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婴在现代文学史上几近被人遗忘。然而 ,在新感觉派诸小说家中 ,他的创作自有其独特之处。身居城市爱它的繁华 ,心系乡间恋它的清幽。都市感觉与乡村情结相交织 ,城市荒诞与田园牧歌互变奏 ,小说文本向读者展示了属于黑婴的独特艺术世界———都市里的村庄。本文认为 ,这是由作家在城市工业文明和乡村农业文明间游移与徘徊的特殊心态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较为全面、系统地考察了黑婴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的基础上,认为在新感觉派诸小说家中,他的创作自有其独特之处,在中国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中对现代都市文学文本的建构和新的小说范型的建立有特殊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应有其一席之地。作为一个爱国侨胞、抗日志士、作家、记者、编辑和民主人士,黑婴一生坎坷,历经磨难,始终不改爱国之志,留名青史,理当不谬  相似文献   

3.
都市文学在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异端性:一方面,都市文学在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与传统的乡村文化形成尖锐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乡村的纯朴与都市罪恶的对立,对立的结果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乡村渐被城市吞噬,随之而来的是乡村纯朴文明的毁灭和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但另一方面,在都市文明的喧嚣躁动的疯狂律动的背后,在穷奢极欲的物质追求中,现代人在精神上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  相似文献   

4.
都市文学在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异端性 :一方面 ,都市文学在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与传统的乡村文化形成尖锐的矛盾冲突 ,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乡村的纯朴与都市罪恶的对立 ,对立的结果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 ,乡村渐被城市吞噬 ,随之而来的是乡村纯朴文明的毁灭和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但另一方面 ,在都市文明的喧嚣躁动的疯狂律动的背后 ,在穷奢极欲的物质追求中 ,现代人在精神上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和失落 ,在他们的潜意识底层涌动着一种漂泊无依的游子情绪 ,一股难以名状的淡淡乡愁。在精神上 ,他们渴望回归传统 ,回归家园 ,重返…  相似文献   

5.
周宁 《现代语文》2006,(4):86-87
三十年代,“东方巴黎”上海造成为典型的国际大都会,电灯、电报、电话,火车、轿车、无轨电车,西方工业明和商业明的登陆,不仅给都市人提供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而且还带来了舞场、赌场、跑马场,戏院、影院、大世界这样的娱乐场所。身居闹市的新感觉派作家,既为都市新鲜、刺激、眩目的生活所吸引,也为都市明对人性的物化扭曲所困惑。试图以现代的词汇、现代的句法、现代的结构来写现代人的感觉、现代人的心理、现代人的思想的“新感觉派”作家对都市上海的感觉如何呢?在施蜇存的《鸥》里,银行职员小陆眼前的这座城市是如此陌生,所有美好的事物就像城市本身那样游移不定,乡间初恋的女孩一旦进入都市便变得庸俗轻薄,像白鸽一般扑刺刺飞走。作为一种心理补偿,作家在其《旧梦》、《上元灯》、《扇子》中远离满目疮痍的都市社会,对乡村(人类纯净的童年)作了一次充满诗意的心灵回归。在黑婴的《春光曲》中,都市是灯红酒绿、疯狂的舞场、金钱与肉体;乡村则是盛开的桃花、慈爱的母亲、纯洁的荷妹。在穆时英的《黑牡丹》中,那个离开了爵士乐、狐步舞、混合酒、秋季流行色、八跑缸跑车便像失了灵魂的“黑牡丹”,却感到只有在乡间米勒田园画似的风景中,才恢复了年轻的活力和被都市强奸了的愉悦。“乡村美,都市恶”实际上构成了曾被斥之为“在一片虚无中全盘向都市认同”的“新感觉派”作家最基本的审美心理模式和潜在的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乡村与都市的交流。乡下人进入都市谋生,成为"城市中的异乡者",他们的生存境遇,他们在农耕文明与都市文明的冲突中的灵魂挣扎成为新世纪乡土文学的新视阈。但作家秉承的依然是尊崇农耕文明,贬抑都市文明的传统的思维理念,在"还乡"的梦中寻觅着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位从乡村中走出的、自称是农民的作家,贾平凹眼中的都市有着乡村的风景,他描写的都市人也大都是从农村中走到都市中的谋生者。从这些人身上,体现着作者对都市文明的、独特的审视与批判,也体现了作者对转型期中国城乡文明发展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感觉派创作以其鲜明的都市性使其理所当然地被定位于都市文学之列,所以众多的研究者大都把目光投向其都市文化的探讨上.其实乡土情结也是新感觉派整体文化特性的一种不容忽略的存在,也就是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对新感觉派精神的制约.这种来自童年和乡土的记忆总是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着新感觉派所受到的都市压力.但是面对强大的都市文化精神的覆盖,这种乡土情结又显得相当脆弱.它其实只是新感觉派都市精神的一种补偿.  相似文献   

9.
傅军 《文教资料》2008,(34):17-18
施蜇存是现代都市小说创作中特别关注人类精神家园的海派作家,他的小说的叙事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表现为乡村文明与都市文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冲突、过渡融合.本文通过对他前后期代表小说文本的解析,从叛离乡村到厌恶都市到最后重返乡村三个阶段探讨其二元叙事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并从中国文学的传统叙事意识和作家小说创作活动两方面分析这种结构的特质和成因.  相似文献   

10.
《山南水北》是韩少功的个人乡居生活随笔。作者眷恋乡村,想在乡村中寻找一种自由、清净的生活。然而在现代性的进程中,乡村也受到了影响,他逃离都市文明却不拒绝文明,他用一种理性的眼光对乡村生活进行了独特的审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上海的新感觉派为中国文坛引进了观察城市和城市生活的一个全新的视角,以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及时写出了“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使新文学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文学。新感觉派三位主要作家由于各人的经历、文化素养和艺术趣味不同,个人观察都市表现都市的角度、方法、深度也就不同。本文简单分析了他们都市感觉的不同特点,并在与茅盾张爱玲两位都市作家的粗略比较中揭示新感觉派在都市文学发展中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2.
《废都》是贾平凹由乡土文学转向都市文学的起点,小说通过对西京城内"都市人"的描绘,在人物"理性"与"非理性"的挣扎间,展示了改革带来的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侵袭,导致乡土传统由不断异化最终走向陷落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夏季里去过乡村、海边或山区的都市人,一定都有这样的感觉:城区实在太热了。过去解释“都市为何比乡村热”,只是考虑到城市的“热岛效应”问题。的确,由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大量高楼、水泥路等构成的都市下垫面,其热容量很低,经太阳照射,温度很快升高,从而使得四周的气温也升高,市区温度自然比郊区高,这就是“热岛效应”。越是发达的都市,其“热岛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典型的乡土作家,其乡土小说表现出了极大的现实热情和当下关怀。但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种分裂性。一方面,贾平凹作为一个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对农村怀有炽热的情感,对乡村文明或传统文明有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另一方面,他毕竟在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具有受都市文明渲染的观念意识和价值立场。所以他具有乡村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双重因子,而这二者常常表现为矛盾冲突,使他常常在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之间徘徊,这就造成了贾平凹主体人格的分裂性。主体人格的分裂性反映在其乡土小说中就造成了他的乡土小说的分裂性。  相似文献   

15.
俞天白 《留学生》2010,(7):46-46
从东方古国来到欧洲都市,第一感觉就是城市的建筑风格异样。从中国古典的木结构大屋顶建筑.到随处可见的哥特式、巴洛克式教堂建筑,东西方城市的差异就从建筑外观鲜明地表现出来。然而当你深入到欧洲一些城市内部又会发现,城市的许多细节显示了它的文明度.以及人文关怀的深度。  相似文献   

16.
老舍和新感觉派作家都是都市小说家,他们与所描写的都市有着切肤的情感,他们不像京派作家那样用乡村的纯静优美来反衬都市的腐败、虚伪和堕落;也不像左翼作家那样用阶级分析的眼光,揭示都市尔虞我诈、男盗女娼的现实.但他们仍然发现并描写都市的弊端.老舍用幽默的笔墨揭示并讽刺北京这个乡村都市的封建性;新感觉派作家运用感觉主义的方法表现上海这个现代都市的堕落与变异.  相似文献   

17.
乡村社区与城市空间距离的不同和受城市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近郊、远郊和偏远乡村旅游地景观差异,形成都市周边乡村社区旅游地吸纳旅游者来访逗留的时空差异,进而影响到了乡村社区内部要素结构的差异,形成了乡村社区特有的地域环境、人口、聚落形态、生产生活、公共服务、文化认同与归属等要素,构成乡村社区特有的乡土性、原生性和生态文明性特征,成为都市居民周末、假日期间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新感觉派,是中国第一个真正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严格来说,较之五四时期小说与都市的匆匆际会、京派作家描写皇城旧都世态风情但更多流露对城市陌生与乡村的眷恋和左翼作家表现社会性质压倒对都市的反映,只有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析感觉派,才称得上名符其实的都会小说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几股引人注目的创作潮流:左翼文学、新感觉派和自由主义文学.他们的作品或将阶级内涵融入文学之中,以革命的名义大胆地想象"都市文明";或对城市繁华进行隐性思考,把难以言喻的精神绝望转变成了"思乡"情感;或用乡土的视角衡量都市与乡村,试着探寻拯救古老中华民族文化的途径……尽管创作倾向各有不同,但在表达现代都市意象方面,却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都市"否定的情感叙事.这一情感叙事就形成了阶级话语中的都市消解、现代叙述里的都市质疑、乡土呼唤下的都市逃亡,其中昭示着社会的深刻变革,也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知识分子的乡土情结、恒定的民族心理以及他们在"现代性"进程中复杂的情感变化.实际上,"都市"意象作为1930年代文学的一个醒目现象,为深入研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品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参照物.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7,(10):62-66
刘呐鸥是中国新感觉派的"灵魂人物",他的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所描绘的是都市里各种摩登的、迷离的、光热的现代化事物。然而,学界除了关注这些五彩缤纷的现代事物外,同样也应该关注刘呐鸥小说是如何在中国古代文学风景描写中突围的。他创造性地把风景描写从古代的本体地位转变为点缀。他笔下的自然风景,既有乡村中的自然风景,亦有都市中的自然风景,二者各有其意,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同时,这些独特的自然风景描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都市的骚动不安和焦虑,揭示了人们在都市生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