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09,(10):28-29
女儿的担忧 刚出生的儿子对婴儿用品过敏,因此,每次洗完澡后我都给他抹橄榄油。 有一天,4岁的女儿看着我为儿子抹橄榄油,显得很不安。她忧心忡忡地问:“妈妈,你想把他煎了吃吗?”  相似文献   

2.
一天上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显得很犹豫,她说:“你能给我订一份《生活报》吗?为这事儿,我在家想了一整天,真是不好意思!”听了这话。我没有犹豫,对着电话大声说:“行!没问题!”其实,我没有权利随便送人全年的报纸,只能自撺腰包给她订一份。可我觉得她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她把我当成了她的儿子,我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打电话的人就是商景超大娘。  相似文献   

3.
操作电脑时,不小心把两年来保存在电脑里的照片全弄丢了。那些照片,有我的旅游照、儿子的生日照,还有全家福,我心疼至极。下载了数据恢复软件,弄了一天,还是无力回天。我叹息着对儿子说:最可惜的是那些记录着你成长的照片!没想到,儿子笑着说:丢就丢了,照片虽然没了,我不是活蹦乱跳地站在你面前吗?儿子的幽默,一下子把我逗笑了,不由得想起好友丽。丽和她男友在一起很多年,一直同居,没有结婚。原本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丽,为了爱,努力练就了一  相似文献   

4.
一位优秀的商人托尼,有一天告诉他的儿子。托尼:我已经决定好了一个女孩子,我要你娶她。儿子:我自己要娶的新娘我自己会决定。  相似文献   

5.
专家的麻烦     
吴万伟 《青年记者》2010,(17):89-90
网络使我们有能力用新方式质疑权威。 女演员珍妮·麦卡锡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儿子是我的科学。”她坚持认为疫苗是儿子成为孤独症患者的罪魁祸首。这种说法在科学文献中几乎得不到任何支持。几年前,人们或许把她看做另一个不可理喻的明星或者偏执狂的怪人而不屑一顾,但在网络“专家”的美丽新世界中,麦卡锡不仅仅如此。  相似文献   

6.
专家的麻烦     
网络使我们有能力用新方式质疑权威. 女演员珍妮·麦卡锡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儿子是我的科学."她坚持认为疫苗是儿子成为孤独症患者的罪魁祸首.这种说法在科学文献中几乎得不到任何支持.几年前,人们或许把她看做另一个不可理喻的明星或者偏执狂的怪人而不屑一顾,但在网络"专家"的美丽新世界中,麦卡锡不仅仅如此.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她确定了辩论的基调,战胜了彻底驳斥她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允石 《新闻天地》2010,(10):29-31
她把儿子狠狠骂了好几个钟头,可儿子装聋作哑,一声不吭,母亲气得晕厥在地,儿子依然无动于衷,不顾母亲死活,坐在一旁继续玩电子游戏。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鼾歌     
母亲的鼾歌,对我这个年过五十的儿子来说,仍然是一支催眠曲。在我的记忆里,她的鼾声是一支生活的晴雨表。那个年月,我从晋阳劳改队回来,和母亲、儿子躺在那张吱呀吱呀作响的旧床板上,她没有打过鼾。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据《四川日报》报道,1988年2月24日,刘晓庆在自贡演出后前往灯会观灯。当一名记者上前拍照时,刘晓庆当即声明“未经我的允许,不准拍照。”记者说:“你们不同意是你们的事,我拍是我的事,这是灯会,不是你家。”双方遂发生纠纷。案例二:美国佐治亚州一名家庭主妇弗洛拉·格雷厄姆带着两个儿子去参加商品展销游乐会。在两个儿子的执意要求下进入一个游乐厅,游玩后出来时,一股强风吹起了她的裙子,裙子把她的头盖起来,却暴露出腰部以下的部分,只有一件裤衩。当地一位摄影师抓住这一时刻,把她摄入了镜头。这张照片成了这次游乐会的宣传品。格雷厄姆夫人对此  相似文献   

10.
"我觉得我的儿子有权利知道他自己的身世",这是一位美国母亲面对自己收养的中国儿子的询问时所说的话,她的儿子今年已17岁,对自己身世的询问始于14岁.  相似文献   

11.
老乔每有新作,我总找来拜读。一则读文如睹人,会会文友;一则看点门道,获点人生感悟与艺术享受。近日读了他的散文《妈妈》,胸中便涨满了春江般的亲情与激动。先是为“妈妈”自然、质朴、亲切的心性肃然起敬。你瞧,这位母亲平常得“连救助别人的好事也很少做过”。因为过去“她太穷了”,但她人穷心善,把人当人看,平和公道无私的行止,叫村里人无不称赞她“真是个善人”。儿行千里母担忧,她时时膺记在外当“公仆”的儿子是否“变了”。当得知儿子当选为县长,她连夜把儿子招回来叮咛不及:“这可不是玩的,你要是觉着没有这个能耐,赶紧回去给上级说说辞了,别误了公家的大事!”儿子临行,她又语重情长地呜咽着说:“你当县长了,妈妈也不求享你的福,妈只求你一件事,别叫人们提着你的名字骂你妈,行吗?”  相似文献   

12.
宁君 《新闻天地》2007,(4):55-55
虽然我和她的儿子离婚后已各奔东西,但对于曾经的婆婆却时常在梦里见到她,每每梦醒时分,我泪流满襟。梦里她的眼神充满着殷殷关切,一如从前那般真切动人……  相似文献   

13.
前年底我家属临时来队,事也凑巧,来队的第三天,基地宣传处要我到海军报社学习,看着疲倦的妻子和刚满3岁的儿子,我真不忍心让他们回去。等我给妻子说明情况后,她却面带笑容地对我说:“永军,你去学吧,俺娘俩明天就回老家,到报社学习是领导对你的信任,俺苦点累点没有啥。”听说要回去,儿子不干了,他拉着我的手说:“爸爸,坐火车人多,俺妈和我是站着来的,我不回去,不回去!”我没法回答儿子,只是紧紧地把儿子楼在怀里,眼眶里浸满了泪水。妻子决意第二天就走。坐在去火车站的公交车上,儿子问我:“爸爸,咱今天上哪儿去?”…  相似文献   

14.
上海有一名老太太,她和别人上街,明明马路上没车,她却总要把别人拉到人行横道上去。她说,过去她过马路,只要看见街上没车,就随处穿过去。自从她儿子从德国回来,每次总是拉她到人行横道才过马路,就慢慢养成了习惯。她还说,她儿子出国以前,在上海也是乱穿马路的。 德国产品质量好,是世界有名的。他们的产品为什么总是做得那么好呢?光靠最后一道工序加强检验,那是不行的,要靠每一道工序的每一个人,把每一个零件都做得一丝不苟。我们现在有的人把这种处处严格的人  相似文献   

15.
夜访李葵南     
和情人约时间易,和女记者约时间难,和出色的女记者约时间则更难。新民晚报记者李葵南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新闻记者》杂志约我写一篇她的专访,我找了她好几天,总算和她“敲定”了时间。春寒料峭,夜意苍茫。我骑车到淮海中路已故教授赵景深的家。他是李葵南的姑夫。赵教授去世后,她搬到这里。楼下住着她的姑妈,她住三楼。房子很宽大,她和丈夫陈远庆住在一起,儿子读高中,住校。现在她的写作条件较之过去好多了。那时,她住的是武夷路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要和儿子抢桌子。  相似文献   

16.
黑丁  莉萍 《新闻世界》2005,(11):33-35
随着对京城巨贪毕玉玺的妻子王学英的审判.“贪内助”一词也随之成为一个流行词语。令人吃惊的是.王学英成为毕玉玺堕落过程中的催化剂.所有的起因竟然缘于一个“爱”字。她爱丈夫毕玉玺.所以纵容丈夫受贿;她爱儿子毕波,所以把贪来的钱财给了儿子。但她没有想到,正是这种畸形的爱,才害了丈夫和儿子,也最终害了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一位部队通讯员告诉我这样一件事:驻地附近一位70多岁的农村老太太,卖了一头肥猪,她把卖猪钱全部带上去游览了泰山。这位通讯员说,他想写篇稿子,赞扬一下农民富裕的新景象。这件事挺有味道,我便和他细聊起来。谈话之间,我发现原来有个主要情节被他打了“埋伏”。事情是这样的:那位老太太有一个独生子,在不久前得了重病,老太太曾给“泰山奶奶”许过愿,如果保佑儿子的病好了,她保准卖一头肥猪还愿。后来,儿子经过医院治疗,病好了,老太太便以为是“泰山奶奶”的功德,便卖了猪去泰山还愿。  相似文献   

18.
腾飞 《新闻天地》2006,(10):28-31
如今,已经过完9岁生日的小男孩陈绪,在见到生人时都会害怕地发抖。听到屋外的汽车喇叭声或者轻微的响声,都会马上瑟缩到屋子的一隅,颤抖着对妈妈说:“求求你,妈妈,别把我送人呀,别不要我呀……”“妈妈,你能等我睡着后再把我送人吗?”听到自己的孩子可怜兮兮地哀求自己,作为母亲的陈波心碎了,她一边抽泣一边安慰着小陈绪:“不哭了不哭,乖孩子,娘怎么舍得把你送人?”意外之喜,喜获“爱心”承诺家住黑龙江省铁力市的陈波是该市乳品厂的下岗职工。1999年陈波因为和丈夫感情不和而离婚。离婚后陈波、和她不到3岁的儿子陈绪还有已经74  相似文献   

19.
软肋和铠甲     
陆阿姨是我公婆的朋友,儿子在郊区买了房,从老家接了她来,周末过来同住。  相似文献   

20.
母爱     
一天,我在火车站候车。火车进站了,一位母亲陪女儿把行李拿上火车,把女儿安顿好。火车徐徐开动后,母亲目送火车远去。还有一位母亲送子外出,儿子上了火车,说:“妈妈,你回去了嘛!”她还是站在那儿,往火车上看,等到火车消失在远方才慢慢离去,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母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