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加强高校考风考纪管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白羽 《文教资料》2010,(11):186-188
近几年来,高校中的考试舞弊现象有所增加。本文罗列了部分舞弊行为,并从教学方法、考试形式等方面阐述了导致学生出现舞弊现象的原因,最后浅谈了加强考风考纪管理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防范考试舞弊行为一直是高校学风建设及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对考试舞弊行为适用最严厉的处罚是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方式。大学生考试舞弊"混合策略"博弈模型说明,这种对舞弊行为一次性适用最严厉处罚的方式实际上并不能达到有效防范舞弊的效果,且有可能给高校带来司法风险。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舞弊轻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模型分析还为高校有效防范学生考试舞弊行为提供了更多的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吕玉春 《中国考试》2004,(11):42-44
考试与舞弊是一对孪生兄弟,自古以来有考试就会有舞弊现象产生。自学考试中的舞弊.就是发生在自学考试中的一切与用欺骗方式骗取国家学历文凭和社会考试证书相联系的违纪、违法行为。自学考试的质量和社会信誉是自学考试发展的生命线.它关系着自学考试事业能否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正视自学考试中的舞弊现象,认真分析其产生根源、表现形式和特点.才能做好反舞弊工作,确保自考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侯爱琴 《考试周刊》2010,(52):10-10
尽管广大高教工作者作了不懈的努力,但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依然是禁而不止。本文在分析大学生考试舞弊客观预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考试舞弊客观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教育》2010,(7):15-15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教师业绩与学生考试成绩挂钩,教师为提高学生考分而在考试中舞弊的现象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6.
考试是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了解教师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状况、检查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手段.它对于促进教学管理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无论是何种考试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考试作弊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有考试,就会有作弊".参与考试作弊的学生既有平时不用功,成绩较差的学生,又有平时学习较努力,成绩较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一、高校学生考试舞弊现象的状况及沉思  高等学校历来是个神圣的地方 ,是知识和文化的象征 ,曾被称为“象牙塔”、“人才宝库”。高校担负着培养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重任 ,为了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 ,各个学校都很重视作为检验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重要工具和手段的“考试” ,对考试的“质量”尤为关注 ,颁布各种条例 ,严厉惩处胆敢舞弊的学生 ,可谓用心良苦。然而 ,事与愿违 ,种种措施收效甚微 ,高校学生考试舞弊之风愈演愈烈 ,屡禁不止 ,尤其是在事关学生重大利益的全国四、六级英语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中 ,…  相似文献   

8.
课程考试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也是学校对教学测评的一种方式和方法,不但能有效评估高校的教学质量,还能切实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深化考试考核改革,推动课堂革命,以生为本,有效防止学生考试舞弊,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2005年颁布了现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第54条规定了对于考试舞弊行为严重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严厉处分.新规定实行4年来的实际效果却未达预期,处罚加重了,而舞弊现象较之以前却并未减少.法经济学博弈论是分析制度约束下行为人选择行为的有力工具,考试舞弊是监考教师与学生的博弈均衡,学生是否选择舞弊与教师是否选择处罚共同决定考试舞弊行为是否发生.由教师、学生为参与人构成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将在分析影响学生与教师博弈支什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目前"重罚"之下高校考试舞弊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并提出了修改完善相关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师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考试过程中的作弊现象严重地损害了考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使考试失去了应有作用。就此,本文对高师生考试作弊现象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师院院校的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放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校园传真     
《高中生》2002,(8)
设立“舞弊生考场”武汉江汉区68中在期中、期末考试时专门设立了“舞弊生考场”:学生若考试舞弊,以后的各科考试就要被请进“专场”。据调查,自从设立“专场”后,学校还没有发现学生舞弊的现象。该校叶校长说,“舞弊生考场”是为了杜绝一些学生在考试中递条子、翻书等舞弊行为而设立的。他说:“有人不赞成设‘舞弊生考场’,但我们认为,与其让学生考试舞弊,不如设立‘专场’刺激他们一下。刺激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为了教育学生讲诚信。” (陈方)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时有发生且愈演愈烈。这不仅是违纪问题,更是道德修养欠缺的问题。大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加强,能够有利于纠正考试舞弊等道德缺失行为。本文就大学生考试舞弊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其现象归因,进而从德育教育方面提出解决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考试舞弊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对高校学风建设和学生的成长都是有害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大学生考试舞弊动机有三类:认知偏差导致的舞弊动机、消极情绪造成的舞弊动机和人格缺陷产生的舞弊动机.这三种舞弊动机的产生根源是各种不良的心态。针对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各种动机和心态。高校要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菁灵姐姐:你好,有件事缠着我很痛苦。一次考试,我为了考出好成绩就舞弊了,结果被老师发现,受到处分。我真的很后悔,至今也不敢把这件事告诉父母。菁灵姐姐,我今后的路该怎么走?鑫蕊我们都明白,学生的任务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做一个诚实正直、遵纪守德的人。所谓“考试”,就是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的方式,检查我们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情况,理应求真务实地接受考查,以促进我们更好地学习。倘若考试舞弊,弄虚作假,即使获得高分,即使没有被发现,那对自己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也是没有好处的,只能是自欺欺人。你因为舞弊被发现,受到处…  相似文献   

15.
大学招生考试舞弊指参考人员、考试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其他人在考试过程中,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采取欺瞒、弄虚作假等手段实施违反入学考试规则的行为。民国前期"假文凭"现象突出;民国中后期"盗卖、泄露试题"现象突出;出现了"护航"、"公司"、"作弊委员会"等集团舞弊新现象。这三种作弊现象都表现出了集团化、组织化、专业化的特点。另外,夹带、枪替、换卷子等传统舞弊方式依然最普遍。民国时期针对大学招考的舞弊现象采取的防控措施是:通过各种舆论宣传舞弊的危害,制造一种以作弊为耻的社会氛围;大学和教育当局采取一系列的行政手段压制、打击舞弊;考生以上书、罢考、闹风潮等方式应对舞弊;最为严酷的方式就是追究刑事法律责任。从本质上说,舞弊就是参与主体以违反招生考试规则的行为为手段,进而获取入学资格的行为。舞弊现象反映出了许多问题:民国初期中学教育发展迟缓;科举老传统没有丢,"应试教育"已经形成;盗卖、泄露试题反证了统一招生具有更大的权威性;集团化作弊的新现象,专业化、制度化甚至民主化的运作方式是现代社会孕育的现代化舞弊;抗考、罢考、上书、鼓动风潮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大大解放;社会腐败加剧,向上层社会流动的狭窄渠道走向封闭;泄露试题事件往往夹杂着党派斗争;舞弊概念泛化;大学企图用拖延来消弭舞弊与社会的矛盾,损害了公平的价值;人情社会缔造了考试,同时孕育了舞弊,最终使考试走向僵化。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学业成绩,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水平,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形式。通过考试,推动学生对所学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从而进一步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因此,考试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检查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为了严肃考场纪律,杜绝考试中的作弊现象,逐步实现考试管理科学化。从一九八五年起,我院对考试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从命题教师、应考学生、监考人员三个方面入手,认真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科场舞弊是科举考试中的违规现象,为了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与公平,对舞弊必须予以惩处。明代针对冒籍、关节等舞弊行为,作出了相应的处罚。明代处罚科场舞弊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加强考试立法,加强对特权干预考试的法律约束,对考试舞弊处罚要规范、适度。  相似文献   

18.
考试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间接的教育测量。但是,目前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教育中,个别考生的舞弊现象值得我们重视。本人从事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十几年,对此深有感触。为使考试真正能测量出教与学的真实水平,使考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合格成人教育人才的目的,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制止、杜绝个别考试舞弊行为。前提是:必须深化对考风考纪问题的认识。第一,应把考风考纪问题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来认识。个别学生在考试中作弊,有的教师就认为不必大惊小怪,是学生“灵活”的表现,这种学生将来也许更有“出…  相似文献   

19.
刍议高校考试管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研 《文教资料》2010,(12):168-169
考试作为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调控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高校加强考试管理改革是保证考试质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考试是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了解教师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状况、检查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手段。它对于促进教学管理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无论是何种考试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考试作弊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有考试,就会有作弊”。参与考试作弊的学生既有平时不用功,成绩较差的学生,又有平时学习较努力,成绩较好的学生。考试作弊虽然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但如果重视不够或措施不利,则有发展的趋势,若任由这种现象蔓延下去,它不但影响学校对教学效果的考察,而且违背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影响学校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