢萍 《海外英语》2011,(6):339-34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认知的一面镜子,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可以透视该民族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最能直观反映语言与文化认知的关系。因此,从文化认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词义民族性的分析,将对词义民族性的形成进行认知阐释。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面对老龄化趋势、以何形式来养老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老龄化社会所做的不停追问,从最初被人们形成共识并不断创新的物质养老方式到近段时期出现文化养老的概念,不断更新着对老年人群体需求的认知与理解。我国处在文化养老模式探索初期,在个体认知、资源提供、政策保障等层面存在短板并亟待解决,文章从积极老龄化视角对当前社区文化养老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在服务对象主体的观念转变与共同体意识培育、多元联动与政府顶层设计三个维度提出相应对策,促进文化养老事业的长远发展并为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作者认为,文化与人们认知的经验基础有关,为了避免因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语言障碍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该从认知的角度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对加强对词汇、句子、语篇的文化教学,并提出了具体的文化导入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文化认知的视角出发,对语言与文化、文化认知与语言教学以及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导入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试图探索普遍有效的高校外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表意文字,其承载的文化蕴涵是毋庸置疑的。汉字的创造,就是客观世界的物质、社会内容与人们的主观思维认知相融合的过程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在汉字中直接或间接地融入造字时代特殊的社会文化信息。而汉字在长期的使用中,又可能不断被人们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这自然就使汉字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的“化石”和载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颜色词不仅表示物体的颜色,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重要的、帮助人类更好、更清晰地了解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知工具。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将文化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内,从认知模式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对人类语言的很多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对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隐喻现象也做出了详尽的阐述。因此,可基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对英汉颜色词的隐喻翻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实际上是语言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应问题,从这个角度入手解决教学上的盲点:一是正确理解语言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应,二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完成的是用目标语再一次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三是我们必须正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在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大唐时代已走出国门,千余年来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文化产业则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大国文化发展正日益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效能。中国加快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蓄势待发,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只有加强国家的作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到“先为不可胜”。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重新审视文化传统,发展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孙子文化事业与孙子文化产业要乘势而上,在文化创意的内容上,形成一整套孙子文化博弈的后工业文明竞争要素,要进一步打响孙子文化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化自觉的一种重要表现,它通过增进不同化的人们的相互理解促进世界和平。政治经济化的全球化对译和读的化自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倡导通过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来促进国际领域教育家、实践者和哲学家们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知识、智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相互理解.本文概述作者从事不同文化间对话的一些经验,然后探讨比较教育学术界对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传统和教育的影响,指出教育交流有赖于技术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也需要本土的、边缘文化群体以及贫困国家的参与,这些群体或因国家资源贫乏而无法跟上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应该在保持文化的完整性,减少不同文化间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保罗·孟禄一生致力于国际教育合作,积极推进国际理解与世界和平。孟禄认为一个民族形成的根本在于拥有本民族的共同文化,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推进国际理解的重要方式,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主要通过教育来完成。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独特的价值,一是促进世界文化的传播,二是促进国际理解的达成。孟禄建议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合格公民与国际理解四者有机结合,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素养,发展教育繁荣民族文化,由此推进国际理解和世界人民友好相处。对于孟禄国际理解以美国利益为根本、确保西方教育的领导地位等观点,应客观认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今天左江地区的壮族人,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创造了较为文明发达的文化。随着花山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启动,花山文化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开发花山文化资源和打造花山文化品牌,应重视发掘、重构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突出民族特色,确立大文化圈意识,彰显国际性特色,走创新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中国侨务文化的认识论,要以世界文化体系为宏观背景,在具体的文化表现中审视其形成及发展。侨民是各民族、各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其所固有的民族文化与居住国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与交流中,形成了新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是两种或者多种文化体系的冲突与融合,其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居住国文化的接受。就在这一系列文化对话的过程中,完成了新的文化认证。在全球化语境中,确立中国侨务文化认识论,必须以中国文化认识论为主,进而寻找侨务文化形成的源流及发展趋势,为文化融合确立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使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英语是一门世界性语言,蕴藏在其中的文化背景与汉语文化有较多差异,这里我们从语义差别入手,结合语言交际事例分析文化差异以及在语言交际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欧盟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成功的地区性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世界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俄罗斯是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军事强国,两者作为未来多极世界可能的一极,它们之间的关系影响到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分析影响两者关系发展的因素十分必要,而政治、安全、经济、历史文化传统、美国等因素是影响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文化认同是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它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有利于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认同,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民族和谐、地区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提升综合国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临潭万人拔河这一民俗活动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很好的折射了文化认同和民族和谐之间的紧密关系,本文试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化消费的急剧增长,给影视产品更新换代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走产业化道路,把具有民族化特色的影视产品推向世界市场,需要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化产业的力度,实行集团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做大、做强化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