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语和泰语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能愿动词,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能愿动词时容易出现一些偏误.本文试图对汉泰语的能愿动词进行一个简要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汉语能愿动词和英语情态动词是两种语言中相对应而又具有相对封闭性的一个语法和语义范畴,因此具有跨语言的可比性,这种可比性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对学习者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从而导致迁移性语际偏误。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寻找偏误产生的原因探索习得的过程,确定语言习得的难点及促进教学的方法。从形式——功能对应关系和语境关系方面寻找能愿动词偏误产生的内在原因,以引起教师对该类动词纠错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能愿动词的否定用法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产生偏误的多发地带,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能愿动词否定用法的偏误多出现在4个方面,即能愿动词句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误用;否定词在能愿动词句中的位置出现偏误;能愿动词否定句语义理解的偏误;能愿动词的否定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式相混。其中,能愿动词的否定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式相混偏误率最高,尤其是在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4.
论《金瓶梅词话》的能愿动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仰民 《天中学刊》2005,20(1):90-91
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金瓶梅词话》是近代汉语在明代中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其能愿动词于近代汉语具有重要标识地位,在汉语史上承上启下,显示了它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5.
能愿动词是留学生学习汉语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汉语本体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环。因此,为了使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能愿动词,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效率,我们试从偏误角度来分析研究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根据偏误语料对能愿动词的偏误进行归纳,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能愿动词时常见的偏误现象有:遗漏、误加、误代、位置不当、否定、重叠。  相似文献   

6.
能愿动词的义素结构和跨层次的交际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愿动词具有强烈的主观评议色彩,当能愿动词进入结构体(NP+VCW+VP)以后,其语义成分受时间、条件状语和动词谓语等语义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义素结构,产生不同的主观评价意义.同时,能愿动词还与主语的人称意义和句子的语气产生跨句法层次的功能关系,表达不同的交际意义.能愿动词的义素结构和跨层次的交际功能是来华留学生学习能愿动词时一个十分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懒得"是表示意愿的能愿动词,但其在语法功能上又存在一些不同于一般动词和能愿动词的特点,本文试从语义和功能两个方面对"懒得"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汉语能愿动词与英语情态动词无论在语义还是语法和语用方面,都存在很多共性。英语习得者往往将其共性扩大,而忽视个性,从而干扰了情态动词的正确认知,造成了母语的负迁移。本文拟分辨两者的个性,以便学习者更好地领悟情态动词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能愿动词的隐现会对否定句的语义解释造成很大影响。在句中不含有能愿动词且VP中有附接语的情况下,否定词"不"否定附接语;在同样情况下,句中含有能愿动词时,"不"否定VP整体。通过分析,句中无能愿动词时VP中V’部分则由于被包含在否定句的预设中而得到肯定解读,VP中含有能愿动词时,"不"否定作为VP中心语的邻接成分的能愿动词,从而否定整个VP,进而否定全句。  相似文献   

10.
能愿动词“要”的主要语法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丽 《考试周刊》2009,(10):31-32
本文简单介绍了能愿动词“要”的语法化过程,特别强调了能愿动词情态意义的语法化的演变过程,并结合该过程说明其总语法化的深层机制,由此证明汉语语法化的主要机制是隐喻和推理。  相似文献   

11.
汉语能愿动词是一个复杂又颇有争议的小类,因为受语际和语内的影响,学生在能愿动词的习得过程中偏误颇多,而教材的编写又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影响。本文以《实用速成汉语》为例,分析教材对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习得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表示可能、必要或意愿的词叫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这种词在古、今汉语中均有:现代汉语有可以、能、能够、会、愿意、肯、敢、应该、当、要;古汉语有可、能、愿、应、宜、当、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表“可能性”的能愿动词,如能、能够、会、可以、可能等;  相似文献   

13.
由于英语的情态动词与汉语的能愿动词有着很多的共同点,所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混用等偏误。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对能愿动词中的意愿类进行划分,从形式、语义、语用等方面对英语国家学生在使用这类词时出现的混用现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法律法规作为明确各方公民权利义务的基本社会规范,制约着人们的一切基本社会思想和行为。因此,法律文本中经常使用"应当""必须""不得"等带有规约性命令语气的能愿动词。与此相对应,英语法律文本经常使用shall,must,may,shall not等带有规约性的情态动词,表示法律的规定、许可、授权或禁止等,以充分显示出法律的最高权威性及约束性。此文利用自建的英汉法律文本平行语料库,对中国法律的英译文本中能愿动词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明确其在法律具体语境下的精准应用,从而为从事法律翻译相关工作者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5.
在文革语言的研究中,语法方面的研究极少。文章从语法方面选取了一类词,即能愿动词,分别讨论了其所包含的愿望动词和许可动词的使用及发展变化情况,并对相关的促成因素作了初步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6.
能愿动词(助动词)是现代汉语中非常复杂而又充满争议的一个下位类型,也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大难点。由于缺乏明确指导的统一大纲,对外汉语教材和语法书在实际处理能愿动词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太一致的情况,这无疑给留学生习得能愿动词增加了一些障碍。  相似文献   

17.
"再"和"又"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表重复义的副词,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二者与能愿动词连用时在句中呈互补分布,其分布情况不同于二者与其他动词成分的位置关系。基于教学中所发现的留学生的偏误情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初级留学生对"再"和"又"在句中与能愿动词共现时的理解,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对学生偏误情况的分析,设计了针对"再"和"又"与能愿动词连用这一语言点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焦点结构分析中,由于对一些基本问题缺乏统一的认识,常常在分析一些具体结构时会产生分歧。本文以分析“连”字句中“连”字在焦点结构中的作用为题,讨论几个与焦点结构分析有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徐冶琼 《现代语文》2009,(6):120-122
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经常会混淆表示愿望、意志的"要"和作为能愿动词的"想".二者的差异在于:句法上, "要"和"想"与其后面的谓词性成分构成述宾结构,且"要"具有肯定和否定不对称的现象.语义上,二者都具有表"欲"的语义特征,但"要"具有定量性和动态性,而"想"具有非定量性和静态性.语用上,一般下级对上级用"想",上级对下级用"要": "想"有商量、征询意见的意味, "要"则侧重表达自己的意志.  相似文献   

20.
在焦点结构分析中,由于对一些基本问题缺乏统一的认识,常常在分析一些具体结构时会产生分歧.本文以分析"连"字句中"连"字在焦点结构中的作用为题,讨论几个与焦点结构分析有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