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本节内容是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后面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HPS(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视角对人教版新旧教材"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一章节从HPS数量、呈现位置、涉及的人物、主题4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人教版教材在HPS数量、呈现位置、涉及人物方面都优于旧教材,在HPS的5个主题中,新教材更加重视科学哲学的两个主题:科学知识的本质和科学事业,其次是科学史...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氧族元素是典型的一族非金属元素 ,编排在《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章之后 ,是对“元素周期律”内容的应用和扩展 ,起着加深理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作用。本章包括氧族元素、硫及其化合物和环境保护三部分内容。教材介绍氧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同时 ,对硫及其化合物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其间渗透环保知识。教材的这种安排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①注重理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这一特点揭示了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认知规律 ,明示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科学方法。基于这一点 ,教材围绕本章内容设置…  相似文献   

4.
基于HPS(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视角对人教版新旧教材“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一章节从HPS数量、呈现位置、涉及的人物、主题4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人教版教材在HPS数量、呈现位置、涉及人物方面都优于旧教材,在HPS的5个主题中,新教材更加重视科学哲学的两个主题:科学知识的本质和科学事业,其次是科学史。新教材在科学社会学的两个主题上也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化学的必修内容,从编排顺序、知识内容、栏目设置等方面就人教版与翰林版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使我们在使用人教版教科书进行课堂教学时,能够借鉴翰林版教科书中的一些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6.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内容,结构理论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初中化学介绍了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但由于所学内容涉及到的物质还很少,受学生认识水平的限制,上述知识在学生的认识中是片面的、抽象的,只能是记忆的认知,不可能上升到对知识本质的理解。进入高中后,系统学习了两个典型的主族元素:碱金属和卤素。碱金属和卤素原子结构递变的规律和性质的递变规律在学生脑海中产生了极深的印象和许多新的疑问:物质的结构包…  相似文献   

7.
HPS教育以丰富学生科学认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与我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度契合。从HPS教育理念的三个维度对比分析新人教版和新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第一册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中HPS教育内容的数量、构成及呈现方式,客观反映两版教材中融入HPS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并为教材内容编写及一线化学教师有效开展HPS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在2002年的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中出现在第五章,而在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中出现在第一章,不管位置怎么变化,实质内容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在学习这一章节时  相似文献   

9.
掌握好原子结构和质量数的基本概念是学好物质结构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深入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前提.人教版新编高一教材第94页习题二中的第4小题:某元素原子的原  相似文献   

10.
教学人教版高一《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课,在学习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时,会和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联系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尤其是第三周期的Na、Mg、Al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又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2019年版)与旧教材(2007年版)相比,在内容呈现方面有较大更新。基于元素周期律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建构,对新旧必修教材中核心概念在映射、关联及系统三个层级呈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阐释新教材在各水平变化的特点,并获得重视知识的结构化设计等2个方面的教学启示,为使用新教材进行核心概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第一节《碳族元素》 ,从已在初中学过的碳元素入手 ,引出碳族元素 ,根据碳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特点 ,运用前面学过的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通过讨论 ,研究碳族元素的一些重要性质 ,然后 ,结合已学过的碳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着重介绍了硅、二氧化硅、硅酸盐的存在、性质、用途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节《硅酸盐工业简介》和第三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简单地介绍以含硅物质为原料经加热制成的硅酸盐产品———水泥、玻璃等的主要成分、用途以及生产它们的主要原料、反应…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化学式》这一节内容,从教材编排顺序来看,在《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元素、原子、分子等以前知识的综合应用,又为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等新内容的学习做了必要的知识铺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特点位置———承前启后。纵观高一教材 ,本章安排在第四章 ,在第一册教材中处于中间位置 ,承载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的知识载体作用。在学习了碱金属之后 ,本章教材还承担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般方法的养成训练 ,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各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 ,是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本章内容放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之前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方法———归纳法为主。本章教材安排了氯气、卤族元素、物质的量应用于方程式计算三节必学内容和海水资源及其…  相似文献   

15.
元素周期律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三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版)为载体,从模型位置、模型建构思路、模型建构方法、模型示例图四个方面探究元素周期律的模型建构过程,探索"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在元素周期律中的培养方法,为一线教师引导学生建构元素周期律模型以及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编写中学《物理》教科书的根本出发点,而物理科学素养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内容的学习来提高。本人在担任"中加双高中文凭班"中方物理老师时,对我国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和加拿大高中《物理》教材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借鉴其他国家教材编写之精华,探索教材编写如何更好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致勇《无机化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83)是一本具有一定特色的教材。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体系新颖编排得当该书以元素周期律为基础,以化学原理为主线,将基本理论和元素性质紧密结合,克服了前后脱节,重复繁琐的弊端,与国内同类教材相  相似文献   

18.
以人教版必修2模块中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为载体,借助资料卡片,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进行知识内容的呈现和教学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2014年5月14~15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材培训及经验交流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这次会议,主要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课标(2011)》,全面理解、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修订后的人教版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交流教材使用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后,我们不难发现元素推断题在这一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102页第三题、第110页第7题、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