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教育实践反思渗透在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教育实践反思的价值取向包括理论取向、技术取向以及实践取向。理论取向认定理论是教育实践的根本;技术取向强调师范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实践取向注重培养师范生实践意识、实践能力和临场智慧。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师范生要正确把握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把实践取向作为教育实践反思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充分发挥其指导和改进教育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教育反思是达成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理想的根本保证,可以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促进其快速成长,也可以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成熟。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多个层次。从宏观到微观包括社会文化层次,制度、法规和政策层次,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层次,教育内容层次,以及教育者的人格和教育行为层次。  相似文献   

5.
6.
7.
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在教育孩子,也是在改进甚至重塑我们自己。我们的模样,就是世界的模样,就是明天的模样。年年岁岁花相似,今年春节大不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场令人措手不及的危机,让年味中弥漫着忧伤和焦虑。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在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工作的同时,也在认真思考疫情背后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内在隐含着实践指向和为实践提供方法论启示的可能,但这种可能要成为现实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教育理论工作者自身目中无人、心中无情、胸中无境的"三无"状态是导致教育理论实践指向缺失的重要原因。教育理论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一现象,认真考量教育理论研究、呈现、教学等工作与教育理论所折射出的体验性、思辨性和拓展性特点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教育价值以客体教育对主体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为条件,具有实践性。为完美生活做准备是教育的使命,也是人所寄予教育的价值信念,工具性是教育价值的应有之意。教育价值危机是教育客体属性对教育主体需要满足程度的日益式微,是教育疏离人的需要、相对过度投入、价值制度化日益凸显的结果。教育要摆脱其价值危机,必须关注教育主体的需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关注教育民生问题,发挥教育应有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周增为 《上海教育》2013,(10):52-53
党的十八大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了在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层级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重要特征是体现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内在价值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指在不同维度对标准、规范、制度、精神、理想以及信念等稳定价值观的设计层级和逻辑递进。这样的战略任务,直接影响学校的文化和价值取向。学校课程的责任,不仅要对这一致性有充分的理解与解释,还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具体课程形态,实现这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和深化,实践的反主体性效应所凸显的全球问题已经逐渐唤醒人们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意识。反思实践活动的价值,合理规约实践活动,积极消解实践活动的价值张力,既是当代实践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价值指针,重建实践价值观,才能使人类摆脱实践反主体性效应不断凸现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是值得反思的。一是把创业捆绑在狭隘的经济利益至上,夸大了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使个体专注于经济利益的获取,不顾及社会伦理底线;二是抬升创业的价值会贬低传统价值,忽视创新创业的负面价值。在反思的基础上,文章对于如何正确认识评价与充实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教育政策的价值指向追问的是教育政策满足哪些政策价值主体的需要.根据教育政策所满足需要的主体不同.可以将价值指向分为内在性和外在性.文章通过三个地方性教育政策案例的考察,分析了现实中教育政策价值指向的内在性和外在性之间的实然关系,并提出受教育者的发展是建构二者之间合理关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历史感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感觉,长期以来教育史研究在价值指向上倾向教育学科,致使学科特征不明显。历史学的研究理念和方法,能够给教育史学带来新的研究增长点,研究教育的本源——教育活动,是教育史回归历史学的一个基础。而历史感在教育史研究上的呈现,是包括研究对象、史料、方法、效果的多元结合,研究者和接受者对于学术作品的感悟,是衡量学术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贯彻落实新职教法的根本选择。依托新职教法的精神内涵,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为价值指向。通过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国家资历框架;聚焦“三教”改革,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科学把握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20.
朱苏骐  张博 《考试周刊》2010,(43):201-203
在全球气温不断上升、碳排放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低碳生活已成为国家重点研究方向。学生是文化传播的先锋群体,教师应及时向其普及低碳知识.以其为载体。在校园、家庭、社会中推广低碳生活理念。本文着重剖析了校园低碳教育的价值意蕴.探讨了普及低碳理念的买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