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晓影 《科教文汇》2007,(8S):104-105
近代中国人追求民主是以群体即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为起点和归宿的。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没有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就谈不上争取所谓的“人民的权力”。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决定着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又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它只能是一个由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去探索去奋斗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从魏源到孙中山,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和追求是在谋求自强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西方侵略者的炮火震撼下开始的,因而,带有非常强烈的“救亡”特点。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因为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且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的国家或地区的价值观,西方人自己对近代中国所发生的一些现象的理解,导致了在认识上彼此之间发生了理解的偏差,形成了中西方的文化误读.  相似文献   

3.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提出了"中国梦",号召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  相似文献   

4.
民主视角下西方代议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西方国家精英贵族为了排斥大众对政治的参与,以异化了的民主即代议制民主取代民主本身,这种所谓的"民主"并没有造就一个人民掌权的政府。揭露当代西方代议制的伪民主性,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社会民主制度发展的趋势不应是西方国家迫切要兜售的代议制度,而是大众民主。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作为党旗下的科协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大力弘扬"奉献、担当、创新、求实"的科协精神,传递科协正能量,为创新驱  相似文献   

6.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公认的政治发展的重要指标.民主常用以表示具有平等、自由性质和特征的社会状态与现象.古希腊时人们将民主理解为"人民统治",其公民大会协商议事被看成是民主的重要标志.而到了近代,将民主理解为"人民当家作主"则成为人类社会普遍承认的价值观念,也成为现代文明国家的根本准则.  相似文献   

7.
当近代西方国家用巨舰、鸦片和商品打破了清帝国紧闭的大门,古老的中国赖以维系社会的“圣位贤传”连同硬弓长矛,一齐败下阵去。巨大的打击,使一些人从迷梦中惊醒,面对着庞大的西学体系,自觉地学习和研究起了新的技艺、学说及理想。 数学,乃是科学的一个分支。虽然中国古代数学成就非凡,当时却显然力不从心了。人们开始通过西方的传教士学习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观,必须继承中国审美思想中关注现实的人生价值的传统,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和审美趣味,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高度统一,要真正从内在精神上继承民族传统中具有生命活力的审美思想精髓,以审美的态度去体验人生、陶冶心灵,从自己的传统和文化背景出发,口及收中国传统审美理论的积极成果,站在时代的高度,结合国愧对西方的相关学说进行吸收剑构中国民族声乐审美观。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与西方两种文明的冲突,费正清提出了"冲击—反应"的理论,这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中国史观也为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视角。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变革的过程,与西方文化的冲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也是在这种冲击下的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是近代以来绝大多数传统国家的选择.而正是民族为传统国家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型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体系与制度架构,民族成为国家的常态和主体力量.因此,现代国家又被称为民族国家.民族和民族国家在执行现代化功能的同时,又引发了民族主义的问题.民族与民族国家只是执行现代化过程的某种功能性组织,对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问题的解决还要回归到现代化的层面上来.  相似文献   

11.
马勇 《百科知识》2013,(16):47-49
今年是宋教仁逝世100周年纪念,抚今追昔,愈加真切感到宋教仁的伟大,更加佩服宋教仁那代人追求民主宪政的真诚和韧性。在过去,大多数研究者比较倾向于认为宋教仁是近代中国最坚定的宪政追求者,不惜为宪政献身。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甚至在"后阶级斗争"年代,研究者中依然有相当多的人觉得宋教  相似文献   

12.
漫话理想     
丁继明 《科教文汇》2012,(3):F0002-F0002
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理想越高远,精神支柱就越强大。一个人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每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同,理想也不尽相同。但就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来说,应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应当成为社会主体追求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近代科学技术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发展起来的.对于西方人来说,科学技术主要的功能是实现商业利润最大化的一个有效工具.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人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实现商业利益的手段运用得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14.
<正>近代西风东渐,在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入中国的同时,人们的婚恋观、择偶观与两性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近代社会兴起的重要婚介方式之一,征婚广告最直接地反映了这一变化。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刊物之一,《大公报》刊载的征婚广告自1902年以来便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刊登数量不断增多。同时人们对新式婚姻、男女平等的追求成为近代《大公报》征婚广告呈现的主流思想。自古以来,婚姻乃是人们生命中的大事,也是关系国家政治的大事。所谓“合二姓之好”“对祖宗负责”。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一个东方国家,具有东方文化的历史传统,但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在近百年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日本人始终面临着一个如何处理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人们大致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完全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坚决抵制西方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6.
晚清地方自治运动发生在西方思潮传入中国以后,在清政府"新政"时期作为地方政治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而进行.地方自治运动是在开明地方阶级和地方士绅以及资产阶级人士的推动和参与下,在全国范围内地方基层进行的一系列的尝试和建设.在地方自治过程中,地方自治与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生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地方建立自治机构,进行民主选举,尤其是地方士绅的参与使国民出现了参政的热潮,地方公益事业及近代教育的发展是自治运动的最大成果.在民主思想还没充分发展的晚清时代,地方自治运动中关于民主政治的实践有着深刻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不仅揭示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不同民族和国家和谐统一的价值目标,而且蕴涵着以仁守中、以义时中、以礼制中、以智致中的"致中和"智慧.深刻理解和恰当转化传统"中和"思想中"仁义礼智"的伦理价值,对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巩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姚闯 《科协论坛》2007,20(5):256-257
发展是一个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哲学范畴。近代西方的发展观由于反神学的历史任务的影响而高举"自然理性"的大旗,自然决定论成为其基本含义。之后,自然进化论成为近代西方发展观的中心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观的伟大变革。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观为全世界无产阶级了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哲学理论。从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突破,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科学概括和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9.
近代历史建筑遭受了许多战火的波及,变得残缺不全,因此有些近代历史建筑损毁的程度甚至比某些古代历史建筑还严重一些,我们国家是非常注重历史传承的,因此一直以来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复和维护这些近代历史建筑,国家之所以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延续传承,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铭记住历史的教训,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9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计算的,所谓的近代历史建筑自然也应该从那个时候开始算起,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清楚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西方列强的入侵让他们肆意地破坏我们国家的一切财产,当然也包括建筑,我们的修复工作同样彰显了我国如今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20.
在后现代的今天,我们拿什么样的纺织品设计图案去吸引其它国家的购买力,获得利润呢?"中国趣味"的图案设计理应体现一种中国人所特有的精神和审美,从而使中国图案产生一个强烈而独特的民族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