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博物馆使命是博物馆对其存在理由的解释,是博物馆实践操作层面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导,对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实现科学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博物馆存在“使命宣言真空”的困境,更遑论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基于使命宣言的科学传播。在博物馆使命宣言撰写、围绕使命的科学传播与使命反思重塑方面,国外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已积累大量经验。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总结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在使命宣言构建中的基本要素与撰写流程、围绕使命宣言的业务活动展开与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2.
朱晓欣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4,(4):5-12
1992年《博物馆体验》出版,2012年再版为《博物馆体验再探讨》。两书相隔的20年里,作者福尔克在互动体验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出了情境学习模式与身份相关的参观动机。此外,为区别博物馆学习与学校学习,福尔克创建了“自由选择学习”概念。这些理论最终构成了该书的基础和框架,融汇在行文脉络之中。由此,《博物馆体验再探讨》可谓是福尔克这二十年来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另一方面,福尔克在书中对博物馆价值的追问也为后续出版的《博物馆的价值:提升社会福祉》埋下了伏笔。透过该书,我们将得以管窥福尔克博物馆观众研究的发展轨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之于博物馆观众的疑问与回答。 相似文献
3.
邱文佳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4,(4):13-20
本文述评《学自博物馆:观众体验与意义生成》一书,作者约翰·福尔克基于过往研究,将较为宽泛的博物馆体验聚焦至博物馆学习,建构了由三大情境、八个影响因素构成的博物馆“情境学习模式”。福尔克在分析由个人情境、社会文化情境和物理情境构成这三大情境时,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进化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增加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分析,以此完善这一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叶兆宁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2(3):5-12
本文通过分析,提出近年来科学教育的两个重要进展,一是对科学学习目标与过程的重新认识;二是STEM教育的异军突起。在进一步分析2013年美国颁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和我国刚刚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目前科学教育变革应对的具体表现之后,对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设计提出三点启示:一是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应该成为学生开展科学与工程实践的重要场所;二是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需要考虑大概念和儿童学习的进程,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儿童需求的有结构的探索活动;三是结合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需要大力发展跨学科综合类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5.
刘皓妍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4,(4):21-28
在“以观众为导向”的当代博物馆语境下,如何提升博物馆观众体验不仅成为每个博物馆面临的现实挑战,同时也是博物馆观众研究领域长期关注并持续讨论的学术问题之一。基于对博物馆观众体验的整体性考察,由约翰·福尔克提出的“身份动机模式”从身份构建的角度出发,为认识和塑造博物馆观众体验提供了一种预测性的范式。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身份动机模式”进行阐述,并结合对福尔克本人学术脉络的回溯,讨论“身份动机模式”对于当今博物馆理论研究与实践变革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科学与艺术数字博物馆为侧,对信息技术在数字博物馆的应用进行讨论。文章主要从用户界面设计、多媒体制作、基于Web标准的页面制作对科学与艺术数字博物馆(DMSA)建设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行讨论,然后对DMSA的未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科技博物馆在传播前沿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营造城市科技文化底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各类科普场馆数量逐年上升,观众参观量与日俱增,教育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同时,新形势下国内科技博物馆也面临科学教育创新的转折点与急迫点。本文在分析国外科技博物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它们在新阶段教育研究、藏品管理、社区公众等方面的优势及创新特色,为国内场馆结合馆情突破现有瓶颈,对标世界一流提高自身科学教育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赵星宇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4,(4):29-36
在后疫情时代,博物馆应该如何从政策制定者中获取更多的支持以换取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博物馆面临的严峻问题。对于约翰·福尔克来说,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以一种清晰、具象的方式表达博物馆的价值,这构成了《博物馆的价值:提升社会福祉》一书的主要内容。本书评围绕着福祉体系,分别阐述了福尔克对福祉概念的理解、福祉体系下的博物馆价值内涵以及博物馆价值的货币化三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福祉体系嵌入福尔克的个人学术观点发展历程中进行讨论,以探讨该理论框架与观众动机和观众体验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试论编辑发现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发现的科学品质主要表现为敏感性、否定性、整合性、创造性和前瞻性,编辑发现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学习进取、开拓创新、严谨求实、坚忍不拔和敬业奉献。 相似文献
10.
11.
当前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研究误区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中存在一些倾向,如与科学技术对立,消极、片面地看待市场经济,过分夸大人文精神的作用。本文从服务方式、馆藏结构、管理模式、资源共享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实践作用,图书馆人文精神只有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内涵、性质和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只有这两种精神的有机融合,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15.
基层科研单位是科研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在科技报告整体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中基层科技报告体系具有奠基性建设作用。本文结合基层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现状以及科技报告撰写规范、记录详实等特点,首先分析了基层科研单位建设科技报告体系在科技资源积累与利用、科研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其次,从基层科研单位科技报告和科研管理工作流程出发,提出了基层科研单位科技报告体系基本框架,力图从配套机制形成、平台系统构建、信息服务支撑三方面阐述基层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报告工作的基础条件和运行机制,重点分析了科技报告的管理机制,提出应将科技报告与论文、报告等其他形式科技成果进行整合,将科技报告工作与机构知识库建设相结合,一并纳入呈交、审核、加工、保存的科研工作流程和绩效考评之中。文章最后基于科技报告的生命周期,探讨了基层科研单位科技报告体系构建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卷首语体现期刊的自身定位、价值追求和立场观点.《科技导报》卷首语专栏邀约两院院士撰写科学精神、科学思辨、前沿热点、科技建言、科技传播等5个主要方向的文章,通过传播科学文化,在团结科学共同体、发挥科技智库作用、倡导科技伦理等方面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为更好地提高期刊的内容质量,实现价值引领功能,科技期刊可在聚焦前沿热...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的主要战略目标是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需要一流的好编辑。受“兴昌精神”的启示,文章指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要有敬业精神、工匠精神,要善于学习,对待科技期刊工作要持之以恒,要有奉献精神和期刊发展“一盘棋”的大局观。只有如此,才能向着符合时代要求的好编辑目标成长。 相似文献
18.
百度搜索引擎系统具有信息搜索全、新、快、准等四大特点,具有信息查检、信息存储、信息交流共享等功能,对科研人员来说,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9.
2000~2005年图书馆精神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查我国《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05年发表的有关图书馆精神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对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分布和作者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展望图书馆精神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科研机构是科技项目的具体实施者,是科技报告的产出源头。管理好科技报告等机构知识资产是提高科研机构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构建基层科研机构科技报告管理平台,形成由科研活动管理系统、机构知识资产库系统、科研绩效考核系统组成的有机管理体系,是科学管理机构科技报告,实现机构知识资产积累、传承,优化科研管理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强化科研机构对科研资产的管理意识,建立科技报告承认机制,实现科技报告分类管理、分级共享,开展科技报告资源综合增值服务等措施,推进科研机构科技报告管理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