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情小说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一种,以社会现实为题材,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爱婚姻、家庭纠纷等,展示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文学作品是社会的反映,世情小说产生的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地处西南边陲的保山在明代儒学教育成效显著,地理位置偏远而儒学教育并不落后,这是由历代儒学在保山传播、较好的文化教育政策、大规模移民以及文化名人的影响等诸多因素使然。  相似文献   

3.
明代是海南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有十:一是各类学校多;二是科举考试中式人数多;三是“鼎臣继出,名满神州”;四是两位海南入分别掌管明代全国两所最高学府;五是九位海南人入选《明史》;六是各种著作多;七是俗尚礼文和读书风气浓;八是许多家庭妇女都有文化,并出现冯银等五位女诗人;九是各种楼亭、坊表和名胜古迹及名人墓葬多;十是海南岛被称为“海滨邹鲁”或“海外邹鲁”。明代海南文化之所以获得高度发展,主要原因有九,其中最重要的,当是明王朝对本岛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数学曾一度辉煌.呈现出鲜明的“东方数学”色彩,而且其对于世界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到了明代却逐步走向衰落。作者从社会、教育制度和数学自身发展条件的缺陷等方面展开叙述,分析中国明代数学衰落的原因.特别从当时中国明代的教育制度致使数学衰落的几方面原因来阐述它给当今中学数学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明代初年,百业凋零,征战频繁,农民生活困苦,农业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新朝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快速恢复经济,同时兼顾军事征伐.这时,特殊时期非制度性的社会保障措施体现了统治者在复杂环境下的政治创造性,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明代初年的社会背景出发,分析了明代初年非制度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同时...  相似文献   

6.
《明夷待访录》是一部具有近代民主思想,并以批判君主专制为理论基础的政论集.诞生于商品经济发展与思想变革的交错时期.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将人性中自私的本质扩大,恰逢明代社会正处于思想变革的时期,无论是对君主“家天下”制度的不满,还是对朱熹理学的质疑,都在这一时期萌生民主改革的幼芽.本文就其所述为帝者的职责,与《明夷待访录》所著的时代背景和明朝帝王统治相结合,从而论述其帝王专制腐朽的三个思想原因.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导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难以有效持久、深度开展的原因,提出政府部门应加快制订具体、细致、可行的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与政策,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社会伙伴关系,职业院校应以所服务区域经济的特点与需求来确定核心专业群,增强校企合作的多方考核制度,加强校企合作文化培育、促进各方文化的融合与协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营利性高校近十年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为规范营利性高校的发展,美国建构了由认证机构、州和联邦政府共同组成的"三合一"监管机制。但当前该机制存在若干问题,如认证机构的监管不能完全保证教学质量、州和联邦的监管不到位、营利性高校加强游说力度应对监管等。鉴于美国的经验,我国应尽快建立营利性民办高校认证制度,在加强国家监管力度的同时赋予省级主管机构更多监管权。  相似文献   

9.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国际法本身存在的与一般国内部门法的不同以及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在成人教育国际法教学中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对良好的教学成果的取得显得尤其重要,同时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从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的教学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敦煌壁画中的建筑为例,结合中国唐代古典建筑特点,提出了一种从二维壁画图像到三维信息模型的数字化技术方法。首先对壁画全景与建筑特征进行分析与解读,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构建技术,依照古建筑建造规律和模数尺寸关系,经原境信息解读、构建方案设计、三维构建实践,将壁画二维建筑信息转换为三维建筑信息,实现壁画中建筑的数字化呈现。本方法为历史绘画作品中古典建筑的三维构建与呈现提供了思路与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1.
明代言官勇谏原因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勇于直谏的言官群体直谏勇气来源有三:一是儒家政治传统的浸润和历代直谏楷模的鼓励。二是明代言官制度的保障;三是明太祖提倡直言的影响。三者之中,制度上的保障起着关键作用。明代言官勇于直谏的可贵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古代优秀知识分子身上的一种折射,值得肯定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敦煌隋代中心柱窟有4座,分为两个类型:一是须弥山式的中心柱,包括第302、303窟,中心塔柱形与须弥山造型有关,表现的主题是三世十方佛;第二类是中心柱正面不开龛的大型窟,包括第292、427窟,洞窟前部的三铺佛像表现的是三世佛主题。三佛造像在中国石窟中出现较早,北朝后期华北地区的石窟表现为较典型的三壁三龛窟,敦煌隋代洞窟受其影响,在中心柱窟中也表现出三世十方诸佛的主题。从造型及装饰风格因素来看,反映了敦煌隋代石窟在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印度和中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连大学学报》2021,(1):94-99
明代题画唱和与明代绘画的发展几乎同步,可分为三个阶段:洪武至弘治年间为第一阶段,正德至隆庆年间为第二阶段,万历至崇祯年间为第三阶段。明代题画唱和具有群体性和地域性特征。其中,京城官员的题画唱和台阁色彩明显,多北地风景;吴中文人的题画唱和生活气息浓厚,多江南风物。同时,明代题画唱和具有画与诗相互生成的关系,一方面题画唱和孕育唱和诗集,另一方面唱和活动造就题画唱和。研究明代题画唱和具有多重意义:题画唱和作品既有文献辑佚的作用,又有书画鉴赏的价值,它还是变相的小型"唱和诗集",足以扩大和补充明代唱和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敦煌佛爷庙湾墓群发掘的6座唐代模印塑像砖墓中,其中弧方形的墓葬形制参照长安地区唐墓可知属高等级墓葬。文章分析了墓葬年代、墓葬等级及P.2523《敦煌名族志》的编撰年代,认为两者均为开元年间,因而认为M123、124、125等墓为外任归葬的敦煌望族——阴氏家族墓葬,其中阴稠或阴仁协以及阴仁希可能与M123具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赵蓉 《家教指南》2022,(2):67-80
北凉三窟特指莫高窟第268、272、275窟,三个石窟毗邻相依,被学界普遍认为开凿于十六国的北凉时期。北凉三窟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属于统一规划还是渐次开凿,一直未有相关的具体研究。本文尝试利用石窟考古报告数据,分析北凉三窟的空间占位和空间改造现象。同时,将三个石窟中存在的重修重绘纳入考古层位学研究视野,动态把握由这些现象反映出的石窟本体受到干预的时间递进关系,进而对北凉三窟的开凿次第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北凉三窟目前的面貌是渐次开凿的结果,第268窟前半部最先开凿,其次开凿第275窟及第268窟后半部,再次是第272窟,最后对第268窟进行了扩建,三个窟相继进行开凿、扩建,并很有可能于西凉至北凉统治敦煌时期渐次完成。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文物的敦煌彩塑需要重点保护,不能随意触碰与移动,但其本身结构复杂,具有不规则性,且所处空间狭小,测绘难度较大。数字化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和成果精确绘制各种考古测绘图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本文以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交脚菩萨)为例阐述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手段,非接触式测量与三维复制敦煌彩塑,并利用三维点云数据精确绘制彩塑的图纸。  相似文献   

17.
论明代皇帝两极化性格特征的成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皇帝的性格或过于强悍暴躁,或过于软弱怯懦,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化特征,这种性格与其继位前的生存经历和社会教化有密切关系.险恶的生存环境使他们不得不克制、压抑自我欲望与自由意志,委曲求全,人格被极度扭曲;而教育环节中讲官的教育失败、宦官的引诱误导,助长了皇帝的叛逆心理与狂者人格.一旦他们皇权在握,容易产生报复或补偿心理,无心政务,放纵情欲,有失君道,逐渐沦为"问题皇帝".  相似文献   

18.
题画诗、题诗画,作为中国画和中国诗在精神上融合的典型标志,在宋代实现了形式上的完美融合。究其原因,与中国画在宋代的发展特征、中国诗在宋代的发展特征、中国诗画在宋代发展的共同特征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影响诗画发展的各个因素,有的通过促进中国诗画精神上的融合而为其形式融合作了铺垫,有的直接促进其形式的融合,最终开启了美术作品中诗画相得益彰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随着荧屏上韩剧的热播,韩国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批中国观众的喜爱,中国也掀起学习韩国文化的热潮,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韩国文化在中国能够大放异彩的原因,以及韩剧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科举制度废除后,清政府仍然保留科举制度的残余形态,实行生员考优拔贡与举贡考职,并在新学堂学生和留学生中进行考试,依据考试成绩,奖其功名,授以官职。这对清末民初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存在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