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化哲学视界中的"文化"范涛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研究领域中"文化"范畴的特定规定性,作为文化哲学研究之对象的"文化"必须具有人本性和总体性的特征。与之相一致,文化哲学在基本旨趣上不是对文化现象的一般描述与解析,从根本上在于通过对文化的探讨,在最深层次意义上探讨人本身及其存在。因而,文化哲学就不能定位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或部门哲学,而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的“幸福”旨趣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个体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教育的根本旨趣所在。然而,现实的教育实践却往往被"功利化"、"工具化"和"技术化",成为实现效率、数量和速度等"工业化理想"的工具,成为传授知识、讲求功用的"技术"之学。事实上,不管教育以何种形式和程度迷失了路向,归结到一点上,都可以说是对个体幸福的背离。因此,教育需向"幸福"还原,回归个体幸福这一根本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3.
生态治理尽管常被冠以"工程"之名,但却鲜有以工程思维和工程理论作为生态治理研究的切入点。作为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治理向现代化方向纵深发展需要进行整体分析和系统思考。通过问题指向和价值定位的深度融合、社会工程和自然工程的协同耦合、多元主体行为规制的系统整合明确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旨趣、实践逻辑以及核心策略,从价值观、方法论以及实践性等方面对生态治理进行多重建构,进而在整体性上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治理之所以可能,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本身具有"治理性"。大学文化的"治理性"是大学文化与大学治理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彰显出来的独特治理属性和治理功能。大学文化与大学治理的基本关系主要体现为嵌入、制约和促进三种关系形式。当前,大学文化治理的困境集中表现为大学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大学学术本真精神彰显不够和大学社会责任意识功利化追求。大学文化治理的关键是要凸显大学精神在大学治理中的重要价值,保障大学文化自觉转化为大学治理行为实践,并建构一种以参与、沟通、包容与信任为核心特征的大学治理文化。  相似文献   

5.
提高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反思型教师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师范生的反思指向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解放旨趣下,师范院校可通过培养反思的实践者、增加实践性课程、营造反思性课堂文化、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来建构反思型教师教育课程文化,滋润反思型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7.
古琴音乐的文学旨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式样之间是相互融通、渗透的.诚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样,古琴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显学在制作、标题、题材、音乐形象、审美旨归等方面皆显现出浓郁的文学旨趣.文章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认识艺术式样之间的相互联系、别样艺术需要其他艺术门类的帮衬、古琴音乐厚重的文化底蕴,进而领略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民族音乐家的整体文学素养,彰显中国音乐艺术的"文化镜子"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短篇小说普泛化的多维旨趣,既源自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也源自内心世界的丰富复杂。内外世界一旦挣脱有形与无形的束缚所呈现出来的交相感应,必定使得单维旨趣的作品表现出疲软与苍白。从旨趣表达的维度、旨趣表达的结构和旨趣表达的内容三个方面来考察新时期的短篇小说,我们大致可以描述出短篇小说从创作发生和审美接受的双向互动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是人们借助计算机网络而进行信息传播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以网络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和共享性是网络文化的典型特征.网络文化对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文化有助于拓宽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有助于为人的终生教育提供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0.
政治情绪在网络舆论的民意走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网络舆论转而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方式。对当前这一问题做出现象描述,厘清政治情绪网络渗入的重大影响成因及其网络污染,并尝试给出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政治情绪污染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腐败在我国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并据此总结我国治理腐败过程中成功有效的经验,提出治理腐败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2.
绝对善是存在的.人类是求善避恶的;善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是不断累积的;人类对善的追求是无限的.绝对善与相对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绝对善的内容是具体的、相对的;绝对善存在于对相对善的追求之中;绝对善是相对善追求的最高目的.  相似文献   

13.
符起俊 《教育导刊》2003,24(7):18-21
网络化作为一种正在兴起并迅速扩张的化,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倡导平等、自由、独立、创新、探究、怀疑、批判、开放、互动等特点,为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提供了一个空前有利的化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体与生俱来的创造性潜能无疑将得到极大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论生态文化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新取向,建设和弘扬生态文化,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文章在论述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大众化是相对于精英化而言的,表现为网络文化由最初的少数精英人物所享有转变为多数普通民众所享有。它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对此要扬长避短,使其为网络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文化的价值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是文化信息传递的载体,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网络文化一经产生,就具有自己独有的价值合理性。价值合理性一般有"工具价值合理性"和"目的价值合理性"之分,这里仅从工具价值合理性和目的价值合理性这两种基本形式来探讨网络文化的价值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享受着网络方便同时也承受着网络隐私权受到侵害所带来的苦恼。鉴于国家法制的缺失、网络行业自律的不善以及网络用户个人保护意识不强等成为滋生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温床,必须积极应对,探索出规制性与自律性措施良好契合的系统化保护策略,以在当今网络行业高速发展环境下更为有效地维护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纸面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在创作、传播、接受等诸多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平民化的审美情趣、互动性的审美过程、读屏化的审美方式、超文本的审美特质,等等。究其成因,集中体现在网络化的传播机制、网民化的创作主体、游戏化的创作动机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文化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9年11月21日,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学校的实验室里,6名科学家经过通力合作,将一台计算机与千里之外的另一台计算机成功实现了连接。他们当时或许并未意识到,此举连接的不仅仅是两台计算机,而是两个时代,预示了信息时代的来临。如今,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潮流。在此背景下,探讨网络文化的内涵、特点与特征,以及网络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网络,在物理学上是指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使电信号按一定要求传输的电路,或者指这种电路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科学上,网络则是指某种组织结构和状态,其基本…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粉丝聚集于网络虚拟社区已成为一种时尚景观。粉丝以偶像文本为元代码,通过各种形式的符号再编码等来制造风尚,并建构属于自己的网络粉丝亚文化。不过,粉丝文化又被迅速卷入到文化与经济合谋的陷阱,成为消费主义狂欢的噱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