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在唐宋以前是“削”“修改”之意,唐宋以后才有“雕板印刷”的意思.因此,西汉时期文献中的“刊”并不证明此时已有雕板印刷.  相似文献   

2.
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写说明文的关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比如《活板》一文中,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个“活”字,将“活板印刷”和“雕板印刷”区别开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好说明文呢?  相似文献   

3.
宋代的印刷禁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我国对人类文明的一项卓越贡献。宋代是我国印刷事业空前繁荣的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印刷来促进或加强社会各方的联系,由于印刷技术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了独立的印刷手工业行业,出现了经营刊刻业的书坊、书肆,同时也产生了“梓工”、“镌工”、“裱背工”等等以印刷为生的劳动者。我国雕板印刷业是分三条路线并行发展的,即官刻、私刻和书坊刻印。宋代官营刻印业规模很大,国子监设官专主其事,刻印内容有经史群书和医学本草、农艺之类的文籍。刻印大批图书以供皇室、三馆和秘府藏书之用,同时也颁赐给政府各机关及官僚士  相似文献   

4.
杨顺琴 《英语辅导》2001,(11):19-19
①有奖评刊:本刊开展“有奖评刊”活动,欢迎广大师生对我刊的内容、栏目、版式、封面、排版、校对及印刷等方面提出建议、指出不足。本刊将不定期公布获奖人员名单并给获奖赠送纪念品。来信请寄:330003江西省南昌市老贡院8号《英语辅导》编辑部“有奖评刊”初三版。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对世界科技文化史的巨大贡献之一,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它象一颗熠熠闪光的明星,照耀着人类社会在文明时代的征程上,扬鞭飞马,驰骋奔腾。因此中外学者,无不对中国人民这一高度智慧的结晶,推崇备至,著书称颂。卡特(T·F·Carter)所著《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张秀民先生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孙毓修先生的《中国雕板源流考》,均系举世闻名的代表作。然而中国雕板印刷究竟肇始于何时,世界现存最早的印刷品当推何件,各家著述却莫衷一是。拙作《中国雕板印刷发明年代辨误》(载《历史教学》1980年第4期),对于主张清代始有雕印品的文献记载和实物原件,已作过考辨,姑不赘言。而佐证唐朝初期(即七世纪初)已有雕板印刷术的记述,则尚无人综合考核,  相似文献   

6.
本以唐宋“悼亡”诗词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唐宋“悼亡”诗词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悼亡”现象所赖以产生的化的,心理的基础。透过“悼亡”诗词,可以窥视到唐床人们的婚姻状况,唐宋“悼亡”诗词的创作情况;唐宋“悼亡”诗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情感真挚性和命运悲剧性两个方面。“悼亡”诗词的产生受到传统化和民族心理的影响,制约。  相似文献   

7.
《汉唐方志辑佚》前言刘纬毅中国地方志源远流长,涵广事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概括为:滥觞于两汉,兴起于六朝,发展于隋唐,完备于宋元,鼎盛于明清。但于宋代推行雕板印刷之前,包括地方志书的汉唐文献典籍,仅凭手写传抄,故社会流传受到极大限...  相似文献   

8.
福建雕板印书事业远在宋代就十分发达。自宋迄明六百多年,我省刊书名肆、著名刻手大多集聚在建阳、麻沙一带,其地所出之书世称为建本(入清以后渐趋衰落,无甚起色,本文讨论范围在元、明两代)。建阳书肆经营时间长,传世悠久,技术精良。书坊主人为了多售刊本,营利赚钱,除了出版经史百家和唐宋名家诗文集子外,还和当地文人合作或自己动手,编写和刻印大量供市民阶层消遣的平话和通俗演义。这对于后来的历史小说的加工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我国小说的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来细读沈括的《活板》一文,觉该文第一小节十分别扭。请看: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试译为白话文: 用雕板印书籍,唐代人还没有大规模地推行此法。到五代时开始采用雕板印五经,以后重要的书籍都是雕板印的本子。我们说,语言的表达总是层层深入的,前句是后句的基础,后句是前句的继续,特别是  相似文献   

10.
公元975年雕板,共印84000卷,可见当时印刷术的发达。1924年在杭州雷峰塔发现。(采自“小说月报”)这类刻本佛画在印刷史和艺术史上有很高的价值,是祖国劳动人民底宝贵的文化遗产。1955年浙江龙游拆毀金沙寺塔和崇因寺双塔曾发现许多,可惜被地方干部毀坏了(见1956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是近若干年来中国文物最大的一次损失,这种损失是应当设法预防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用文字记录人们的社会活动,最早是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后期。那时是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至于雕版印刷,一般认为开始于唐代中期。国内现存最早的雕板印本,是四川成都唐墓中卞家刻印的梵文《陀罗尼咒经》。至唐朝后期雕版印刷才有了广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红”、“绿”色系词组在唐宋词中大量出现.词人借鉴绘画的点染手法,抒写自己的恋情、忧患意识.达到了物、情、意妙合无痕的审美境界。文章就“红”“绿”系词组在唐宋婉约词中的内涵以及所反映的唐宋文人的女性审美意识,作一个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和1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分两次取缔了90种非法报刊。这些报刊大多打着“某某研究会主办”、“某某学会主办”的旗号,有的利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出版、印刷、发行,有的假冒国内合法报刊尤其是名报名刊的名称和刊号进行非法出版活动,招摇撞骗,聚敛钱财。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办依法对这些报刊予以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赋闲家居时期创作的词中,多次使用“懒”这一心理一情感意象。以唐宋词中的“懒”意象为参照,唐宋词中的“懒”意象包含三个层面:其一,表现慵懒无聊的美人情态,心理基础在“怨”;其二,表达逍遥闲散的生活姿态,心理基础在“倦”;其三,寄寓壮志难酬的孤愤情怀,心理基础在“愤”。其中前两类在唐宋词中比较普遍,第三类则为稼轩所特有。  相似文献   

15.
刘知己在《史通》序中说:“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自久,博采众议,爱定兹名。”李教授称,考研时曾将历史知识前后联系起来通识,有茅塞顿开之感。对于“唐宋变革论”李教授提出,不论是唐史学者,还是宋史学者,都应打通唐宋断代史的界限,真正把唐宋变革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仅此二例便可说明,“广知邃密求贯通”是其治学之要诀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古代诗文中大量关于书籍的别称,是中国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字的载体材料、书籍的结构形式、雕板印刷、书的包装与装饰、书的内容与经典性、书的积存与收藏等六个方面说明了这些别称与中国书文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7.
“红”“绿”色系词组在唐宋词中大量出现,本文就“红”“绿”系词组在唐宋婉约词中的内涵以及所反映的唐宋文人的悲情审美意识,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唐宋诗歌地理中的庾岭梅花,因其地理空间和形态审美特色,具有梅信之始、华夷分野、贬谪之地理时空坐标的文化意义,承载了唐宋诗人对岭南的地理文化体认和他们的历史意识、人文情怀、政治抱负、人格理想等多重文化内涵,是唐宋诗歌中重要的文化意象之一。在唐宋诗歌中,庾岭梅花不仅作为一个地景给人留下地理空间感、场景感,它更是唐宋诗人心中的某种象喻,亦是唐宋文人一朵别样的生命之花,它诗性地展现了唐宋文人别离与思归、忧国与归隐、怨愤与旷达的二元之生命情怀,以及他们家国通一之人文精神,既加深了唐宋南贬诗歌的文化内蕴,又丰富了唐宋孤山梅花所奠定的梅花意象“清”之人格意味与美学品格。其彰显的家国通一的儒家“仁”之精神,与孤山梅花彰显的自由自适之道统精神相合,在唐宋诗歌梅花意象由物色形象向人格图腾的诗性嬗变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叶红同学提出:“《活板》一文是抓住活板的什么特征来写的,何以见得?”《活板》是一篇介绍活字印刷术的科普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就是活板。《活板》中的“活”是活字印刷的主要优点,是活字印刷的特征。作者沈括正是抓住了这个“活”字来进行说明的。何以见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说明:其一,以《活板》命题,以“活”字总领全文。抓住了“活”就抓住了核心,抓住了纲。其二,紧紧扣住“活”字安排说明顺序。文章开头由雕板谈及毕舁发明了活板,接着就介绍“其法”,这个“法”就是活字印刷的过程和方法,是按照程序顺序(亦称时间顺序)进行介绍的。其工作程序是:刻字——排版——印刷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意象,海之出现在唐宋诗词中是崇高的“海”、感伤的“海”、浪漫的“海”。唐宋诗人词人的审美方式是多以远近俯仰的游目视线来表现海,“观”其形质而“味”其气韵,由言之意.批文入情,最后“悟”,玩味既久,自然悟入;进入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既得其神韵,又着无限边际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