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晓山 《阅读》2013,(3):21-23
在写作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用哪个字好,进行推敲、锤炼,我们称之为"炼字"。一个字用得好,能扮靓一个句子。相传,元代蒙古族诗人萨都剌写了一联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吟哦再三,颇为自得。有位老人看见这联诗后,却连连摇头,不以为然。萨都剌知道老人定有高见,便虚心向他讨教。老人说:"这一联诗,  相似文献   

2.
种桃记(上)     
李学斌 《阅读》2023,(66):22-27
<正>1爹进城赶集,回来时称了四个大桃子。我们全家总共有六口人。哥哥在西大滩火车站装卸队干活,常年不在家。四个桃子,爹、妈、大姐、二姐和我,我们五个人分着吃。“爹,为什么不多买一个呢?一人一个,多好!”我拿起一个桃子闻了又闻,摸了又摸。这是真正的水蜜桃,又大又圆,看上去新鲜得不得了!表皮上细细淡淡的茸毛若隐若现,一圈黄里透红的桃晕从桃尖向周围慢慢洇开,最后融在黄白色的桃皮上。放在鼻子前闻一下,一股温软、甜馨的味道瞬间渗入鼻孔、脾胃、内心。  相似文献   

3.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作为中医了解病情的手段,它能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症下药,解除疾病。因而,“望、闻、问、切”四诊法,被历代中医大夫广泛使用。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把“望、闻、问、切”四法与教育学生的工作紧密结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细心观察,“望”清其表所谓“望”,就是教师通过细致地观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情绪变化,从而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有人认为:班主任天天与学生打交道,不用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其实,一…  相似文献   

4.
理发记     
梁霄 《阅读》2013,(4):25-26
今晚吃完饭后,爸爸带我去理发。走进一家理发店.我看见墙边有一张长桌子和两把椅子,墙上挂着两面大镜子,桌上还摆着一些简陋的理发工具:一把旧梳子,一把剪刀,另加一个黑色的旧电吹风。我心想:这么简陋的工具能理出什么好发型?还埋怨爸爸不该带我来这家理发店。  相似文献   

5.
沈兰 《阅读》2013,(36):29
听评课是常规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一是对课堂教学的优劣作出鉴定,二是对课堂教学成败的原因进行评析,帮助教师总结经验。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当前听评课活动存在不够细致、泛泛而谈等诸多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听评课活动的有效性呢?一、听评课须切入主题每次教学活动,总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同样,听评课也应该有一个主题。可是有些评课者不管什么样的主题教学活动,总是先谈  相似文献   

6.
做阿胶     
周思颖 《阅读》2023,(43):53-54
<正>每年冬天,妈妈都会做阿胶,我总是那个“品尝者”。今年,妈妈要求我一起参与,她笑着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欣然答应。我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妈妈先拿来几个乌黑的小方块放在桌上,我好奇地拿起来端详:这是啥?冰冰凉,硬邦邦;闻一闻,一点儿香味都没有,于是我嫌弃地把它们扔在旁边,自己选择了一项工作——剥核桃。  相似文献   

7.
徐继立 《阅读》2013,(11):22-23
各种各样的植物将大自然装点得五彩缤纷,异常美丽。在习作中,我们如何让笔下的植物"活"起来呢?一、多种角度观察植物。同一棵植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看它的根、茎、叶、花、果的形态、颜色,还可以用鼻子闻一闻花的气味,用手摸一摸叶、茎等,看有什么感觉。如:喇叭花色彩繁多,有白的、红的、蓝的、紫的……一朵朵喇叭花像一把把撑开的小花伞。走近一看,有的花朵上面还镶着一道乳白色的花边。这里小作者具体观察了喇叭花,  相似文献   

8.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常常是以讲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在听的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有悖于听力认知规律。本文基于图式理论的观点,重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步骤,探讨一种包括听前、听中和听后三阶段为一体的新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洗袜子     
蔡汭 《阅读》2008,(9):29-29
放学回到家,我脱下袜子一看,呀,真脏!放在鼻子底下一闻,呀,又酸又臭!看着这脏袜子,我灵机一动——洗袜子,这样,就可以让奶奶多休息一下啦。  相似文献   

10.
徐继立 《阅读》2013,(30):22-23
各种各样的植物将大自然装点得五彩缤纷,异常美丽。在习作中,我们如何让笔下的植物"活"起来呢?一、多种角度观察植物。同一棵植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看它的根、茎、叶、花、果的形态、颜色,还可以用鼻子闻一闻花的气味,用手摸一摸叶、茎等,看有什么感觉。如:喇叭花色彩繁多,有白的、红的、蓝的、紫的……一朵朵喇叭花像一把把撑开的小花伞。走近一看,有的花朵上面还镶着一道乳白色的花边。这里小作者具体观察了喇叭花,从花朵的颜色和形状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这是早已确定的 ,不容置疑。然而这一目的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实施中 ,体现得不够 ,或曰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现将这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设想赘述如下。一、听古人云 :“上学以神听 ,中学以心听 ,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 ,学在皮肤 ;以心听者 ,学在肌肉 ;以神听者 ,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知之不明 ,知之不明即不能尽其精 ,不能尽其精即行之不成。”(《文字·道德》)由此可见 ,会听与不会听是不一样的。现在中学生在课堂“听”可谓“聚精会神”。然而听完之…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而听说则是语言交际中笔头交际的全部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与"说"是一对相对的技能。听的范围极为广泛,而且信息量较大;而在听的基础上,说就成了一种生成性技能。本文主要就大学英语听和说的教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对如何提高英语听力能力进行了探索,提出优化课堂设计、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具体方法是提高听力的一条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14.
逐臭     
高军 《阅读》2023,(40):42-44
<正>前几天叶行一回老家湖州,回来的时候给我带来一瓶臭苋菜。菜装在一个像农药瓶的家伙里面,只差在瓶上画一只白骨人头,下面交搭两根白骨。我解开塑料袋,里面散发出一股能臭死人的味道。我问叶行一:“你是坐火车回来的吗?”他说:“是的。”我说:“这东西如果你在火车上解开,估计有一多半人要跳火车。比日本麻原彰晃放的沙林毒气还厉害!”我拧开盖子闻了闻,臭得有点杀眼睛。我说这东西比我们这边的臭芥菜厉害多了!这浙江人历史上得遭了多大罪,才研究出这么臭的一种食物。  相似文献   

15.
夜雪     
白居易【唐】 《阅读》2012,(1):F0004-F0004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相似文献   

16.
《阅读》2008,(9):30-32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完成了《悲惨世界》的手稿手,将其寄给了出版社,好久不闻讯息。于是,他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内容只有一个标点符号“?”。出版社很快回了信,内容也只有一个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7.
正确的语言学习顺序应是听、说、读、写。“听”是语言学习之首,只有在“听”的基础上, “说”的能力才会提高。多数情况,“听”比“说”要难得多。听力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学生们常抱怨难掌握,教师也感到费劲,几堂课下来,听力提高并不明显。这是  相似文献   

18.
智军 《阅读》2008,(9):18-19
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七绝《示儿》同为著名的爱国诗篇。前者为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后者为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生平的最后诗作。两首诗一“喜”一“悲”,表达的是诗人心中那份炽热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课堂观察"LICC范式是一种专业化的听评课活动模式,能够解决高职教育听评课工作"无合作、无证据、无研究"的症结,提升听评课专业化程度,从而有效增强专任教师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观察量表的研制是借鉴LICC范式的最大难点,在实践中可通过对课堂观察活动的整体设计和对量表研制路径的设计,组织教学研究者和听评课教师分工合作,高效科学地完成量表研制。  相似文献   

20.
1982年,江南小镇一个开满指甲花的院子里,一台黑色的长方形收音机里传来清脆的声音:“小喇叭开始广播啦。”这是一个12岁小女孩最最期待的时刻。小喇叭正在广播的是童话故事《小蛋壳历险记》,讲述这个故事的人是鲁兵爷爷。每天下午,鲁兵爷爷都为听广播的孩子讲述一个小小的片段。每次听完故事,这个12岁的小女孩总要猜测:下一集里,小蛋壳的命运会是怎样的?这个每天等待着听故事的小女孩就是我。除了听广播,我还听外婆讲过《狼外婆》的故事,还听妈妈讲过《格列佛游记》,可是,我从来都没有拥有过一本真正属于自己的书。那时候,孩子中间流行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