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宋代散文大家苏轼说:“文以反常合道为趣”。 所谓“反常”,就是出乎人们一般的常情、常理,一反常规,一反常态而行之。是写人物的反常之举,写故事的反常之情、反常之理,以深化文章主题,强化作品艺术效果的一种写作技法。古人所说的“写反面”,“反其意而用之”,现代作家所赞赏的“反弹琵琶法”都属此例。  相似文献   

2.
所谓“反常合道”是指反生活之常合艺术之道。中学语文课文里“反常合道”现象多种多样,难以胜举,现将常见的几种简要析举如下: 一、景物描写反常鲁迅先生《药》的第四部分这样描写清明时的景物:“这一年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枯草支  相似文献   

3.
现代诗矛盾情景汲取古典诗歌“反常之道”“正反相形”等艺术营养,但它又不等同对比艺术。它自身矛盾冲撞所产生的相克相成,似谬实真的戏剧性张力,是现代诗手法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一种成功的贡献。“矛盾情境”的提法,是近年来才崭露头角的。谨慎的批评不愿过早为它定评,粗心的  相似文献   

4.
当今一些漫画作者对漫画创意求新的价值观在理解上产生偏差,导致创作的画面形象虽有“反常”的特征,但缺少“合道”的内涵,不仅不能达到漫画作品本身的表现目的,甚至引起了读者的误解,其根源就在于创作中的形象表现背离了“反常合道”的艺术辩证法则。通过分析“反常合道”的渊源、本质特征为切入点和依托,深入分析了漫画意象表现“反常合道”的实质内涵及其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指出:“艺术活动建立在人们能够受别人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托尔斯泰在这里强调的是:艺术活动的特点在于传达感情,以情感人。罗丹则更直截了当地说:“艺术就是感情。”由此看来,艺术生命的价值取决于感情。既然如此,那么写作这一文艺创造活动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肯定地说:感情—写作之本。  相似文献   

6.
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正>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所传达的感情越独特,这种感情对感受者的影响就越大”。中国是诗的国度,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充分肯定了诗人自己对理想、力量、毅力和信心的自豪意识,无不充满了一种奔腾如大海、灼热若火炬的悒愤。这种感情是时代悲剧的体现,是人生悲剧的反映,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的艺术升华。  相似文献   

8.
“反常合道”是我国传统诗学的重要准则,亦为解读现代文学作品提供了借鉴。《百合花》中隐藏着战争叙事与诗意书写之反常、物资匮乏与精神丰盈之反常、性别隔阂与人情交融之反常、英雄事迹与“普通”“青年人”之反常。“合道”则是更本质、更深刻的人情美与人性美的回归。探究“反常合道”的抒情模式,有助于学生对《百合花》的认识从局部走向整体,由表层到深层。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这早所谓的“意境”,就诗歌而言,是指诗人想象的疆域、感情的领土、形象的王国、艺术的世界。读诗如能进入意境,就会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叶圣陶说得好:“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冈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就应该想万设法引导学生披文入境,从古诗中获得启迪,受到熏陶,使之沉浸于美的享受之中。  相似文献   

10.
肖体仁 《中学文科》2006,(11):18-19
诗是抒情的艺术。但感情本身并不是诗,喜怒哀乐,如果没有具体体验的内容,这种抽象的感情是苍白无力的,不能为人感知,自然更无从使人感动。从感情到诗,这中间有一个用语言文字把诗人的思想感情外化的过程。艾青说:“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里说的“形象”,实即意象。意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体色彩、包含着某种意蕴而能为人所感知的艺术形象。那么何如获取意象呢?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谈抒情     
罗丹有句名言:“艺术就是感情。”一篇文章,要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核心,记人,记你所爱的,还是所恨的;叙事,叙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写景,是表示你的愉悦,还是忧伤;议论,你所持的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如此等等,都会从文章中显示出来。可以说,感情在文章里是无往而不在的。抒情,就是在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议事论理中闪射的感情的光彩。在很大程度上,文章借助于感情的光彩去感染人、教育人。文章因体裁不同,在抒情的要求和方法上也有所不同。特别是诗歌和抒情散文,抒情更为浓烈。在写作中抒发感情,可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直抒胸臆是抒情之一法。诗人柯岩写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一开头就满怀激情地写道:  相似文献   

12.
威廉斯的TheRedWheelbarrow和艾青的〈手推车〉都是围绕同一物体展开.中西方的两位诗人,虽抒发的感情各异,但在写作手法、题材、韵律、写作目的等方面都惊人相似。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中西方诗歌艺术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反常手法,看似违背情理,实则合乎情理。古诗词中常运用这种手法,以状难状之境.以达难达之情。巧妙运用这种手法,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兹举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周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的数例予以赏析;  相似文献   

14.
以情感人的作品永存艺术魅力,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把培养学生能写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作为追求的目标。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写作部分强调要“感情真挚”,2004年中考语文也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的确,情感是写作的血液,应当是作文教学中最重视的东西。唐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许多千古流传的诗词无不洋溢着一个“情”字:如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忧国情怀;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愁思: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满腹愁肠;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思念之苦……虽然,从小老师都会教我们“讲真…  相似文献   

15.
【原文】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分析】说到文章的“结尾”,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文章的终止、矛盾的解决、问题的揭晓,等等。然而,有些作家的作品,却善于运用“结尾”的形式,将感情推向高潮,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言尽而意不尽,这种似了非了、似断非断的手法,最能收到笔墨简洁而又余味深长的效果。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的结尾段就具有这样的特  相似文献   

16.
借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就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一种咏物文章中常用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让文章的情感含蓄而深刻,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托物言志是中学生作文中非常值得借鉴的一种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写作的意义,古今中外的伟大作家有很多高论。《左传》上说,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杜甫在《偶题》诗中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说的都是写作的重大。初学写作者往往还未动笔,就先望而生畏。也有鼓舞人心的。博尔赫斯说: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巴金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相似文献   

18.
索绪尔说过:“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词语必须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成句,才能表达清晰的意思,才能交流思想并相互了解;但有的时候,人们为了取得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住往故意采用一些超常规的组合,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苏东坡曾提出诗应“以反常合道”为趣,反常合道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给人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一、“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编者注云:“句画出所讲说人物的性格感情。”这里把“句”字释为“句画”,“性情”乃指所讲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感情。愚谓“句”通“钩”,是勾摄、勾致、吸引、引诱之意。《鬼谷子·飞箝》:“引鉤箝之辞。”注云:“谓诱致其情。”“性情”非指故事情节中的人物性格感情,而是台下听众的感情。“句性情”是说柳敬亭说书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能紧紧抓住听众的情绪。观下文“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益信当作如是解,方能前后一致,且合乎评书艺术之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有两道在西方产生广泛影响的公式,是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开列的:“散文=安排得最好的语词,诗=安排得最好最好的语词。”一切文章都靠“安排”,难怪冰心说写作像“堆积木”,贾平凹说文章是“方块字的组合”。的确,在思想、感情等相同的条件下,就要看“安排”的功夫了。“安排”有整体与局部两个层面,本文拟探讨局部安排的技法之一——“排列”。有些东西不用多说或无需明说,只要加以“排列”,便旨显义豁了。我们把“排列”技法分为并列显示、序列显示、易列显示三种。一、并列显示,指将两个以上人或事物并列,从比照中突出人们未认识或认识不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